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宫殿停运这件事,热闹过后只剩下空落的灯光,让人觉得曾经的辉煌像被风吹散的纸屑,要说细节—别急,下面慢慢说清楚,事情的时间点、来龙去脉和那些跌宕起伏都会交代清楚;
10月27日,英皇娱乐酒店公告说,他们和澳娱签的合作要提前了断,协议写明从2025年10月31日开始终止,但是英皇宫殿赌场却在10月30日23时59分就正式关门,门口的牌子一翻就静了;
英皇宫殿这个地方,其实是2006年1月20日开张的,人多得像开学典礼,开业那天堂里铺着78公斤的千足黄金,这事儿当年传得比电视剧还猛,成龙、刘德华这样的名字也去捧场,场面一度很能吹;
英皇经理层和澳博控股之间的合作从今年6月9日就开始有变,澳博当时已公告要退出若干卫星娱乐场的经营项目,英皇宫殿就列在其中,双方在10月27日签了个提前终止的协议,结果英皇那边的博彩区从10月30日收摊,酒店其他业务没有被这个时间点完全裹挟;
英皇娱乐酒店在公告里交代了酒店业务会继续经营,香港那家英皇骏景酒店还在运转,公司账上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那会儿现金大约5.26亿港元,并且没贷款,这部分是公司自己拿出来说的话,听起来稳当一些;
但英皇系真正的麻烦并不是这家娱乐场一关就没了,英皇国际那边账面显示有166亿港元的银行借款被列为逾期或触及违约条款,这种数字一出,市场的神经就被揪起来了;
英皇国际2024—2025财年收入听着是同比增长41.5%,报了13.76亿港元,可是亏损也从20.28亿港元变成了48.4亿港元,亏得更深,数字像一记耳光拍在公司脸上;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英皇集团近来在卖资产,香港的住宅项目the MVP有22.3亿港元的预售合同,香港寿臣山的一套洋房以约5.8亿港元成交,澳门的几处物业也以9000万港元卖出,这是被逼着割肉换血的节奏;
英皇国际还把伦敦牛津街的写字楼和其他物业打包甩卖,报道里提到英皇物业投资把Shineon Investments的股份以约2.294亿港元让出,这类交易像是把家底一件件搬出去卖,换回现金来应急;
早年英皇也有过大手笔,2023年他们一口气买了近50亿港元的地产,接着又花19亿港买中环公寓,租金回报没有跟上,这些投资一旦遇上市场风向变,问题就堆成山了;
更早的亏损源头有人说可以追溯到影院业务,英皇娱艺影院在2022年底全面终止运营,7家影院折戟,净负债1.8亿港元,最后走向破产清算,这事留下的伤口没完全好过来就又去买地产了;
英皇系旗下还有一堆上市公司,像英皇钟表珠宝、英皇文化、英皇资本、新传企划和欧化国际这些名字都在港交所亮着灯,但股价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跟着抖,10月那阵消息一出,英皇系个股几乎全线下挫;
那年的英皇宫殿,从开张时的金光闪闪到2025年10月30日深夜的关门告示,这一段路看着是高潮迭起,实际是从高处摔下来一路滚着碎片;
杨受成,这个名字在港娱圈像招牌,他出身1970年代初的那种打拼路子,从钟表珠宝起家,把艺人和娱乐业务堆成一个生态链,谢霆锋、容祖儿这些当红的艺人都和他有联系,这层关联让英皇当年能迅速蹿红;
但经营一家公司不是开演唱会,票子一旦卖不出去,债务像观众退票那样回冲,你要是把钱都放在资产上面,流动性一断,问题就成病灶,需要刀割式的变现来止血;
英皇这两年卖的项目从香港到澳门再到伦敦,各种价格标签被媒体写进了新闻里,维港峰商铺、广东道项目、牛津街写字楼都不同程度被“砍价”处理,这些交易像在说:我要钱,先把不动产变现;
在澳门,英皇宫殿的关闭对当地博彩格局是个小震荡,因为它曾经凭借英皇系的娱乐资源和明星关系,打出名气,2006年那会儿真的是很耀眼,如今关门了,留下一地回忆和一堆未了的账单;
关于杨受成本人,媒体常提到他和明星们的合影登上热搜,这些人脉和社交场合曾是他的资源,但这些亮相和掌声并不能直接抵掉账本上的红字;
从公告到关门,从亏损到卖资产,这一连串的时间节点里,英皇走的是一条由高到低的路,这个过程有骄傲也有狼狈,结果写在了2025年10月30日的深夜,英皇宫殿黯然停运;
下一篇:福建:如画三明邀您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