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治理后,罗甸河的旅游一年四季都是旺季!我这里一年下来每天平均要接待游客约100人,多的一天要接待上千人!”镇雄县大湾镇罗甸村村民郭友群谈起自家生意,难掩自豪。作为当地农家乐经营者,他的经历正是罗甸村借生态治理实现旅游腾飞的生动注脚。
绿意盎然的罗甸河
“罗甸风光”是载入《镇雄县志》的著名景点,底蕴深厚,名声在外。作为赤水河流域(镇雄段)治理保护的核心区域,罗甸村在生态修复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日,记者行走在罗甸河畔,只见遍山翠绿,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两岸绿意盎然、景致宜人;新建的生态步道与廊道分布其间,为游客铺就了亲近自然的便捷路径;脚下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游鱼倏忽而过;耳畔流水潺潺,鼻边空气清新,令人心醉。
在罗甸河玩耍的游客
“赤水河流域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更让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乡村旅游发展搭好了台子。”罗甸村党委书记陈坤介绍说,村党委顺势而为,锚定“旅游富民”目标,一方面加大景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取经,扶持大家开办农家乐、民宿,同时做好配套服务保障。村里还支持水口村民小组每年举办苗族花山节,以民族特色文化活动聚拢人气。
“我们村有2250亩枇杷、400亩李子、300亩脆柿,一年四季都能让游客体验赏花摘果的乐趣。”陈坤补充道,这种“生态+农业”的融合模式,大大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
夕阳下的罗甸河
游客来罗甸旅游,除了观赏镇雄胜境“罗甸风光”四时之景外,春天可赏李花、摘枇杷,夏天能避暑纳凉,秋天看大地金色,冬天可静观枇杷花海。在郭友群看来,正是这样的多元体验让罗甸村吸引力倍增,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看准商机的他,在2023年元旦开业了自己的农家乐,农家乐红火之后,在村党委支持下,去年下半年又拓展经营,开了3家民宿,共有20个房间、可容纳40人入住。经过去年年底试运营后,今年正式营业已接待四川、重庆等地游客2600人次。
“生态步道建好后,四面八方来玩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光我家每年就要接待游客3万人次!”罗甸村另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娘王连群笑着说。她家农家乐配备了15个烧烤棚、15张餐桌,单次最高可接待300人就餐。
游客在生态步道上漫步
如今,罗甸村已发展起4家农家乐、12家民宿,能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娱、购”。
“游客到罗甸村,既能欣赏沿河风光、体验水果采摘、品尝地道美食,还能感受浓郁的苗族文化。仅去年一年,全村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大湾镇文化站站长黄利介绍,下一步,当地将继续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旅游开发中兼顾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推动罗甸村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让“绿水青山”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镇雄融媒
下一篇:亲子游必打卡!旅游观光轨道小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