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与中秋相遇,赋予这个假期双倍的温暖与团圆。而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觉与视觉之旅正悄然开启——从清晨的烟火气到夜晚的流光溢彩,从田园牧歌到城市繁华,这里藏着一整个老包头的前世今生。
包头老街绽新韵(东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晨光微露,老城区藏着包头最地道的风味。国庆中秋长假,何不从一份温暖的早餐开始一天的漫游?街角的老字号烧卖馆蒸气腾腾,刚出笼的羊肉烧卖皮薄如蝉翼,馅嫩多汁。或是寻一碗浓稠的羊杂碎,配着刚烤好的焙子,暖心暖胃。老包头人说,这里的早晨是有味道的——是麦香,是肉鲜,是这座城市苏醒的气息。
早餐过后,驱车前往沙尔沁镇。沙尔沁镇是包头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这里物产丰饶,名品荟萃。西红柿挂满枝头,黄瓜带着露水,葡萄紫得发亮,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大人们提着篮子在阳光下挑选最新鲜的果实,感受泥土的芬芳和收获的喜悦,这是城市里难得的自然课堂。不远处,天禾农场的秋日田园正展开画卷。稻田犹如走进歌曲《稻香》里,风吹麦浪,闻着稻香、看3D稻田画,怎一个快哉了得,在稻田里还有肥美的螃蟹与金黄的稻田交相辉映,绘出金秋“丰”景图。站在田间,仰望湛蓝天空,呼吸着带有禾香的空气,这一刻,你与土地重新建立了联结。
日头渐高,是时候用一顿扎实的午餐慰藉半日奔波的疲惫。东河区的爆肚老店里,老师傅手起刀落,新鲜的牛百叶在沸水中瞬间烫熟,脆嫩爽口,蘸上秘制麻酱,一口下去,满嘴生香。再点上几个门钉肉饼,那圆鼓鼓的模样确实像极了旧时大门上的门钉,咬破金黄酥脆的外皮,热腾腾的肉汁瞬间涌出,羊肉的鲜美在口中绽放,这是老包头人才懂的满足。
午后,让我们走进两种截然不同的包头风情。
包头南海景区,秋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这个假期,这里正举办芳菊秋韵·锦绣南海菊花展,你可以乘船游览南海湖,或是观赏菊花都是十分悠然惬意,孩子们的笑声随着候鸟一起飞向湛蓝的天空。而走进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时光仿佛倒流百年。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晋商遗风犹存。中秋佳节,这里将举办“月满西口 双节寻根”系列活动,传统月饼制作、文艺表演、商品展销,每一步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夕阳西下,晚餐的香气开始在街巷中弥漫。东河区的羊架子馆陆续亮起温暖的灯光。这里的羊架子讲究慢火熬煮,肉质软烂而不失嚼劲,香气扑鼻。用手撕下一块带着些许肥油的瘦肉,配一口砖茶,那种粗犷而真实的美味,是草原儿女豪迈性情的写照。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东河区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包头摩尔城灯火通明,购物、娱乐、美食一应俱全,是年轻人夜晚聚集的热门地点。国潮戏剧市郎图舞台剧巡游、国潮非遗火舞秀、盛世中华烟花秀让人流连忘返。摩尔城的夜景本身就值得留恋——流光溢彩的建筑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高潮。包头金街,则在中秋国庆期间变身“月光市集”,传统花灯与现代光影交织,非遗展示与文创摊位并存,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掌声。月到中秋分外明,站在金街中央,抬头可见一轮明月悬挂在老建筑之上,古今交汇的美感令人心动。
这一天的东河之旅,如同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清晨的烟火气,上午的田园歌,午后的文化韵,夜晚的都市情,每一幕都精彩,每一刻都难忘。
这个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不妨来东河区,用这个假期,读懂一座城的日夜流转,感受一段跨越时空的完整体验。在这里,每一次转身都是风景,每一次驻足都有故事。包头市东河区,正以她独有的方式,等待着与你相遇在这个金色的秋天。(来源:东河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