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奈良市区内的登大路町,坐落着一座没有围墙的兴福寺,寺内的建筑与周围的公园融为一体。1998年12月2日,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兴福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6日下午,游览完元兴寺后,顺着街道向北走,步行大约350米,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湖面。这里名为“猿泽池”,位于兴福寺的南大门外,乃当时寺院信众的放生池。在落日的余晖中,池水倒映着晚霞,清风拂过,波光粼粼。
站在猿泽池畔,环顾周围一圈儿,怎么没有看到兴福寺标志性的五重塔呢?从今年4月6日开始,对五重塔进行大整修,预计2034年3月底才能完成。如今,五重塔被巨大的建筑覆盖起来,无法领略优美的古塔与秀丽的池水相互辉映的美景。太遗憾了!
兴福寺前身为公元669年藤原镰足之妻在山城国创建的山阶寺。公元672年,迁至藤原京,更名“厩坂寺”。公元710年,随着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藤原氏将厩坂寺迁至此地,模仿中国唐长安城兴福寺,更名为“兴福寺”。
镰仓时代,这里多次遭遇火灾,现存建筑均为十二至十五世纪重建,包括东金堂、北圆堂、南圆堂、三重塔等。2018年,在兴福寺中心区,结合考古发掘成果,复原修建起中金堂,展示出南大门、中门、回廊等遗址。
1.东金堂
在中金堂东南约80米处,紧邻正在维修的五重塔北侧,矗立着重建于1415年的东金堂。1717年,中金堂被毁后,东金堂一直是兴福寺最重要的建筑。在庑殿顶的大殿内,供奉着药师如来佛像,以及日光菩萨像、月光菩萨像、文殊菩萨像、十二生肖像等。
2.北圆堂
在中金堂西北约100米处,矗立着重建于1210年的北圆堂,乃现存兴福寺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在八角攒尖顶的殿内,供奉着弥勒如来佛像,以及无著菩萨像、世亲菩萨像、四大天王像,均出自镰仓时代雕刻大师运庆之手。
3.南圆堂
在中金堂西南约100米处,矗立着重建于1789年的南圆堂,乃日本西国三十三所观音灵场的第九个巡礼道场。在八角攒尖顶的殿内,供奉着不空罥索观音菩萨像,以及法相六祖坐像和四大天王像。
4.三重塔
在南圆堂西南约50米处,矗立着重建于镰仓时代初期的三重塔。在一层内的四面木造墙板上,分别描绘着1000尊药师如来像(东)、释迦如来像(南)、阿弥陀如来像(西)、弥勒如来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