太行山上的“红背篓”
创始人
2025-11-13 09:02:41
0
  • 岳晚增热情招呼走进供销社的村民和游客。王超摄

  • 长治市平顺县北部,太行山深处,一条蜿蜒的公路如巨龙盘绕山间,连接着海拔1600米的岳家寨与山外的世界。寨子里,一座石墙老屋门楣上,标牌虽已斑驳,“平顺县石城供销合作社”的字样却依然清晰。

    清晨,80岁的岳晚增像过去60多年一样,打开店门,拂去柜台上的灰尘。阳光从窗格洒落,为桌上的算盘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店外,平坦的柏油路上,游客的车辆正缓缓驶入寨子,唤醒沉睡的村庄。

    一条路,一个人,一座山。从肩挑背扛的羊肠小道到风景如画的太行天路,岳晚增用一甲子的坚守,见证了岳家寨的沧桑巨变。

    一个背篓连接山里山外

    岳晚增,1945年3月生于岳家寨,一个太行群山环抱的小村落。他的童年在这里度过,山风相伴,山泉滋养。虽然环境艰苦,但正是这样的历练,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随着学龄的到来,岳晚增踏上了蜿蜒的山路,开始了求学的旅程。在那个年代,村民们为了生活所需,如一根针、一坨线,都需翻山越岭,往返徒步20余公里。

    岳家寨曾于1957年和1959年两次尝试办代购代销点,但都因条件简陋、工作辛苦而失败。村民的需求,就像村口那块大石头,沉甸甸压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心头。

    1961年元旦,老支书走进了16岁的岳晚增家中,开门见山地说:“咱村要办供销社,你是文化人,干这个,正合适。”

    捻亮的油灯映着老支书期待的眼神。那时岳晚增刚刚初中毕业,虽然没有想过这条路会有多艰难,但他知道这事要应承下来,就意味着山里娃要变成一个山里汉。

    面对老支书的信任和村民的期盼,岳晚增接过了这个重担。1961年1月15日,他正式成为石城镇供销社岳家寨村“双代店”营业员。

    当时,出岳家寨只有两条古道:一条在村北,老百姓下山,日出前出发,天黑后才能回来;另一条是村东头的“西梯”,有3000多个石级,是先辈顺山势开凿的“天路”。

    岳晚增常走的就是这条“天路”,虽然到镇上能少走10多公里,但“天路”狭窄陡峭,一步踏错,后果不堪设想。

    那些年,岳晚增每隔3天就要徒步背着背篓到镇上走一回。他总是深一脚浅一脚,七拐八绕下到谷底,步行到石城镇供销社,再把乡亲们常用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装满背篓,等不及歇口气,又按原路返回。背篓里的东西少时四五十斤,多时要上百斤。

    春夏两季,山雨说来就来。为了背上的东西不被淋湿,他脱下衣服把背篓裹严,躲在山崖下避雨;秋冬时节,石级湿滑,他用绳子把背篓紧紧捆在身上,手抠石缝,半跪半爬往上走。渴了,就着山泉喝一口;饿了,就啃一口自带的干粮。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鸡蛋非常难得,收购鸡蛋给供销社,也是在支援国家建设。有一次我下山的时候踩错了石头,一下子绊倒了,筐里的鸡蛋碎了不少,我心疼得要命。碰着腿是小事,鸡蛋是公共财产,六毛六一斤,三四十块钱,我用两三个月的工资才把钱补了。”岳晚增回忆道,有时候也曾想着离开这里,可第二天一见太阳,想法就又忘了。

    自从有了岳晚增,岳家寨村30多户人家再也不用冒险下山买东西了,他们的一些土特产,也通过岳晚增送到山下,换到了现钱。

    寒来暑往,岳晚增孤独的身影在大山里穿梭,肩膀勒出的印痕也变成了厚厚的老茧。岳晚增和背篓连接了大山内外的世界,背起了农民兄弟的期盼,他也成了村民离不开的人。他用自家的门板、山上的石头、坡上的荆条垒起柜台,建起货架,把“双代店”办成了群众的贴心店。

    大山深处的坚守

    1966年,村党支部决定整修“天路”,对西梯开凿拓宽。然而,这次修路工程中却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农历八月十四,工程进入攻坚阶段,一块巨石卡在了半山腰的急转弯处。在三次爆破后,中间还剩下磨盘大的一块石头。“让我来试试!”29岁的共产党员岳树发把其他人推到旁边,提着钢钎走向石头。试了两次,就在他再次用力撬动时,钢钎滑脱,石头翻滚过来,生命定格在29岁。

    出殡那天,老支书声泪俱下的一句话,深深烙印在岳晚增的心中:“树发啊,你为咱村奉献了自己,是个好党员!”

    6年后,又一名共产党员岳建枝在排除哑炮时,牺牲在另外一条出村的山路上,时年35岁。

    两位儿时玩伴的相继牺牲,让岳晚增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为了啥?图个啥?平日里普普通通的山里人,为什么关键时刻又如此轰轰烈烈?“他们是有信念的人。”岳晚增想明白了,“我想成为岳树发、岳建枝那样尽心尽力为乡亲们办事的人。”

    道路的修整改变了岳晚增的工作内容。除乡亲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外,他可以推着小车往村里运一些生产工具,如耕地用的新式步犁、修路用的钢钎和炮锤等。农忙时,他走家串户把进的货送到门口。对那些老弱病残的家庭,他总是不怕麻烦、不嫌路远,把东西送到家里。在送货上门时,他还给乡亲们阐释国家政策,讲解养殖方面的知识。

    岳晚增腿脚勤快、责任心强,做事有始有终,年年超额完成购销任务,多次被评为全县供销标兵。1971年,他迎来了第一次离开大山的机会。县供销社有转正的指标,让岳晚增去当仓库保管员,但他考虑了一番拒绝了:“村里条件差,外人不愿来,我走了,这个供销社又办不下去了。”

    2000年后,儿子多次要接他去城里生活。他说:“乡亲们总有一时不便,有很多事情需要帮助,我割舍不下。”

    2005年,岳晚增到了退休的年龄,供销社提出撤销“双代店”,但岳晚增却找到平顺县供销社负责人诚挚地说:“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就交担子;若没人接替我,我就接着干。”

    就这样,岳晚增退休不退岗,依然坚守着老店。他有他的顾虑:“村里那些残疾、年老的人出门不方便,买不上称心的东西。我懂他们的心思,我还能给他们跑跑腿。”

    一颗红心映初心

    2009年,一条柏油路蜿蜒而上,修到了村口,岳家寨彻底告别了古道。

    路通了,寨子变了,昔日的贫困山村依托旅游业焕发新生机。

    “原来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生面孔,现在高峰期一天就有几百游客。”岳晚增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

    保留着传统特色的供销社,吸引了很多人来打卡,老店变成了岳家寨的地标。店里的暖水瓶、搪瓷缸、绿军鞋、手电筒等老物件,记录着岳家寨“双代店”的历史。岳晚增又多了个身份——义务讲解员,为南来北往的游客讲述岳家寨的故事。

    老店变成了“博物馆”,岳晚增的坚守也有了新的意义——守护的不仅是一家店,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他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无偿帮助村民销售农副土特产品。岳晚增将供销社逐步升级改造为农副土特产品直销店,当地盛产的花椒、核桃、党参等特产琳琅满目。

    “老乡让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多年来,岳晚增经手出售的土特产价值有几十万元,但他从未额外多收一分钱。他把自己付出的辛劳,看作是分内的事。此外,他根据游客的需求,扩展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开始为游客免费提供开水,还以惠民的价格提供食宿。一位来自辽宁的骑友到店里买了几瓶饮料,他说自己是慕名到老爷子的店里,从网上看到过岳晚增的事迹。但当他骑摩托车来到实地,看到悬崖边的岩阶,发现老人几十多年的艰辛远超他的想象。

    2018年7月1日,岳晚增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愿望付诸实践,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即便当时已年过七旬,他依然保持着那份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近年来,岳晚增先后获得“红背篓精神传承奖”“山西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更让他激动的是,2021年11月26日,76岁的他正式入党。

    “我现在是一名党员,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这是无价之宝。”岳晚增激动地说,“我要珍惜荣誉,继续守好这里,帮老百姓多卖山货。”

    “路通后,乡亲们的山货能卖到更远的地方,价格也提高了。”岳晚增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了一份嘱托,岳晚增坚守了60多年。如今,他不仅守护着老店,更借助便捷的交通和互联网,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记者李炼

    记者手记

    路与人的交响

    夕阳西下,游客渐渐散去。岳晚增站在供销社门口,眺望着山下蜿蜒的柏油路。这条路,他走了60多年,从青丝走到白发,从少年走到暮年。

    店里墙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中国好人”“山西好人”“红背篓精神传承奖”……这些荣誉,记录着一位普通供销社营业员不平凡的人生。

    从石板路到砂石路,再到柏油路,岳家寨的路在变,但岳晚增的坚守从未改变。他那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初心:“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就交担子;若没人接替我,我就接着干。”

    更为难得的是,岳晚增的坚守并非静止不变。随着时代变迁,他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从最初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到生产工具,再到旅游服务和文化传承,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太行山依旧巍峨,但天堑已变通途。岳晚增的身影与老供销社一起,成为太行天路上最动人的风景,诠释着“红背篓精神”的永恒魅力。

    青丝变白发,初心仍不改。小小背篓装着一位大山之子的故土深情,长长山路印着一位中国好人的坚实足迹。这条路,这个人,这个故事,将继续在太行深处传颂……

    李炼

    相关内容

    原创 ...
    说到白刃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抗日神剧。这些电视剧中最让人吐槽的...
    2025-11-13 02:01:19
    发力科技金融,银行能有哪些...
    作者 |李白玉 来源 | 独角金融 在国家金融战略以“五篇大文章”...
    2025-11-13 01:48:10
    瑞幸咖啡,上市大消息!
    据厦门市工商联视频号11月3日消息,在2025年厦门企业家日大会上...
    2025-11-13 01:47:53
    清越科技融资余额546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鸿途FLY)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吴...
    2025-11-13 01:47:23
    兴民智通携手北汽集团,聚焦...
    来源:财中社 11月12日,兴民智通(002355)发布公告,20...
    2025-11-13 01:47:10
    原来有人不适合跑步!医生:...
    跑步,是一场身心兼修的有氧运动,它能唤醒活力、改善心肺,更是一种自...
    2025-11-13 01:47:06
    “塌房”演员回归,网友不接...
    近日,有网友在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仙侠广场音乐节附近,发现因婚内出...
    2025-11-13 01:46:10
    视频 | 埃及金字塔旁的艺...
    当地时间11月11日,“永恒即当下”("Forever is No...
    2025-11-13 01:46:00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革...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
    2025-11-13 01:31:59

    热门资讯

    宿迁儿童游乐设施支持定制 在儿童游乐设施领域,定制化服务逐渐成为家长和机构关注的重点。宿迁作为制造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不少企业开...
    十五运会开幕式演出阵容正式公布... 「11月9日晚,粤港澳大湾区体育盛事拉开帷幕,十五运会开幕式文体展演完整节目单正式揭晓。三地艺术家携...
    陈鸿飞:心中的那片海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去了趟北京。领略了长城的雄伟,故宫的庄严,颐和园的秀美,然而,在我心中驻留最久的,...
    飞天滑索相关服务靠谱之选——新... 在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飞天滑索作为一项刺激又充满乐趣的游乐项目,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喜爱。对于景区而...
    涨的不止签证费!2026年,来... 日本的签证手续费用还停留在1978年,这是本次涨价的一个背景。考虑到过去半世纪的汇率变化,人员流动显...
    (十五)2024年6月,拍摄于... 大众山景区深处的青龙古寺 青龙古寺地处黄石市黄石港区大众山风景区内,始建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
    太行山上的“红背篓” 岳晚增热情招呼走进供销社的村民和游客。王超摄 长治市平顺县北部,太行山深处,一条蜿蜒的公路如巨龙盘绕...
    淮安游学专题报道(上):淮安府... 2025年11月8日上午10点,书院“踏访中国运河之都”国学之旅的车队缓缓驶入淮安老城核心区。经过近...
    假期旅行不再是噩梦?揭秘一款声... 假期季节来临,旅行的梦想总是伴随着现实的烦恼:机票价格飞涨、机场人满为患、航班延误不断。这些问题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