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的记忆
铁轨这东西,向来是极有意思的。它横卧在那里,不声不响,却能将人的思绪拉得很远很远。在厦门,便有这么一段铁轨,它不再承载呼啸的列车,却承载着更多的东西。
这段铁轨,如今被唤作\"铁路文化公园\",横亘于思明区,自文屏路蜿蜒至和平码头,足有九里之遥。它原先是鹰厦铁路的支线,五十年代时,也曾轰轰烈烈地运送过战备物资。后来时移世易,这铁轨便渐渐沉寂了,终于在十一年前彻底歇了工。铁轨既废,照例是要拆的,但厦门人却偏不,竟将它改作了一处公园。
这公园,倒也特别。铁轨依旧在,枕木也还在,连那信号灯也未曾挪动,只是两旁添了些花木。春日里,三角梅开得极盛,红艳艳的;木棉也不甘示弱,高高地擎着火把。夏日的绿荫最是宜人,秋日的黄叶铺了一地,冬日里竟也不见萧索。铁轨中间走着些闲人,有老的,有少的,有跑的,有踱的,倒也热闹。
最妙的是那鸿山一段,隧道长近七百米,壁上刻着些画,讲的是厦门旧事。又有铁路的历史,人防的知识,市花的来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游人在此,一面走,一面看,不知不觉间,竟将厦门的往事都装进了脑子里。
公园里还立着些雕塑,名目颇多,有叫\"时光隧道\"的,有叫\"铁路印象\"的,都做得精巧。老照片、旧物件陈列其间,无声地诉说着这条铁路的沧桑。想当年,它也曾叱咤风云,如今却成了人们散步的去处,倒也应了那句\"物是人非\"的老话。
晨起时,常见些人在此跑步,呼吸着新鲜空气;傍晚时分,又见三三两两的闲人,或走或坐,谈天说地;到了周末,更有携家带口的,在此野餐嬉戏。这条废弃的铁轨,竟比从前还要热闹几分。
厦门人是有眼光的。他们知道,拆掉一段铁轨容易,但要留住一段记忆却难。这铁路文化公园,不单是条步道,更是一本摊开的史书,记载着城市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往昔的怀念。
铁轨静卧,记忆长存。愿这座城市的每段历史都能被如此温柔以待,愿每个行走其间的人,都能在过往与当下之间,寻得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