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时间是压缩的。密集的地铁班次、不断刷新的大厂工牌记录,让年轻人将效率的指令以毫秒作为单位。但时间又是绵长的,只要愿意,随时可以骑车冲入龙井的茶田、满觉陇的桂雨,或是驻足在西湖的苏堤、湘湖的湘堤看湖水温吞晚霞。
杭州,不仅妙在山水不远人,还在于城市中的“自然”与“现代”画上了等号。她想,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里的年轻人,无论是奔跑在智能跑道上,还是漫步于湖光山色间,大概都能够更从容,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有生命力的城市与河流
艺人夏梦的生活,总是奔波在路上。有时候,她感觉已经丧失了方位感。她会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沿着西湖边散步。
离水很近的步行栈道,像是一片飞地,弥漫着杭州独有的松弛感。有刚从附近写字楼下班、骑着单车听播客的年轻人,也有穿着紧身裤和速干衣、戴着耳机沉默奔跑的男女。空气总是湿润,弥漫着一股子植物的气息。太阳落山,湖边的长椅上坐满了人,有依偎着的情侣,也有独自看书的女孩。他们共享温柔的晚风,和远处雷峰塔亮起的灯火。
杭州是一种状态,总能缓解夏梦奔波异乡的漂泊感。
西湖从市中心的湖滨商圈出发,将49平方公里的湖光山色一路铺开,在地图上近乎占据了半个主城区。年轻人在它身上寄托着塞纳河的想象,安放关于美、健康、社交与自我成长的“非必要生活”。太多的瞬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年轻人的高能量,他们为自己喝彩。
lululemon大使大康,每周都会带领一群来自五湖四海、在杭工作的新杭州人,进行夜跑和瑜伽活动。西湖经典十公里,便成为了他们在这座城市里,建立“附近性”的初始土壤。
即便是日常不太会发掘自我的人,也会在社区活动中变得闪闪发光。一位刚结束哺乳期的新手妈妈,在跑团的一声声鼓励中,完成了自己从未想过的、人生第一次20公里环西湖跑。也有陪女儿来练瑜伽的父亲,被热汗的氛围感染,第一次尝试用7分配速,持续跑完了5公里。
在杭州,没有门槛、可以随时一头扎进去、有一种接近自然的“野”感的地方,俯拾皆是。过着双城生活的大康,每次回到杭州,最渴望的就是约上三五朋友,进山耍一下。这些朋友,许多都来自她所组织的lululemon社区。他们从最初的陌生人,到互相督促训练的伙伴,最终成了能一起爬山、逛展的知己。
在大康的引导下,没有旁观者,只有投身其中的年轻人。
杭州是自然的,是现代的,是松弛的,是好耍的,也是温暖的,充满可能性的,但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多元的城市气质,是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脚步、汗水与热爱,共同浇灌出来的。
这种生命力,同时也滋养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在夏梦的想象中,未来的杭州社区,是“有很多很多人,大家都非常热情洋溢,非常的运动阳光”。在杭州,个体的能量与群体的活力,将相互映照,共同生长。
藏着一个万花筒
李珉帆觉得,啦啦操这项运动,就像杭州这座城市一样,内里藏着一个万花筒。
啦啦操并非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包含了技巧、花球、街舞、爵士等多个分支项目的运动体系。而以李珉帆所专攻的街舞啦啦操为例,又融合了Breaking、Popping、Locking等多种舞种,允许每一个队员在其中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
近日,lululemon邀请4支高校啦啦操冠军队来到杭州,在2025 lululemon Scuba™ 动态剧场表演。习惯了赛场上整齐划一的队服,这次在杭州的体验对大家来说很新鲜。当李珉帆换上一件色彩斑斓的lululemon Scuba™ 卫衣时,她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大家多了一些更青春、更活泼的感觉,”她分享道,“仿佛自己的个性融入进去了。”
广西师范大学啦啦操队,将赛场上的竞技精神,转化为现场极具感染力的舞台表演。
啦啦操队员们,都是在大学的训练馆里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凝聚成一个集体的。某种意义上,他们是一群为热爱起舞的大学生,因为啦啦操这项运动,生活被注入了不一样的色彩。
19岁的钟杨杨是怀化学院DLJ技巧啦啦队里年纪最小的成员之一。初中时,她第一次正式训练,只觉得要不停地练习核心和平衡,一天下来累到不行。但这种感觉让她兴奋,“我在跳啦啦操的时候,就是会控制不住地开心,控制不住地想笑。”
而比开心更珍贵的,或许是在这项运动中,他们逐渐建立起对自己身体的绝对信任。竞技啦啦操的内核,与体操、杂技颇为相似,充满了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一个高水平的团队,需要在音乐的节点上,精准地完成抛接、金字塔、空中转体等一系列高难度、高风险的技巧动作。
李珉帆是广西师范大学啦啦操队的助教。她第一次练习转体类难度动作,身体完全不听使唤。起跳,失控,摔倒。再来。起跳,失控,摔倒。她反复练习,像一个百折不挠的不倒翁。失败了就对自己说,再来一次,可以的,你绝对没问题。直到一次考核前,对着训练馆的镜子,她突然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顺利地完成了动作。“自己都呆住的一刻。看着镜子里的身影和旁边队友的欢呼,那种感觉就是,相信自己,没有问题的。”
这种从“不会”到“会”的征服过程,会带给人自信,最终沉淀为一种性格。时间长了,每个人都发现,啦啦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着他们。钟杨杨觉得,自己开始规律训练后,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乐观,“我对什么事情都会看得比较开,有些事情有些困难,我会想先做了再说,万一做好了呢?”
怀化学院DLJ技巧啦啦队。转体类难度动作背后,是勇敢、信任与坚韧。
而性格中坚韧的那部分,则源于一种更主动的自我激励。李珉帆觉得,“为自己喝彩”比“加油”更深刻,“加油像是外界、他人给你的激励。而为自己喝彩,更像是一种自己内在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我们问她们现在想对镜子里的自己说什么。钟杨杨笑着说:“You are the best.”李珉帆毫不犹豫:“嘿!赛场上超飒的你,以及节奏卡点非常准确的你,继续用热情炸翻舞台,继续勇敢地向前冲!“
每个人都举起花球
杭州湘湖从未被如此多鲜活的色彩点亮过。
在lululemon Scuba™ 动态剧场,天南地北的年轻人相遇了。他们的一切都如此不同:肤色、审美、性别、职业……但某种东西又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高能量,真快乐。在这里,你会被一种简单、直接的喜悦,不由自主地击中。
年轻人用编发与蝴蝶结,装点今日份好心情。
当年轻人走进内场,才发现这个“动态剧场”也出乎意料地让人感觉亲密。
这是一个开阔的圆形场地,地面铺着专业的体操垫,中央是一枚经典红色lululemon标志。阳光从头顶的玻璃穹顶洒下,照得整个空间明亮而通透。观众们就随意地坐在环绕四周的阶梯上,和舞台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我们从未离观众这么近过。”李珉帆感叹道。
2025 lululemon Scuba™ 动态剧场于世界旅游博览馆举办。
当音乐的第一个节拍响起,我们感受到这种“近”带来的冲击力。
登场的是在巴黎奥运会包揽两枚金牌的王柳懿、王芊懿姐妹。当巴黎奥运会冠军作品《莲》的音乐响起,现场安静下来,空气中仿佛弥漫开一股清雅的东方韵味。她们的动作看似非常轻柔,指尖划过空气,手臂缓缓旋转,如同莲叶在风中舒展。但仔细看去,你会发现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控制力:核心肌肉始终紧绷,身体的每一次拧转和伸展,都清晰地展现出柔韧与力量的结合。
王柳懿、王芊懿姐妹表演《莲》,于轻柔中绽放力量的东方风骨。
紧接着,气氛陡然升温。在新加坡世锦赛刚摘得银牌的新生代力量林彦含、林彦君组合,用一段充满现代感的快节奏舞蹈,展现了属于Z世代的身体语言。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充满了不加掩饰的自信与张扬。
演出的最高潮,属于年轻的啦啦队员们。
在两位年轻艺人夏梦、董思成的带领下,四支色彩斑斓的高校啦啦操队热情奔放地登上舞台。青春的荷尔蒙与热烈的节拍,在这个紧凑的空间里被无限放大。高难度的抛接、充满力量感的舞蹈,以及每一位队员脸上那无法抑制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让空气中的能量密度陡然升高。
武汉体育学院表演双人花球啦啦操,将力量与美感凝聚于腾空的瞬间。
舞台上的能量,开始像涟漪一样,向观众席蔓延。不知是谁先开始的,越来越多的人随着节拍挥舞手中的花球。没有统一的动作,没有专业的技巧,只有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摇摆。当成百个花球在人群中绽放时,它们汇成了一片为舞台、为身边人、也为自己而喝彩的海洋。
在这一刻,现场的每一个人,都成了啦啦队员。
没有配角,只有不同的角色
“我刚进队的时候,想过自己会不会是那个在空中翻腾的‘尖子’。”钟杨杨在采访中告诉我们。但她身高比较高,还有点恐高,教练最终给她的定位是做“后保”。
在啦啦操的技巧动作中,通常由两名底座队员负责将一名尖子队员抛向空中。而后保,则站在尖子队员的身后,不参与抛接,她的主要职责,是在尖子队员下落的过程中,负责保护其上半身的安全,尤其是在动作出现失误时,要迅速接住对方,防止受伤。
在啦啦队里,没有配角,只有不同的角色。负责托举的底座,负责飞翔的尖子,负责守护的后保……每一个位置都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一个信任的闭环。
在lululemon Scuba™ 动态剧场,这种“不同”被前所未有地放大。
在竞技体育中,啦啦队的标准是漂亮、整齐、完美,而不是个人特色。但此刻,喜悦粉、斜纹蓝、森林绿、声波黄……不同色彩的Scuba™ 卫衣在她们跃动的身体上交织、碰撞。镜头特写在她们脸上自信而真实的笑容里,捕捉那些因色彩不同而显得“不整齐”,却因此更有生命力的瞬间。
快乐是具体的,是每一次挥舞与喝彩的汇聚。
于是,我们看见了。
看见了汗水在钟杨杨的脸上闪闪发光,她今天果然是很棒的;看见了每一个因色彩而更显鲜活的、具体的、多元的人;看见了啦啦操队员在空中翻腾时展现出的勇气,和队友之间的绝对信任。她们在这项运动中如此享受、如此纯粹、如此快乐。我们看见,所有的一切,都值得喝彩。
快乐,是西华大学爵士啦啦操队员最动人的技巧。
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可以有千百种。在湘湖的智能跑道上,在西湖的夜跑人群中,在Scuba™ 动态剧场的穹顶之下,年轻人为自己喝彩,便是不再追求那个统一的、完美的标准,而是由衷地,庆祝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们。
毕竟,就像啦啦操,人生不一定永远向上,也可以走向四面八方。
作者:小红
校对:遇见
排版:小花
文中配图均由lululemo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