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以“让世界聆听黄河之声”为主题的2025“黄河非遗·创见对话”在延安黄河壶口瀑布景区举行。世界多国旅行商、投资企业及交流机构代表,黄河流域各省区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延安市各县(区、市)相关代表齐聚现场,共同向国际传播黄河非遗“好声音”。
对话活动在《黄河之水天上来》3D纪录片震撼呈现万里黄河波澜壮阔的恢宏气势中拉开帷幕。
北京土耳其文化中心—尤努斯·埃姆雷学院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以《黄河非遗的国际传播与全球共鸣》发表主旨演讲。
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原一级巡视员张西龙发表《以黄河非遗为媒搭建文旅国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主旨发言。
中国网·电商中国频道主任、中国优选负责人陶利明以电商助力和故宫实践为案例,讲述《黄河非遗活化与商品价值实现》。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产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晓民代表《中国黄河旅游年鉴》发布《2025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指数报告》,分析源自黄河流域国家级非遗项目国内外传播情况和典型案例。
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谚”代表性传承人王建领,青海省音协主席马玉宝,从意大利威尼斯徒步走进中国的著名徒步探险家维娜·卡玛洛塔,围绕黄河非遗项目传承活化、传播推广、海外认知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了主题对话;世界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原亚太部主任徐京,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歌”代表性传承人王向荣,国家级非遗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雕塑家徐兴所,陕西省非遗项目“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倍源,著名词作家、《我要去延安》词作者化方等参加了对话互动。
大家一致认为,应大力实施黄河非遗跨界融合和活化叙事策略,通过打造共同参与的“黄河非遗共同体”传播矩阵,推动黄河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以非遗为代表的母亲河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2025“黄河非遗·创见对话”作为“你好!中国”——2025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陕西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承办。
(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