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三(河北怀来)
在黄河壶口瀑布的标志性石碑前,感受着黄河水的磅礴气势,仿佛能听到那震撼人心的涛声,这里是黄河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绝美之地。
未到壶口,先闻其声。车还在晋陕峡谷的山道上盘旋,耳畔已传来隐约的轰鸣,起初如闷雷滚过天际,行得越近,那声音便越发雄浑,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撞得人心头阵阵发颤。
终于站在观景台边,视线越过崖壁,黄河的壮阔瞬间撞入眼底。往日里奔腾的河水,在此处被束进狭窄的石槽,千万股水流挤作一团,带着黄土高原的苍劲,从数十米高的断崖上倾泻而下。
那不是寻常瀑布的轻盈垂落,而是带着雷霆之势的“砸”向谷底,水花飞溅起数十米高,雾气弥漫在半空,在浑浊的河水与黄褐色的岩壁间,添了抹意外的亮色。
走近些,便能看清河水的模样。它裹挟着大量泥沙,是那种厚重的土黄色,每一朵浪花都像是凝固的大地力量,翻滚着、咆哮着,撞击着河底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沾在脸上、衣襟上,带着淡淡的土腥味,那是黄河独有的气息,是中原大地的脉搏。
立于崖边,看河水跌落入谷底后,并未停歇,反而愈发湍急地向前奔涌,顺着狭窄的河道蜿蜒而去,最终消失在峡谷深处。那一刻忽然懂了,为何古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它不只是水的流动,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带着黄土高原的沧桑,带着华夏儿女的坚韧,从远古奔到如今,从未停歇。
慢门之下,黄河水似一条赭色绸带在天地间肆意舒展,湍急的浪涛化作柔缓的丝缕,裹挟着黄土的厚重,在镜头里流淌出时光的质感,尽显母亲河的雄浑与缠绵。
黄河在壶口如巨龙般奔腾,浑浊的浪涛从高处飞泻而下,激起漫天水雾,那汹涌的气势,似要将天地都裹挟其中,每一滴水珠都带着黄土的厚重,每一声轰鸣都透着大河的磅礴,在这壶口,尽展黄河的野性与壮美。
离开时,回望壶口,那轰鸣声仍在耳畔回响。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游览,更像是一场与母亲河的对话,它用最壮阔的姿态,告诉每一个到访者:何为力量,何为传承。
2025.09.16
编辑:牛义信/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