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云海景区,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吴艳禹 摄
群山之巅,云海翻腾,玉簪花摇曳生姿;乌江两岸,红色记忆与酱醋古香交融共生。近年来,贵州省金沙县以多元业态持续书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彩虹滑草游玩项目。罗杰 摄
“十四五”期间,金沙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推进城旅、农旅、文旅融合,着力打造省内一流旅游目的地。通过构建“一核两翼多点”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推动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和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金沙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全县A级景区总数达5家,另建成参照A级景区1家。
玻璃水滑游玩项目。罗杰 摄
群山之巅,花海“热”起来
位于海拔1700米的玉簪花云海景区,曾是“藏在深闺”的野生花海,如今已成为集文化体验、康养度假、自然观光与极限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作为金沙全域旅游的“核心”项目,该景区依托5万余亩野生玉簪花带——目前全球已发现面积最大的连片玉簪花资源,于2024年6月启动试运营,对构建“一核两翼多点”发展格局、建设国内知名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具有关键意义。
贵州金沙禹谟泡木湾醋业有限公司的天然发酵场上,整齐排列的陶缸在薄雾中静候阳光。金莎 摄
酱香“融”出新天地
酒旅融合成为金沙文旅新亮点。金沙酒业投资打造的酱酒文化园,规划建设酱酒博物馆、展览馆、体验馆及相关配套设施。该项目以酒为媒,有机融合当地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形成集生产、科研、办公、观光、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新标杆。
在农旅融合方面,金沙持续推动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禹谟镇泡木湾醋业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品牌,构建起“醋园旅游+文化体验+产销一体”的发展模式。
钱壮飞烈士陵园。吴艳禹 摄
红旅绿意,绘就发展底色
红色文旅也迈出坚实步伐。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金沙正积极打造后山、沙土、木孔、茶园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沙土镇敦华社区的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胡家大院)已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山镇依托钱壮飞烈士陵园、南渡乌江遗址等资源,实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化觉镇前顺村水拍云崖度假民宿。吴艳禹 摄
此外,化觉镇凭借乌江画廊自然风光与布依族文化底蕴,发展出游船观光、悬崖露营、篝火晚会等多元业态。
“奔跑吧·少年”2025贵州(金沙·后山)山地竞速挑战赛现场。吴艳禹 摄
文化生根,服务触手可及
“十四五”期间,金沙县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非遗进社区”等活动超200场,惠及群众逾50万人次。
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培育非遗旅游体验空间5处,建立非遗传习基地1个,有效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同时,建成城市书法馆2个,完成文化馆数字化升级,线上文化服务让优质资源“触手可及”。累计举办后山山地竞速挑战赛等大型品牌赛事7场,群众体育热情持续高涨。
玉簪花云海景区一隅。李杰 摄
从1700米高的野生玉簪花海,到酱醋工坊的匠心传承,再到乌江两岸的红色热土,金沙正以丰富业态突破“花期经济”局限,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全域化,已从蓝图落地为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编 辑:何金梅 编 审:马其沛
上一篇:红枫染秋意 电力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