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南翔小笼包:一笼褶子里的“海派风雅”
创始人
2025-09-18 19:59:40
0

九曲桥畔的“蒸笼交响”:排队两小时,只为一笼鲜

上海城隍庙的清晨,总被南翔馒头店的蒸笼热气裹着。九曲桥畔的老店前,队伍从二楼排到巷尾,穿旗袍的阿姨、背相机的游客、戴红领巾的小学生,都攥着号码牌伸长脖子——“听说今天有现拆的蟹粉小笼!”玻璃橱窗后,58岁的“小笼张”师傅正用竹筷挑着肉馅,左手托着面团,右手拇指和食指飞快旋转,10秒一个小笼,褶子像花瓣般绽放,18道褶不多不少,顶端留个“肚脐眼”,最后用竹筷一捻,收口时微微翘起,像只鼓囊囊的白灯笼。

“起笼咯——”师傅揭开蒸笼盖,白茫茫的热气腾起,笼里的小笼包像刚出浴的胖娃娃,皮色乳白,裹着琥珀色的汤汁,轻轻一碰就晃悠。穿堂风卷着肉香、蟹香、面香飘过来,排队的人集体咽了咽口水。穿西装的白领顾不上烫,用筷子夹起一只,蘸点姜丝醋,“滋溜”吸了口汤,眯着眼笑:“这口鲜,等两小时值了!”

在上海,南翔小笼不是简单的包子,是城隍庙的“活招牌”,是海派美食的“精致代言”。老上海人说:“没在城隍庙排过南翔小笼的队,等于没来过上海。”

从南翔镇的“大肉馒头”到城隍庙的“小笼传奇”

南翔小笼的故事,从嘉定南翔镇的烟火里飘进上海的风里。

清同治十年(1871年),嘉定南翔镇有家“日华轩”点心店,老板黄明贤嫌自家的“大肉馒头”(馒头个头大,肉馅松散)销路不好,琢磨着改良:把馒头做小(“小笼”),肉馅用夹心肉(肥瘦三七开),加皮冻(肉汤熬的冻,加热化成汤汁)——这就是最早的“南翔小笼包”,本名“南翔大肉馒头”,因用小笼蒸制,后来被叫成“小笼”。

光绪年间,黄明贤的徒弟吴翔升把铺子开到上海城隍庙。那时的城隍庙是“小吃江湖”:梨膏糖、五香豆、桂花糖粥的摊子比戏台还热闹。吴翔升的小笼包以“皮薄、馅鲜、汁多”杀出重围——别人的包子皮厚如纸,他的皮薄得能透光;别人的馅是死肉,他的馅裹着颤巍巍的皮冻;别人一笼8个,他一笼10个,小巧精致,正合上海人“少吃多味”的讲究。

1920年代,城隍庙南翔小笼成了“名媛点心”。《良友》画报拍过名媛在九曲桥畔吃小笼的照片,配文:“沪上时髦,莫过于此——提篮桥的生煎,城隍庙的小笼,霞飞路的咖啡。”1950年代,南翔馒头店公私合营,老师傅公开了皮冻秘方,还添了“蟹粉小笼”(秋冬用阳澄湖大闸蟹拆肉,蟹膏蟹黄拌入肉馅,鲜得眉毛掉),从此“南翔小笼”成了上海的“城市名片”。

老上海人说,南翔小笼分“南北两派”:南翔镇的“本帮”更结实(皮稍厚,肉馅足),城隍庙的“海派”更精致(皮薄褶多,汤汁鲜)。“但要说名气,还得是城隍庙这一笼——沾了外滩的洋气,又带了老城厢的烟火,才叫‘上海味道’。”

皮薄如纸,馅鲜似活,褶细若花:南翔小笼的“四大铁律”

南翔小笼的魂,在“精”字里——皮要“薄到透光”,馅要“鲜到跳脚”,褶要“多到数不清”,汁要“满到兜不住”,差一分,就不是那口地道的“南翔味”。

【皮:“水面团”的千锤百炼】

南翔小笼的皮,是“半烫面”的艺术。面粉用“高筋粉”(筋道足,擀薄了不破),加80℃热水(烫面让淀粉糊化,皮薄不裂),和成团后醒30分钟,再用“走棰”(长擀面杖)擀成直径6厘米的圆皮——薄到什么程度?对着光看,能看见手指头的纹路(老师傅叫“玻璃皮”),但有弹性,包馅时不会破,蒸好后能兜住一汪汤汁。

擀皮的火候在“力道”:手腕转动,擀面杖像长了眼睛,皮的边缘薄(便于捏褶),中间稍厚(兜住馅和汁),“边薄如纸,中厚似钱”。“小笼张”师傅擀面时总念叨:“面要醒透,水要烫够,力要用匀——没醒的面像死木头,烫过的面才软如绸,擀出来的皮才能‘薄而不破,韧而不硬’。”

【馅:“皮冻”是灵魂,“夹心肉”是骨架】

南翔小笼的“鲜”,全靠那口“汤”,而汤的来源,是“皮冻”。

皮冻的熬制:选猪后腿骨(骨髓多,汤浓)、猪蹄(胶质多,冻硬),加葱姜、料酒、清水,大火烧开撇浮沫,小火熬4小时,汤熬成乳白色(像牛奶),过滤后加少许盐,倒进方盘冷藏6小时——汤汁凝固成琥珀色的冻,用刀切成小丁,这就是“皮冻馅”(占肉馅的1/3,多了汤溢,少了干巴)。

肉馅的调制:只用猪“夹心肉”(前腿靠近胸部的肉,肥瘦三七开,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手工剁碎(机器绞的肉太细,没嚼劲),加葱姜水(分三次打进肉馅,让肉吃足水分)、料酒(去腥)、酱油(提鲜)、少许糖(上海菜的“点睛之笔”,咸鲜带微甜),朝一个方向搅拌到“上劲”(肉馅发黏,能粘住筷子),最后拌入皮冻丁——“皮冻要凉,肉馅要温,拌的时候轻一点,别把冻丁搅碎了。”

好肉馅有“三活”:颜色粉白(没加太多酱油),质地黏弹(搅拌上劲),冻丁分明(能看见透明的小颗粒)——蒸的时候,皮冻融化成汤,肉馅膨胀,小笼包就鼓成了“汤包”。

【褶:18道“菊花褶”,多一道嫌繁,少一道嫌简】

南翔小笼的“颜值”在褶子。传统南翔小笼讲究“18道褶”,像一朵含苞的菊花,顶端留个小口(“肚脐眼”,透气,蒸的时候不裂口)。包小笼是“指尖上的芭蕾”:

左手托皮,掌心微凹(像个小碗),右手用竹筷挑15克肉馅(不多不少,多了皮破,少了干瘪)放在皮中央,然后拇指和食指捏住皮的边缘,顺时针旋转,每捏一下,皮就叠出一道褶——褶子要均匀(宽约0.3厘米),收口要紧(汤汁才不会漏),最后用竹筷尖轻轻一捻,让顶端微微翘起,像戴了顶小帽子。

“小笼张”师傅包了30年小笼,最快时1分钟包6个,每个褶子不多不少正好18道。“学徒要练三年才能出师,第一年擀皮,第二年剁馅,第三年包褶子——没捏够十万个褶子,手上没感觉,褶子要么歪歪扭扭,要么捏破了皮。”老食客说,看褶子就知道是不是老师傅包的:“正经南翔小笼,褶子像模子刻的,18道不多不少,数一数,少一道都能找店家理论!”

【蒸:“猛火快蒸”,3分钟定生死】

小笼包皮薄馅嫩,蒸制是“生死关”。大铁锅烧开水,蒸笼里垫松针(传统用松针,防粘还带清香,现在多用油纸),摆好小笼包(间距1厘米,避免粘在一起),盖严锅盖,猛火蒸3-4分钟——时间短了生,时间长了皮老,馅散,汤干。

“判断小笼熟没熟,看颜色!”师傅揭开笼盖,熟小笼皮色乳白带微黄(面香出来了),包子顶端的“肚脐眼”微微张开(热气顶的),用手指轻按包子侧面,能快速回弹(肉馅熟了,皮有弹性),“这时候最鲜,早一分钟是生的,晚一分钟是老的,就这3分钟,是黄金时间!”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上海人的“小笼仪式”

上海人吃南翔小笼,骨子里透着“精致”。不像北方人吃包子“一口一个”,上海人吃小笼有套“三字经”,传了三代人:

轻轻提,慢慢移:用筷子夹小笼时,要夹着褶子顶端(那里皮厚点,不容易破),轻轻提起来,慢慢移到醋碟里——千万别捏肚子,一捏汤汁就漏光了,老上海人管这叫“打湿了醋碟,白瞎了好汤”。

先开窗,后喝汤:移到碟子里,用筷子在小笼顶端(“肚脐眼”处)轻轻戳个小洞(“开窗”),先吹吹气(汤很烫!),再凑到嘴边,“滋溜”吸汤汁——这口汤是精华,鲜得眉毛掉,带着肉香、皮冻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蘸醋吃,配姜丝:吸完汤,把小笼整个放进醋碟,让皮裹上醋汁,最好夹一片姜丝(姜丝去腥,醋解腻,上海人吃小笼必配米醋和嫩姜),然后咬半边,慢慢嚼——皮薄有弹性,馅紧实弹牙,醋的酸、姜的辣、肉的鲜、汁的甜,在嘴里一起炸开,“这才叫‘吃小笼’,不是‘吞包子’!”

老上海人说,吃小笼最忌“一口闷”:“烫到嘴不说,汤没喝着,馅没品着,等于白吃。要小口抿,细嚼慢咽,就像上海人的日子,讲究个‘慢慢品’。”

从“大肉馒头”到“蟹粉名媛”:南翔小笼的“季节限定”

南翔小笼不只有鲜肉馅,还有“季节限定款”,最金贵的是“蟹粉小笼”。

每年9月到12月(大闸蟹上市季),城隍庙南翔馒头店会推出“蟹粉小笼”:用阳澄湖大闸蟹(或太湖蟹)现拆的蟹肉、蟹膏、蟹黄,按3:2:1的比例拌进肉馅(鲜肉馅70%,蟹粉30%),黄澄澄的蟹粉裹着粉红的肉馅,蒸好后包子顶端透出淡淡的橙黄,像撒了层金粉。

蟹粉小笼的汤汁更鲜,带着蟹的清甜,吃时要配“姜丝醋”——姜能去蟹寒,醋能提蟹鲜。老饕专门挑秋冬来吃:“蟹粉小笼一年就这几个月,过了季想吃?等明年!”除了蟹粉,还有“虾肉小笼”(夏天用鲜河虾)、“春笋小笼”(春天加嫩笋丁),跟着时令走,永远吃不腻。

一笼小笼里的上海魂:精致不死,烟火不灭

南翔小笼在上海人心里,早不是“点心”那么简单。它是老城厢的烟火气(九曲桥畔的排队长队),是海派的精致(18道褶的讲究),是几代人的记忆(小时候被妈妈牵着,在城隍庙吃一笼小笼的雀跃)。

如今的城隍庙,南翔馒头店开了三层楼,一楼外卖窗口永远排着队(本地人买生坯回家蒸),二楼堂吃(传统鲜肉、蟹粉),三楼“南翔印象”(新式小笼,比如松露小笼),但老食客还是爱挤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看着九曲桥的游船,吃一笼现蒸的鲜肉小笼,配一碗姜丝醋,一下午就过去了。

去年冬天,我在店里遇到92岁的周阿婆,她一个人点了一笼鲜肉小笼,慢慢吃。她说:“1946年第一次来吃,2毛钱一笼,现在涨了价,但味道没改。那时候我带女儿来,现在女儿带孙女来——这笼小笼,吃的不是包子,是我们家的日子。”

离开时,暮色中的城隍庙亮起红灯笼,南翔馒头店的蒸笼还冒着热气,师傅们的笑声混着游客的赞叹飘在风里。突然懂了,为什么上海人说“南翔小笼是上海的魂”——它用最朴素的面粉和猪肉,包着一座城市的精致与烟火;用18道褶的讲究,讲着上海人对生活的热爱;用那口鲜到跳脚的汤汁,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胃与心。

下次你来上海,别只逛外滩和豫园。钻进城隍庙,在南翔馒头店排队,等一笼刚出笼的小笼包,按“轻轻提,慢慢移”的口诀,吸一口滚烫的汤汁——那口鲜,就是上海最地道的“你好”。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四川家庭5日游最佳路线推荐,成... 四川家庭5日游最佳路线推荐,成都玩五天大概需要多少钱? 家人们,四川一直都是旅游的宝藏地,尤其是成都...
旅行同意书公证需要几天? 带未成年子女出国旅游或探亲时,出行同意书公证是不可忽视的法律文件。这份公证旨在证明父母或监护人对孩子...
3000年历史的法老金手镯失踪... 埃及旅游与文物部当地时间16日公布消息称,埃及警方开始紧急搜寻一件丢失的有3000年历史的金手镯。埃...
2025马鞍山最美长江落日露营... Camping Festival 江月照人 诗城星野 这个国庆,逃离人山人海 在马鞍山滨江公园 ...
未央区举办2025年秋季非遗进... 在双节到来之际,9月17日,由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未央区文化馆联合金旅城·四海唐人街承办的“...
新疆大环线私人订制16天游报价... 新疆大环线私人订制16天游人均报价4800元,乌鲁木齐老年人游玩经典路线特别适合咱们中老年朋友,既能...
三亚网红跳水点断桥被曝装满防盗... 三亚大东海海边有一处废弃断桥,因很多人在此进行跳水活动,近年来逐渐在社交媒体走红,成为野生网红景点。...
长白县:开展“文明旅游 醉美长... 9月28日,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G331主体也全线贯通,恰逢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为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
云南冬瓜排骨汤,醇淡适宜超诱人... 云南冬瓜排骨汤是一道家常却充满地方风味的汤品,以其清淡鲜美、制作简单而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这道汤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