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回暖:国内旅行社的新起点
过去几年,旅行社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疫情的冲击让大量中小型旅行社停摆甚至退出市场,但也倒逼整个行业加速转型。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回暖,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国内旅游出行人次超过25亿,同比大幅增长,行业复苏势头明显。
与此同时,旅行社的数量也在恢复性增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头部旅行社凭借品牌、资源和数字化优势快速抢占市场;而三四线及县域市场则在政策支持下加速崛起,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可以说,2025年的旅行社行业,已经进入“增量+存量”并存的双循环阶段,市场机会多,但竞争也愈加激烈。
二、行业挑战:旅行社的“阵痛期”仍未结束
虽然市场逐渐回暖,但旅行社行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顽疾和新问题:
1. 价格战导致服务质量下滑
很多旅行社在竞争中依然依靠低价吸引客户,“零团费”“补贴游”屡见不鲜。这种策略在短期内确实能带来客源,但往往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导致消费者体验下降,投诉率上升,形成恶性循环。
2. 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产品
市面上大多数旅行社仍停留在“线路拼凑”的阶段,缺乏差异化设计。大部分产品雷同,景点选择、行程安排高度重合,导致用户体验趋于平庸,难以形成品牌记忆点。
3. 数字化转型滞后
虽然线上预订、智能客服、数据驱动等概念不断被提及,但真正实现数字化升级的旅行社仍是少数。大量中小型旅行社依旧依赖传统电话预订和人工操作,导致运营效率低下、客户流失严重。
4. 信任危机仍在
“霸王条款”、强制购物、低价陷阱等现象屡屡被曝光,严重影响行业形象。消费者对旅行社的信任感不足,更多年轻用户倾向于通过OTA平台和独立规划完成行程,削弱了旅行社的存在感。
三、旅行社转型的四大新趋势
面对挑战,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探索新模式、新路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 数字化赋能,重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已成为旅行社转型的必经之路。
智能化运营:通过ERP系统、在线预订、客户关系管理平台等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大数据驱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偏好,定向推送定制化产品。
移动端优先:小程序、APP、微信社群成为主要获客渠道,实现“线上触达+线下服务”一体化。
大型旅行社如中青旅、凯撒旅游已经率先完成了数字化升级,而中小型旅行社如果想在市场上立足,也必须加快这一进程。
2. 个性化与小团化成为主流
传统的大型跟团游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小团、私家定制和主题旅行。
小团游:以家庭、朋友为单位,3-6人的小团队成为主流。
定制化路线:根据客户兴趣设计专属行程,例如“研学+旅行”“美食主题游”“轻徒步深度游”等。
高端体验:消费者更加愿意为舒适度、私密性和品质买单,高端定制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
3. “内容+旅游”融合,兴趣驱动新客源
短视频、直播和社交分享正在重塑旅行社的获客逻辑。越来越多的旅行社通过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运营账号,打造“内容种草+产品转化”的新模式。
例如,一段精美的旅行Vlog可以直接引导用户购买线路产品,实现“边看边买”,让旅行社从被动销售转为主动获客。
4. 文旅融合与本地化市场拓展
国家大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旅行社借此机会推出结合地方特色的线路产品:
乡村旅游:结合非遗、农家乐、民宿,打造乡村沉浸式体验。
夜经济+微度假:开发本地周边游,满足都市年轻群体的碎片化出游需求。
入境游升级:随着签证便利化推进,入境市场回暖,旅行社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节庆活动设计高附加值产品。
四、案例分享:旅行社的“成功突围”
案例一:数字化引领的春秋旅游
春秋旅游通过自研智能系统,实现对订单、财务、库存、供应链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同时推出直销小程序,形成“线上种草+线下转化”的闭环,成功提升客户复购率超过30%。
案例二:高端定制的中青旅
中青旅重点布局高净值人群市场,打造“高端定制+专属管家”服务模式,提供如南极探险、私人邮轮、艺术旅行等高端产品,客单价提升至传统产品的3倍以上。
案例三:文旅融合的地方旅行社
在浙江、云南等地,一些中小旅行社借力当地文化资源,推出“古镇夜游”“非遗手作体验”“农耕研学之旅”等产品,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未来展望:旅行社的“三大生存法则”
1. 数字化是底座
未来三年内,全面数字化将成为旅行社生存的基本条件,未完成数字升级的机构将逐渐被淘汰。
2. 内容是武器
谁能通过优质内容吸引用户、打动用户,谁就能掌握主动权。旅行社应主动建立自己的品牌媒体矩阵,而不是依赖第三方平台。
3. 用户体验是核心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线路数量的竞争,而是体验和服务的竞争。客户是否愿意复购,取决于他们在旅行全流程中的感受。
六、结语
2025年的旅行社行业,既是挑战之年,也是重塑之年。
旅行社必须跳出传统低价竞争的陷阱,向数字化、个性化、内容化方向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真正理解用户、创造体验、构建信任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