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凉粉卖,卖凉粉,两蚊一碗!”10月4日下午4时,孙文西路步行街思豪大酒店门口,一辆二八杠自行车旁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石岐口音的叫卖声,瞬间将过往市民拉回旧时光。车旁早已排起长队,清甜爽滑的凉粉冒着丝丝凉意,成为国庆假期里街区最热闹的“怀旧打卡点”。
专业演员身着复古工装售卖凉粉。记者 余兆宇 摄
“这是我们八零后的童年味道!”来自西区的黄女士带着一双儿女,手里捧着刚买的两份凉粉,眼神里满是怀念。她笑着回忆,小时候一听到巷口传来这样的叫卖声,就会攥着零花钱往门外跑,“现在带着孩子再体验一次,感觉特别亲切,就像把小时候的快乐复刻给他们了。”
这处受欢迎的叫卖场景,正是“拾味香山·记忆盲盒”年代美食游的一部分。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场景精准复刻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山街头的商贩风貌——专业演员身着复古工装,脚踩二八杠自行车沿街穿梭,除了2元一碗的凉粉,还售卖汽水、红豆冰棍、米仔头糕等经典老味道。“我们想打造‘可品味、可拍照、可带走’的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人感受父辈的青春,也让长辈重拾记忆。”工作人员表示,国庆期间每天设两个售卖点位,供应4种不同年代美食,因限量供应,通常2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年代美食很受游客欢迎。记者 余兆宇 摄
除了唤醒记忆的年代美食,焕新后的孙文西路步行街还藏着不少新惊喜。走进南洋风格的四囍咖啡店,柜台旁摆满印着骑楼、中山百货、香山博物馆等本地符号的文创产品。“很多年轻人会穿中山装、旗袍来拍照,这里成了新的‘citywalk打卡点’。”负责人梁静欣说,店铺特意将地域文化融入装修与产品,让游客在喝咖啡时也能感受香山韵味。
中山文创非遗传承馆内更是热闹非凡。馆长杨达华介绍,目前馆内已进驻超20项非遗项目及工艺大师资源,从龙舟船头制作技艺到彩扎中山起湾金龙,多以传统木工技艺为主。“游客可以现场跟着非遗老师动手制作,完成后直接带走自己的作品,这种‘体验式非遗’很受家庭游客和年轻人喜欢。”
“我们未来会更聚焦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中山投控香山古城公司董事长李登超透露,名创优品旗舰店即将进驻街区,后续还将打造策展型品牌,充分利用建筑楼顶、阳台空间,把步行街变成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场所,“目标是打造一个‘社交化、沉浸式、体验式’的新型步行街,让老街区持续焕发新活力。”
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孙文西路步行街已吸引游客超34万人次。这条见证中山商业辉煌的百年街区,一边用凉粉、老自行车保留着历史的温度,一边以非遗体验、潮流店铺注入新鲜活力,在新旧融合间成为展现香山文脉的新地标,也成了越来越多游客打卡中山的“必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