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作为少林寺的前主持,本应该可以靠着自己的头脑带着寺院继续走下去,可因为贪财好色,影响到了佛界和该寺庙的声誉。
现如今,释永信已经被带走调查一个月,而新上任的主持释印乐也刚好任期一个月。
那么对于前者的恶劣行为,少林寺的名誉会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吗?
据媒体报道,本月二十六号早上七点半,该寺院的景区门口就已经有不少旅客拍照留影,还有几位当地人吆喝着拍照“10元一张,快拍快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还有导游带来了旅游团,其中不乏海外旅客。
有的人在认真倾听向导的解说,还有的人转身打量着外面的建筑物,感受寺院文化的独有魅力。
而二十六号当天,是释印乐接任这座千年古寺方丈一职刚刚满三十天。
对于景区的门票,全价每人八十元,半价每人四十元,景区的入口到寺庙核心区域的观光车单程每人十五元,且往返每人二十五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负责摄影的当地民众表示:“景区的门票并没有调整,还是以前的价格。”
而在到达核心区域的途中,拿有该寺庙旅游社旗帜的向导主动询问旅客“是否要解说服务,小队伍收取一百元,耳机需要另外付每人十元。”
寺庙中轴线的殿堂都摆放有香炉,以便于旅客烧香祈福。
特别是有两个大殿门口,香火非常的旺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旅客们也是有序免费拿取三根清香,闭目祈祷,还时不时会有出家人对香炉进行清理。
但是,在寺庙的内部很少见到出家人走动,也没有人主动搭讪旅客上香。
官媒对此采访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当地人得知“之前,寺庙里虽说有免费的清香,但会有人推荐高价格的香,最便宜的六十六元,而高价的有九百九十元,甚至九千九百九十九元。”
紧接着,路径碑亭到寺庙后面的大殿时,没有一处商业店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要知道,释永信在任的时候,原本这个区域是设有售卖平安福、手串等物品的法务流通处,且释印乐担任后,这些商铺都均已关闭。
而很多大殿门口的电子功德箱也都不复存在,只设立了木制功德箱,不过上面依旧保留了二维码。
在寺庙当中,有一位志愿者表示:“这是为没有现金支付习惯的旅客准备的,并不是强制捐钱。”
神秘的主持屋子围栏也已经拆掉,屋门紧紧的锁住,且门口原有的“释永信”藏头对子也已经移除,而他的纪念石碑也一并被拆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从事导游的工作人员表示:“二十天之前,主持的方面还被围挡挡住,以往设在生活区域的大厅、每人三十元的武僧收费表演等都不见了踪迹。”
“现在的地缘,庄严且情景”。
从寺院往门口的方向走去,寺院的药铺依旧在正常开业。
主要售卖消痛类的膏药和药片,价格从数10元到百元不等,值得留意的是工作人员全程没有任何主动的推销行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有一位熟悉释印乐主持的人员评价说道:“在执掌白马寺的20年里面,他就以废除烧高香、停办收费法会著称。”
“他不仅不炒作、不发言,在当地还被誉为最安静的慈善力量。”
另一位知情人员透露:“与释永信商业化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释印乐出任该寺庙的方丈后,就快速推出去商业化、制度重新构造,以及文化重新塑造三项改革措施,短短三十天内就已经初显成效。”
寺院导游还说道:“新的方丈上任后,寺庙就有不少的人员变动,之前寺院数十位和尚离开,以此同时也新增了数10位面生的和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测是释印乐方正带来的队伍”。
对于寺庙的这些改变,还有一位在庙里服务了三个月的志愿者直言:“现在和以前一样,并没有感觉到变化,也就是收取费用的店铺全部都取消了。”
释印乐的上任,却是改变了不少少林寺内部的事情,那么很多人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可以把少林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头换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应该都清楚,释印乐出生于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六岁的时候就一心向往佛法剃度出家,师从桐柏山海勃法师,从此奠定自己的修行根基。
一九八三年,在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后,系统性学习了佛学,且还先后完成了中国佛学院的培训班,从而考进中国佛学院的本科。
至此,他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接受高等佛学教育的科班僧才。
在执掌白马寺后,他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而是继续的努力学习,取得了佛学博士的学位,他的这段经历,也成为他后续执掌白马寺这一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零零三年,他接管该寺庙的时,这座被誉为国内第一古刹的寺庙已经历经那年主持的空缺期,处于管理失序、殿内失修的处境。
也就是说大堂的内部堆满了落叶,农田彻底的荒芜,众和尚群龙无首。
而释印乐为了重新修建禅林清规,推行了“农禅并重”的新政策,他以身作则。
不仅在农忙时间身披修满补丁的就僧袍,还亲自率领30余名和尚踩着晨曦走向寺庙东边五十亩的农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有人头戴着斗笠,赤脚耕作,春夏收黄豆,秋播冬麦。
且他手里拿着镰刀附身割麦,汗水浸透了所有僧人的衣服。
对此他尝尝说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他带领所有人犁田种麦,自已上阵开挖土机等设备,往来的旅客都赞叹“他比专业的工人还要熟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收获的时候,那就更加的热闹了,众僧合理驱动老式的设备,需要六个人脚踏传动,所得的谷物除了寺院自用以外,百分之三十的送往山下敬老院。
而余粮售资转化为医疗援助,庙里面设有简单的药房,隔壁的义诊备有各类医疗设备。
且去游玩的旅客不止一次看到,寺院走廊上晒有农作物,还见过释印乐主持亲自开收割机收取小麦等农作物。
来到零零四年,当地发生泥石流后,该寺院单季救助伤者超过了百余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劳动转化为信仰,让寺庙千年古刹重新回归“禅在锄头下,道在米粒中”的本真。
非大佛之心人,根本做不出这种事情,但他不仅注重内政,还致力于寺庙的文化推广。
他在寺庙内推行的全球化建设,展现出了宏阔的文化视野。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全球佛教纷纷前来合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对供台物价的行为重拳出击。
倘若查到六百八十八元的“开光香”,就会联合当地有关部门关停涉事店铺,改造成为公益的禅修空间,并建立商户信用黑名单的制度。
在这一系列成效之后,三年内的商业投诉率下滑百分之七十五。
很多旅客可以在寺庙内感受到纯净的佛学氛围,且寺庙的功德箱都没有二维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白马寺当地的游客表示:“我当时想拿钱给家里的老人祈福开光,但寺院的师傅却说没有必要,可以为你免费开光,回去多陪一陪老人。”
这就是释印乐的一排作风。
要知道,他在白马寺任职的时候,所有僧人全部吃素,禁止有任何买卖,内部就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到,只有一个茶室,以供旅客免费喝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现如今,他执掌少林寺后,在白马寺的治理理念带到了这里,像六百八十八的平安香立刻下架、废除付费扫码功德箱,恢复免费的茶水等。
短短几天,他就能稳定住局面,实力可见一斑。
也可以看见,在没有了释永信的商业版图,释印乐依然可以把少林寺发展的头头是道,旅客也不会因为他的违法行为,就会对寺庙有任何的看法。
以后的少林寺会在释印乐方丈的带领下越来越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