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高铁:重构吉林东部旅游版图
创始人
2025-10-04 15:48:25
0

从“长白山独美”到“沿线皆风景”,从“景区各自吆喝”到“区域协同迎客”,吉林东部旅游的发展逻辑正在被重构。

沈白高铁的通车,正打破吉林东部旅游长期存在的“单点孤岛”格局,推动这片曾因地理阻隔而“各自为战”的旅游资源带,加速迈向“集群化、一体化”的全新发展阶段。

破局“单点吸引”:沿线城市实现从“驿站”到“目的地”的转型

“以前外地游客来吉林,基本是直奔长白山,我们通化就像‘途经驿站’,留不住人。”通化市文旅局工作人员的这句话,道出了吉林东部旅游的过往困境。

长期以来,尽管长白山是核心旅游IP,但通化、白山等地受交通不便影响,始终处于“游客过境不停留”的尴尬境地。

沈白高铁的通车,不仅是“缩短时空距离”,更重构了游客的出行选择与消费习惯。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女士的“48小时跨市攻略”颇具代表性:10月1日游览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10月2日体验白山鲁能胜地,随后前往长白山北坡。“以前坐大巴熬5小时,只能直奔长白山,现在高铁1小时直达沿线城市,能深度玩遍小众景点。”这种“多城串游”模式,在长假前两日渐成主流。

而随之而来的便是,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打破了吉林东部旅游的“可达性瓶颈”。

为承接客流,沿线城市纷纷完善交通接驳:通化开通9条高铁公交专线、7条景区客运班线,实现“高铁站-景区-居民区”无缝衔接;长白山区域构建13条客运班线+免费接驳公交的立体网络,“出站30分钟到景区”的承诺成为现实。当通化、白山与长白山的时空距离缩短至1小时内,游客“决策成本”显著降低,“单点打卡”自然升级为“区域漫游”,为沿线城市从“中转站”向“目的地”转型提供了关键前提。

“以前想玩长白山和通化,光路上就要花两天,现在高铁一小时直达,既能看天池,又能品红酒,太方便了!”来自天津的游客王先生的感受,正是吉林旅游从“单点吸引”向“集群引流”转变的生动写照。

聚力“协同发展”:区域旅游完成从“各自为战”到“抱团造血”的升级

沈白高铁通车前,吉林东部的旅游资源呈现“碎片化”特征:长白山的生态资源、通化的红色资源、白山的冰雪资源虽各具特色,却因缺乏联动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存在“同质化竞争”。而这个十一,“协同”成为破解资源孤岛的关键钥匙。

政策层面,沿线城市推出“高铁专属福利”形成联动:抚松县在高铁开通3天内,对4A级以下景区实行凭高铁票免门票政策,并整合资源设计5条跨区精品路线;通化则通过“全域A级景区免票/半价”优惠吸引客流,同步以红色旅游节、抗联主题体验活动留住游客,实现门票政策与文旅产品的绑定。在服务层面,抚松县上线“畅游抚松”智慧小程序优化体验,长白山站“参乡暖途”服务站聚焦跨区咨询需求。这种“政策互通+服务互联”的模式,已显现“1+1>2”的效应。据文旅市场监测,沈白高铁开通后抚松县游客停留时间显著延长,带动餐饮、住宿等二次消费稳步增长。

吉林东部旅游的区域协同,绝非简单的“优惠叠加”,而是从“资源输出”向“价值共创”的转变。当通化的红色旅游与长白山的生态旅游形成互补,当抚松的人参体验与白山的冰雪预售形成联动,区域旅游便从“单一景点吸引”升级为“全域体验留住客”,这正是破解“门票经济依赖”的核心路径。

布局“长远集群”:旅游发展迈向从“短期客流”到“长效增长”的新阶段

十一前两日的客流高峰,只是沈白高铁带动吉林东部旅游发展的“开端”。真正的转型,在于沿线城市以高铁为契机,推动基础设施完善与产业结构升级,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硬件上,抚松县成立“高铁服务保障指挥部”,破解37项建设难题,高铁站供水、5G基站等工程全部完工,南北广场、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通化计划加密公交专线、新增10台应急车辆,长白山站将扩充网约车与包车运力。软件上,抚松打造30项康养体验项目,开发人参文创产品,整治1300余家经营主体的消费环境;白山借助高铁提前预热冰雪产业,鲁能胜地冬季滑雪套餐预售量同比显著增长,实现“夏秋游”与“冬春游”的衔接。

吉林东部旅游的长远竞争力,在于能否以“基础设施补短板”保障游客体验,以“产业升级创价值”留住游客消费。

当抚松的人参文化从“特产销售”升级为“体验经济”,当白山的冰雪资源从“季节性依赖”升级为“全年引流”,区域旅游才能真正摆脱“短期依赖”,形成“长期集群效应”,成为东北文旅发展的新增长极。

有专家指出:“沈白高铁的意义,不仅是打通了一条交通线,更是打开了吉林东部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空间。未来,随着协同机制的完善与产业的深化,这片区域有望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全国知名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沈白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旅游版图”的重构,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从“单兵作战”到“集群突围”,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赢”,吉林东部旅游正在告别“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的旧模式,迈向“全域联动、全链增值”的新阶段。其价值不仅在于缩短了空间距离,更在于打破了区域壁垒,让吉林东部旅游从“零散的珍珠”变成“璀璨的项链”,这才是对东北东部旅游经济版图的真正重塑。

相关内容

旅游景点、酒店宾馆如何防控...
基孔肯雅热 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清积水、灭成蚊、防...
2025-10-04 09:10:34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海盐...
中新网嘉兴10月3日电(黄彦君 王海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融合城市...
2025-10-04 09:10:07
乐山峨眉又一个网红地来啦!
9月28日,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严寺村的陶酒部落生态文旅园区正式开业...
2025-10-04 09:10:03
多元体验点燃长兴岛之夜,农...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市集人头攒动,公园游人如织,...
2025-10-04 09:09:52
国庆第三天,临沧芒来草山千...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10月3日,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芒来草山化身为“云...
2025-10-04 09:09:36
国庆第三天,青铜峡黄河大峡...
2025年10月3日,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迎来国庆假期第三日游客...
2025-10-04 09:09:25
国庆敦化两日游,禅意山水与...
金秋十月即将到来,敦化,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正以最美的姿态迎...
2025-10-04 09:07:59
广西龙胜国庆迎客忙:多元体...
中新网桂林10月3日电(韦吉阳 章艳)国庆假期1日至3日,广西桂林...
2025-10-04 09:07:41
从“旁观”到“入戏”,襄阳...
国庆中秋假期,襄阳文旅市场再度火爆,线上酒店、景区、住宿搜索量大幅...
2025-10-04 09:07:33

热门资讯

张家界旅行社专业度怎么看?湖南... 去张家界旅行,很多人会问:“怎么判断一家旅行社够不够专业?”其实,专业度不是“广告说得好”,而是“资...
原创 山... 《神行太保,日行八百》 “神行太保,日行八百”是形容人走路非常快的成语,出自《水浒传》中的人物戴宗...
国庆中秋假期过半,北京公园纳客...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期前四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738.29万人次。 地坛公园 ...
多元玩法不断“上新” 各地特色...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国庆和中秋合并放假8天,大家出游热情高涨。甘肃兰州的水墨丹霞景区凭借独特的丹霞地...
长沙这里人好多!但很好逛! 国庆假期,岳麓山迎来客流高峰,10月2日9:00至10月3日9:00,麓山景区累计客流9.85万人次...
三亚亚沙会开幕倒计时200天系... 央广网三亚10月4日消息(记者 蔡文娟)10月4日,2026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以下简称“三亚亚...
渤海古镇“双节”假期首日入园人... 作为延边州热门旅游打卡地,国庆中秋假期,珲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呈现出火爆...
打破景点串烧魔咒!北京排名前三... 家人们,是不是受够了传统旅游那种“景点串烧”式的走马观花?想要一场能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的旅行?今天就给...
沈白高铁:重构吉林东部旅游版图 从“长白山独美”到“沿线皆风景”,从“景区各自吆喝”到“区域协同迎客”,吉林东部旅游的发展逻辑正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