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太保,日行八百》
“神行太保,日行八百”是形容人走路非常快的成语,出自《水浒传》中的人物戴宗。戴宗被描述为拥有“神行术”,能在一天内走完八百里的路程。因此,他被称为“神行太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敏捷。
在古代诸城的西圩子外市场,有一群专门卖海鲜鱼的商贩。他们大多住在城南门的轿夫巷,早晨便用扁担挑着新鲜的海鱼,从南海崖挑到市场。这段路程约有一百二三十里,鱼贩们往往需要一夜之间就完成这趟行程,天亮时就赶到了市场。如果让我亲自走一遍,一夜之间也未必能完成这么长的路程。
这些挑夫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肌肉结实,腿部和手臂上的肌肉明显,就像是经过长期劳动锻炼出来的健美运动员。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一根黄杨木扁担,两根绳子和一根带铁尖的打杵子。扁担的设计也很独特,中间平,两头翘,货物在上面随着步伐上下颤动,像在做杂技。
挑夫们对如何背负和挑运有许多讲究。比如,一百二十斤的担子前后两头的重量不均衡,前面放五十斤,后面放七十斤。这样设计可以让挑夫的视野更加开阔,走路时踩得更加稳当,爬坡时也更加省力。当感到疲劳时,他们并不把担子放地上,而是使用打杵子支撑扁担,站着休息或换肩,这样就不用弯腰重新提肩,减轻了负担。
另外,挑夫们还会在肩膀上垫上一层厚厚的肩垫,约有两寸高,起到缓冲的作用。这样不仅减轻了肩膀的压力,还能避免摩擦导致的伤害。这样的经验是挑夫们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
从海边到市场,挑夫们每次都要挑着大约一百八十斤的海鲜鱼,行程有一百多里路,虽然路途艰险,但他们从不畏惧辛苦。途中,他们要穿越崎岖的山路、渡过急流的河流,常常结伴而行。由于诸城东南是山区,人烟稀少,村与村之间相隔甚远,挑夫们有时会遇到狼群,于是他们用扁担把狼赶走。
有一回,挑夫们走到黄畈集岭,已是深夜,看到路旁有一个小庙,便决定停下来歇息。走近一看是山神庙,于是他们跪拜道:“山神啊,太累了,请保佑我走得更快。”话音未落,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发现一只土豹子正在庙门后伏着,正准备起身。挑夫们吓得立刻放下扁担飞奔而去,直跑到注辅店,才敢回头一看,才意识到这其实是山神“送脚程”——让他们加快脚步。
终于,挑夫们抵达市场,他们挑来的鱼非常新鲜,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几乎在一上午内就全部卖完。虽然路途遥远艰难,但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挑夫们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年复一年,挑夫们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勇气,不惧艰辛,一直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无论面对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能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
在古代,诸城西圩子外的集市是当地最大的一处渔货市场,每逢大集,周围的乡村都会来这里买鱼。进入现代后,龙城市场被重新修建,并且在90年代初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旱地码头。传统的手持扁担卖鱼的鱼贩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手持手机、开着车的现代鱼贩。
过去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也塑造了人们坚韧和勤劳的品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虽然条件大为改善,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那份坚持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应对,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过去的付出,并为更美好的未来而继续努力。
下一篇:长沙这里人好多!但很好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