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老城厢古城公园曾是上海天后宫的旧址,这座天后宫的大殿叫“丹凤楼”,旁边的马路由此得名“丹凤路”。昔日的丹凤楼是南宋始建的极少数早期妈祖庙之一,楼上可以远眺城厢内外和浦江两岸风光。清代时,“凤楼远眺”更是被誉为“沪城八景”之一。
点击播放视频
丹凤楼,原址为十六铺外滩江边的古顺济庙楼。据《上海掌故辞典》记载:约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上海设立市舶提举分司,负责近海、内河航运的管理和征税。中国尊“天妃”(即妈祖)为航海的保护神,1271年在市舶司署以东的肇家浜边,建成祀天妃的顺济庙。社会名流陈珩为其书写匾额为“丹凤楼”。
原丹凤楼共有3层,最上一层是魁星阁,祀文昌帝君,二楼关帝祠,祀关羽。楼下雷祖殿,祀雷神,并祀36天将。
历史上的“丹凤楼”命运多舛。元末毁于战火。明嘉靖年间,上海为抵御倭寇修建城墙,万历年间在城墙万军台上重建丹凤楼。清康熙年间,丹凤楼再度修葺,增建了碑廊与戏台,成为民众祭拜、集会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丹凤楼香火鼎盛,民众纷纷前来祈福,热闹非凡。
到了近代,随着上海城市格局的变迁与现代化发展,丹凤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尽管丹凤楼的原有建筑已不复存在,但其在地方文化与历史记忆中的地位依然深远,成为研究上海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符号之一。
来源: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