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湖南省中方县荆坪古村凭借“动线织网、业态创新”的文旅升级实践,在青砖黛瓦间焕新商业脉络。从“静态古村落”到“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其串联起文化、消费、旅居等多元场景的新业态,不仅让千年古村重焕生机,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文旅消费提质的引擎,为古村活化提供“荆坪样本”。
做好荆坪古村的新业态升级,“空间脉络”的构建尤为重要。依托村落历史肌理与自然禀赋,荆坪古村重点打造的“古驿道”文化体验项目与国乐文化体验馆形成贯穿全村的“文旅骨架”,让分散的文化资源与商业业态实现“串珠成链”。
荆坪古村大景(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古驿道以京昆古驿道中方驿遗址为基底,通过数字技术复原古驿道“八百里加急”的历史场景——在驿道文化体验馆内,游客可借助AR技术“穿越”回古代驿站,体验文书传递、驿卒值守等互动项目;沿线串联的潘氏祠堂等历史节点,则成为亲子群体了解古驿文化的热门打卡地。
三叠月塘边,供销小院、月塘小吃等业态有机链接;傍晚时分汇集的手工斗笠、乡村美食等摊位,既保留了古村的烟火气,又注入了年轻化的消费场景,形成“白天游古驿、夜晚逛月塘”的全天候体验闭环;不仅解决了传统古村“景点分散、体验单一”的痛点,更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消费”实现深度交融,以此大大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在筑牢“骨架”的基础上,荆坪古村聚焦“文化赋能+场景创新”,培育出一批兼具“古韵”与“新潮”的核心业态,让老建筑焕发新功能,让传统文化“可感可触可消费”。以《大乐元音》为文化内核,古村打造国乐文化体验馆——馆内采用镜面空间设计,搭配AI技术,游客可通过互动屏幕学习古乐知识、体验虚拟演奏,沉浸式感受千年礼乐文化,推动“荆坪礼乐”成为区域文旅新IP。“历史能在我的眼前重现,我还能亲身体验一把,这种经历太难忘了。”来自广东的游客陈伟华说道。
荆坪古村供销小院(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古村对建筑进行“一院一主题”改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荆坪供销小院保留老式柜台、搪瓷招牌,转型为“怀旧茶馆+农产品展销点”,既满足年长者的“乡愁记忆”,又成为年轻人打卡的“复古网红地”。“我的院子就在保留中式风格的基础上加入了玻璃幕墙、露营风座椅、动态暖光等现代设计,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赐吉茶咖酒主理人田倩表示。
围绕“留住游客”的目标,古村还培育精品民宿集群,如“琴庐民宿”“沪湘名居”等,均保留古院落的建筑格局,内部配备现代智能家居、独立庭院,实现“住古院、享舒适”的体验。部分民宿还推出“古村生活体验套餐”,游客可跟着村民学做糍粑、参与非遗手作,深度融入乡村生活。
月塘饺子铺焕新升级、赐吉茶咖酒热度高涨……16家新业态的相继落地,不仅让荆坪古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更激活了古村自我发展的内生活力。中方县荆坪古村将进一步深化“文旅+农业”融合路径,打造多元立体化、特色鲜明的业态矩阵,以更精准的布局延伸文旅产业链条——让这座千年古村在守好古韵底色的同时,持续织密新脉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为强劲持久的内生动力。(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