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挥写“新吕梁传奇”
创始人
2025-08-19 13:05:22
0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山西吕梁,曾是革命老区,这里流传着《吕梁英雄传》的故事。长期以来,煤炭是吕梁的支柱产业。如今,沟壑纵横的吕梁山依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了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了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挥写着新吕梁传奇。

森林里的“世外桃源”宛若欧洲小镇

过去的吕梁,常常被“山荒、河干、煤灰多”的标签所困扰,而眼下,其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达到24.1%,林草覆盖率高达75%,已成为一个天然氧吧。

沿吕梁市区东行30公里,就来到了骨脊山脚下的大东沟风景区。茂密的松林、如茵的草甸犹如从山水画里拓出来的一般,步入幽静的山谷,感受微风拂面带来的清爽,沁人心脾的天然氧吧,是大自然保存的最原始的绿色记忆,是镶嵌在快节奏城市中的绚丽明珠。

大东沟不止有自然风景,还有以“露营”为支点,撬动起“旅游+”的多元场景。每逢周末,五号营地的户外自助烧烤区飘起烟火气,与民谣歌手的弹唱交织;隐逸餐厅的地下空间里,游客围坐品尝山野食材烹制的自助火锅,落地窗外的景观自成天然背景墙。

这是拍摄的大东沟风景区民宿的一角。新华社记者 柴婷摄

露营正成为游客亲近自然、享受休闲时光的新宠。吕梁市离石区文旅集团党委书记居伟介绍,乡村露营不仅有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还能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探索“露营+体育”“露营+研学”等多元化模式。

据统计,2024年大东沟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2025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节节攀升。

站在骨脊山远眺,大东沟的帐篷如繁星散落林间,直升机的轰鸣声掠过山巅。“早知大东沟,何必去欧洲”这句宣传语让游客津津乐道,来过的游客都感慨,这里细节最打动人。所到之处,皆是贴心和服务。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靠的就是品质与细节。

古村新生活力四射

青砖黛瓦马头墙、翘角飞檐长石条,这是清代古民居张家塔村的一角。36座院落、252孔窑洞静立山间,这些历经沧桑的土坯砖石房,经过修缮改造后,焕然一新。

上图为张家塔村修缮前后的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1600多米长的地下甬道如隐秘脉络,串联起家家户户,漫步其中,甬道忽上忽下,转角处或是古朴民宅,或是山野风光,既藏着古人防御的智慧,也诉说着家族聚居的温情。

过去,张家塔是偏居一隅的古老村落,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非遗剪纸、面塑技艺、舞狮社火……每年引得几十万人次游客慕名而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纪录片、民俗艺术宣传片开始走进张家塔村进行取景和制作。艺术家们也纷纷来到张家塔村,用画笔与镜头定格村庄的古韵幽情。中国青绿山水画院院长顾大明说:“这是我第四次来张家塔村了,张家塔的古民居以及周边的自然风光都是山水画的好题材。”

张家塔村民从逐渐红火起来的旅游业中嗅到了新商机。今年70岁的赵继兰祖祖辈辈都住在张家塔村,靠种地为生,自从村里搞起了旅游,她就卖饮料和小吃,挣得钱比种地多。“虽然年纪大了,但闲不住,我是村里第一个卖小吃的。”提起这件事,赵继兰颇为自豪,“今年五一期间,一天就挣了四五百块钱。”

张家塔村从历史深处走来,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鲜活样本。张家塔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峰说,要让传统文化留下来、活起来,既要留得住乡愁,也要鼓得起腰包。

文旅红利兴业富民

吕梁山区气候凉爽,适合中温型食用菌生产,通过野生采摘和人工栽培交融发展,吕梁形成以香菇、木耳为主,珍稀品种羊肚菌、白木耳、赤松茸等多样发展的格局,食用菌产业成为吕梁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的一项增收富民产业,带动农民8717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

吕梁离石区依据地方特色,构建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与研学游览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出了设施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在王营庄文旅小镇,沙漠展与研学馆吸引众多家长学生前来打卡;彩家庄作为拥有24个古朴院落的明清古建村落,15座青砖灰瓦的民宿院落修旧如旧,在保留古韵的同时配备现代卫浴设施,游客在这里“枕着星光睡去,伴着鸟鸣醒来”,其余9个院落则打造成集餐饮、文创及多元化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区域,让古老村落焕发现代文旅活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冰雪+”的跨界突破——王营庄气膜滑冰馆作为全国冰壶比赛山西赛区指定场馆,全年推出的冰壶体验课吸引青少年纷至沓来,实现“夏季避暑、冬季玩冰”的全季运营。

“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留下的文旅乡村将是人们最后的乡愁寄托。”吕梁市离石区委书记廉海平说,离石区是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资源性县区,在能源产业发展中,“适度多元化”能避免单一依赖、提升系统韧性。通过能源产业反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便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吕梁的乡村旅游实践证明,只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发展路径,乡村旅游完全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景区建设带动周边村落发展,2024年,离石区105个村集体共获630万元分红,文旅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吕梁市100个重点村在2025年上半年的重大节假日期间累计接待游客约256万人次,实现旅游营收约26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8300余人次。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今年1-6月份,吕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3.1个百分点。这一串串数字“数”说着吕梁的新传奇。

从黄河之滨的碛口古镇到吕梁山深处的红色村庄,从传统古村的保护性开发到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吕梁正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说,我们建设和美乡村、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就是要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村活起来、火起来,让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新华社记者柴婷)

(责编:马云梅、刘洋)

相关内容

提提库又赢了!2025 L...
北京时间11月24日,吉诺·提提库(Jeeno Thitikul)...
2025-11-24 09:36:18
原创 ...
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于11月...
2025-11-24 09:35:27
战况激烈!俄乌两军战斗被全...
据凤凰卫视报道,11月23日,俄乌两军全线的战斗被激活,从苏梅至哈...
2025-11-24 09:26:13
评论丨2025赛季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冷”过,只是如何让群众的“热”更持续地继续下去...
2025-11-24 09:19:16
原创 ...
2025年11月22日下午1点,第27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赛进入第...
2025-11-24 09:17:57
文艺惠民演出亮相螺洲古镇
23日,“英雄福州城”文艺惠民演出在螺洲古镇游客服务中心上演。 ...
2025-11-24 09:10:24
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官...
关于媒体报道“一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的情况说明针对媒体报道“一...
2025-11-24 09:07:47
熊猫专列开路 西南文旅扬帆
当“熊猫专列·成都号”的汽笛在成都安靖站嘹亮响起,一趟串联川黔渝三...
2025-11-24 09:02:44
原创 ...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很多人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朝历时...
2025-11-24 09: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寒... 标题:寒假了旅游能吃到这几道特色的小吃美食,那你就有口福了! 在这个寒假,如果你有幸踏上一段旅行的...
原创 巴... 在巴西的七天里,我们走了四个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玛瑙斯和伊瓜苏。圣保罗是交通枢纽,入境、出境和...
熊猫专列开路 西南文旅扬帆 当“熊猫专列·成都号”的汽笛在成都安靖站嘹亮响起,一趟串联川黔渝三地风光、承载国际游客期待的旅程正式...
天门山受损天梯护栏已修复 11月12日,奇瑞汽车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进行一场极限测试时发生意外。测试车辆在攀爬通...
渭南社前十强榜单出炉!2025... 渭南社前十强榜单出炉!2025年口碑排名,逍遥国际再度领跑,帮你避开选择陷阱! 随着市场的复苏,越来...
马明:隰县小西天:雕刻在崖壁上... 隰县小西天:雕刻在崖壁上的佛国 作者|马明 人还未到隰县,手机便“滴”的响了一声。是儿子发来的微信。...
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报告-迈点研究院 报告共计:38页 《2025年全国县域...
【深圳特区报】十五运会报道全网... 境内外共有366家媒体、超3300名记者参与十五运会采访报道。图为十五运会深圳赛区分媒体中心。深圳特...
中国大飞机首次亮相迪拜航展(国... 本报记者 管克江 张志文 航展期间,等待参观C919的观众。 本报记者 张志文摄 11月17日至2...
原创 家... 标题:家里来客怎么办?学会这几道山西美食客人来了都夸赞 在山西,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