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闺蜜去韩国首尔追星,出发前自信满满地在网上找了个翻译模板填护照信息,结果到了仁川机场过海关,工作人员拿着她的翻译件皱着眉比划半天,最后还是找了会中文的朋友来沟通——原来她把自己名字里的“晓”字翻译成了“효”,可按韩国官方翻译规则,“晓”在护照里更常用“소”。就因为一个字的差别,差点耽误了追星行程。要我说,与其自己翻译,不如直接找翻译公司,不仅可以保证语言格式的准确性,而且拿去国外用很多官方机构都认,因为人家会在翻译件上盖翻译资质专用章。很简单,打开支f宝/w信小程序“慧办好”,按提示操作就可以。
首先得明确一点:去韩国短期旅行(比如旅游、探亲,停留不超过90天),过海关时不一定非要单独准备韩语翻译件,因为咱们的护照封面和内页关键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有效期)本身就有英文,而韩国海关工作人员大多能看懂英文。但为啥还得聊韩语翻译?因为在韩国境内办事时用处可大了——比如去银行换钱、租民宿登记、办电话卡,甚至丢了护照去驻外使领馆补办时,有份规范的韩语翻译件,能少跟工作人员手舞足蹈半天。
很容易出错的就是姓名翻译,这也是开头闺蜜踩坑的地方。咱们中文名字翻译成韩语,不是随便找个发音像的韩字就行,得遵循音译原则,而且有默认的对应规律。
还有个小细节容易被忽略:性别翻译。咱们护照上性别写的是“男/女”,英文是“M/F”,翻译成韩语时,“男”得写成“남”,“女”写成“여”,而且后面可以加上括号标注英文“(M)”“(F)”,因为有些韩国机构的工作人员更熟悉英文标识,双标注能避免误会。
出生日期的翻译也有讲究。咱们护照上出生日期是“年.月.日”格式,比如“1990.01.05”翻译成韩语时,得写成“1990년01월05일”,注意“年/月/日”对应的韩语“년/월/일”不能少,而且数字一定要用“01”“05”这种两位数格式,不能写成“1”“5”。
另外,护照号码翻译很简单但也不能马虎。咱们的护照号码是字母+数字组合,比如“E12345678”翻译成韩语时直接照抄就行,不用改任何字符,也不用加额外的标注。但有人总觉得得翻译得正式点,非要在字母后面加个“번호”,写成“E번호12345678”,结果去租车行登记时,工作人员找不到对应的护照号码,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发现是多写了“번호”。
下次再去韩国,照着这些讲究准备翻译件,保证你在海关、民宿、银行都能顺顺利利,把更多时间花在吃部队锅、逛明洞、看韩剧取景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