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诗句让这座江南古城的诗意流传千年。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街巷里藏着运河的波光,园林中盛着盐商的传奇,寺庙内载着禅意的悠远。从瘦西湖的柳烟画舫到东关街的青砖黛瓦,从大明寺的晨钟暮鼓到大运河博物馆的文明回响,十大名胜古迹如同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串联起这座城市的千年记忆。这份指南,带你走进扬州的历史深处,读懂它的温婉与厚重。
园林瑰宝:方寸间的山水写意
扬州园林以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著称,在有限空间里演绎着无限的山水意境,其中个园与何园堪称典范。
个园是清代盐商黄至筠耗时二十年打造的私家园林,其四季假山的构思灵感源自《园冶》"深意画图,余情丘壑" 的造园理念。踏入春山,石笋破土而出,与新竹相映成趣,连石缝间都点缀着刚萌发的蕨类植物;穿过月洞门,夏山太湖石上的天然孔洞如鬼斧神工,每逢雨天,雨水顺着石隙流淌,在池底汇成潺潺水声;秋山以黄石堆叠成九狮山造型,登上山巅的拂云亭,可俯瞰全园景致;冬山墙面开有圆洞,北风呼啸时会发出呜呜风声,西侧墙上还嵌着四面镜子,巧妙映射出春山翠竹,暗喻 "冬去春来" 的时序流转。这座园林不仅被列入扬州市第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名录,更被陈从周先生赞为 "国内孤例"。
何园素有 “晚清第一园” 的美誉,是扬州园林中中西合璧的代表。园内复道回廊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其栏杆纹样融合了西式铁艺与中式缠枝莲图案,廊壁上镶嵌着《玉海》石刻与西洋彩色玻璃。玉绣楼作为主人居所,底层壁炉上方的浮雕描绘着希腊神话故事,二层阳台的铸铁栏杆却雕刻着传统牡丹纹样;水心亭池底暗藏共鸣腔,当年演出时,丝竹之声经水面与共鸣腔双重放大,声传百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在 2019 年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修缮,如今仍保留着 1935 年梅兰芳在此演出《游园惊梦》时的戏楼格局。
湖山胜境:诗画中的扬州风骨
瘦西湖与大明寺隔山相望,一汪碧水映着古寺禅心,构成了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卷。
瘦西湖是扬州的灵魂所在,“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的赞誉名不虚传。这条蜿蜒曲折的河道长约 4.3 公里,两岸缀满了二十四桥、五亭桥、白塔等经典景致。五亭桥的建造融合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浑与江南园林的精巧,其十五个桥洞的设计暗合《周易》八卦与九宫数理,每当中秋月圆,各洞倒影交叠,形成 "五亭月影" 奇观;二十四桥由汉白玉砌成单孔拱桥,桥长 24 米、宽 2.4 米,栏杆 24 根、台阶 24 级,处处呼应数字 "二十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瘦西湖在 2021 年复原了清代《江南园林胜景图》中的 "白塔晴云" 景点,重现了 "春波画舫" 的水上游览路线。
大明寺坐落在蜀冈中峰,是扬州八大名刹之一,已有 1500 多年历史。寺内平山堂檐角悬挂的风铃已有百年历史,每当风起,清音缭绕。堂内保存着欧阳修手植的千年古槐,其枝干虬曲如龙,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饮酒赋诗;栖灵塔重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出土的鎏金香炉与水晶瓶现藏于扬州博物馆;鉴真纪念堂由梁思成先生设计,其藻井图案采用唐代 "平棋" 样式,堂内陈列着日本唐招提寺赠送的鉴真干漆夹纻坐像复制品,诉说着中日两国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
运河印记:流淌的文明史诗
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扬州的每一处运河遗迹都承载着千年漕运的记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东关街尤为典型。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解读运河文明的钥匙,这座造型如 “运河之舟” 的建筑坐落在古运河畔,气势磅礴。馆内 "运河上的舟楫" 展厅采用 3D 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漕船在运河中航行的惊险场景;"运河湿地生态" 展区利用 AR 技术,让观众通过手机扫描就能看到古代运河两岸的生态景观;特别设置的 "运河饮食文化" 体验馆,观众可亲手制作扬州炒饭,体验运河美食的独特魅力。每逢周末,博物馆还会举办 "运河文化讲堂",邀请专家讲述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
东关街是扬州最具烟火气的历史老街,这条长 1122 米的街道已有千年历史,曾是盐商聚集的核心区域。街尾的谢馥春香粉店至今沿用光绪年间的制香配方,其鸭蛋香粉的瓷盒包装仍保留着传统仕女图纹样;三和四美酱菜厂的窖池已有 200 多年历史,腌制的乳黄瓜脆嫩爽口;沿街的非遗工坊推出 "非遗体验日" 活动,游客不仅能观摩扬州漆器的髹饰技艺,还能亲手绘制属于自己的漆器小件。夜晚的东关街华灯初上,老字号门前的红灯笼与古运河的波光相互辉映,勾勒出一幅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史脉绵延:时光里的精神坐标
扬州的古迹不仅有山水园林的雅致,更有承载历史记忆与民族气节的精神地标。
史可法纪念馆坐落在丰乐下街,是为纪念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而建的衣冠冢祠。馆内保存着史可法的亲笔书信《复多尔衮书》真迹,其刚劲的字迹中透露出不屈的气节;每年清明举办的 "梅花节",不仅有传统的凭吊仪式,还会邀请艺术家表演以史可法事迹为蓝本的扬剧《梅花岭》。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创新采用 VR 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扬州保卫战的悲壮场景。
文昌阁是扬州的城市地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扬州府学的魁星楼。阁楼底层的八面回廊绘有《扬州八怪》壁画,二层陈列着历代科举文物,三层供奉着魁星铜像。2020 年文昌阁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通过光影秀重现 "文光射斗" 的历史盛况,每逢重大节日,阁楼四周还会举办非遗市集,展现扬州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汉陵苑)是一处小众却震撼的古迹,这里安葬着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刘胥及其夫人。墓葬采用的 "黄肠题凑" 结构,金丝楠木的端头均朝向棺椁中心,形成严密的保护体系。馆内特设 "考古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清理模拟古墓,体验考古发掘的乐趣;新开放的数字展厅通过 3D 建模技术,完整还原了汉代广陵国的都城风貌。
汪氏小苑位于东圈门历史街区,是清末民初盐商汪竹铭的宅邸,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宅院的砖雕门楼耗时三年完成,"渔樵耕读" 图案中的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宅内设有 "盐商生活体验馆",通过场景复原展示当年盐商家庭的衣食住行;特别保存的家族账本详细记录了清末民初的物价变迁,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扬州的十大名胜古迹,是运河滋养的文化瑰宝,是匠心铸就的艺术杰作,更是精神传承的历史载体。从园林的精巧到古寺的禅意,从运河的壮阔到老街的烟火,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当你漫步在瘦西湖的柳荫下,驻足于东关街的老铺前,抚摸着史公祠的古柏,便能读懂扬州的千年文脉 —— 那是温婉中的坚韧,繁华中的厚重,更是时光无法磨灭的动人风华。
上一篇:解锁国庆游宁夏的好逛好吃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