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Walk|上善之源启新程
创始人
2025-07-27 21:57:35
0

City Walk 2025-2026

假期愉快!

很高兴又到了我们City Walk的时间~

正式开始今天的介绍前

请大家先看两个Logo

不妨推断一下

它们描绘的是上海哪个区的

自然和人文元素

点击下方

?

查看答案

崇明区

奉贤区

青浦区

嘉定区

恭喜你答对了!

今天,我们就到

青 浦 新 城

感受“上海之源”的“上善”魅力

注:普通话全程语音导览按推文最上方“听全文”即可自助播放。

我们的行走从崧泽广场上的青浦博物馆开始。博物馆共有两个展厅——上海古文化之源申城水文化之魅,每个展厅的内容对应一或两个隐藏点位,请先根据弹出的提示推测出具体地点。

到实地打卡完对应点位后,相信你会对本篇所讲的内容形成更深的认识。

上海古文化之源

点击下方,猜猜隐藏点位在哪里

点位提示

Info

1961年,????的考古发掘改写了上海历史,大量珍稀文物将上海古代史前推至6000年前,再现了上海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2004年春天,“上海第一人”头骨在这里被发现。2014年,在原????的基础上,????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开放。本线路的隐藏点位即为该博物馆。

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几支远古先民长途跋涉,迁徙至东海之滨的崧泽等地聚居,点燃了熊熊篝火,成为最早的上海人,从而开创了上海人类文明历史的先河。接下来,我们将共同了解五个特别的“上海第一”:

上海第一人

2004年春,考古学家在崧泽遗址的马家浜文化墓葬中发现了一具保存较好的头骨遗骸。经鉴定,该头骨是上海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先民遗骨,这位先民也被称为“上海第一人”

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上海第一人”的相貌被复原。这是一位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面部略显低矮,鼻根低平。青浦博物馆内大厅内呈现了其塑像。展厅内另陈列了其头骨。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和崧泽遗址博物馆内,也陈列有“上海第一人”之头骨。笔者考察发现,三个头骨在外观上有一定差异,究竟何者为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探索。

上海第一稻

在崧泽聚居的先民们平时会干些什么呢?下面呈现了若干幅还原画面,各位读者可以根据画面中呈现的动作、出现的物品进行判断。若感到困难,请点击下方空白处查看提示。

点击空白处查看提示

水稻种植、饲养家畜、渔猎采集、

磨制石器、制作陶器、建筑房屋等

1961年,崧泽遗址出土了上海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这也是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有确凿地层依据的材料,为我国稻作起源提供了直接证据。

籼稻

粳稻

上海第一房

2004年,考古学家在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层上,发现了15个围成一圈的柱洞。经还原,房屋面积约5.5平方米,门外有一个支撑门檐的柱子。这座房屋是上海先民的最早居所,定居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上海第一井

为了获得稳定和清洁的水源,先民们也会开凿水井。1987年,崧泽遗址清理出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水井,是国年代最古老的直筒型水井,表明上海是我国最先发明了找水和储水先进技术的地区。

上海第一村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上海先民逐步学会了建造房屋,出现了房屋聚集的村落,日常生活不再风餐露宿。婚姻家庭、人群组织以及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为后来城市出现和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

探索与实践

阅读与崧泽遗址相关的文献时,经常会看到以下三个概念——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回想上次行走笔者提及的广富林文化,你认为,如果要将对广富林文化的概念阐释增加进历史时间线,应加在A、B、C中的哪一处呢?

马家浜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是太湖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6000年前。当时已出现水稻种植、家畜饲养、陶器烧制和原始纺织技术。(A)

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距今约5300至5800年(5500年前后),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是联结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重要环节,开创了承上启下的崭新时代。(B)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距今约4000至5300年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命名为“良渚文化”。学者认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圣地。(C)

点此打开

拓展1:上海之根 v.s. 上海之源

松江区的公共汽车上,前几年大量贴有“上海之根 文明之源”的宣传语,而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的序厅序言中,则称“上海之根 海派之源”。

从时间线来看,广富林文化的持续年代很短,仅约两百年(距今3900年至4100年),且远远晚于崧泽文化。称之上海之根是否合适?

相关资料显示,“上海之根”的提法,源于1994年9月25日至10月5日期间举行的’94松江——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起这样的名字,一是叫得响,二是符合松江的历史地位,三是可以借助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目光。自此之后,松江是上海之根的说法便逐渐流传下来,并在近几年随着各类文本载体的传播而更具知名度。

2017年左右,青浦区提出“上海之源”的观点,理由便是6000年前,现青浦地区已有先民居住,创造了以崧泽文化为代表的灿烂的史前文化,为上海发现的人类最早聚居地和上海文明发源地。但整体说来,“上海之源”之说的知名度不如“上海之根”之说来得高。

如何理解上海之“根”和“源”呢?2024年10月《青年报》一篇新闻报道引述了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副主任黄翔的观点:

“松江被称为上海之根并不是说它的历史最久远,而是从崧泽文化晚期直至近现代,松江始终有人们生产生活的遗存,历史脉络未有中断,广富林遗址就是这一历史脉络的见证。崧泽遗址被称为‘上海之源’,强调的是’最早’,而广富林被称为’上海之根’,强调的是’延绵不绝’”。

有意思的是,2019年出版发行的《上海滩》丛书中指出上海老城厢是上海现代城市生长发育的根脉,是上海的起点与基石。金山区则在2023年提出了“上海之始”之说。每种说法都有自己的根据,至于同意与否,或许各位读者会有不同的答案。

隐藏点位1:崧泽遗址博物馆

崧泽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文化遗址。1957年被发现,1960至2014年间曾进行多次科学考古发掘。2014年,崧泽遗址博物馆开馆,集中展示了崧泽遗址历年发掘成果。目前,在博物馆东侧不远处,崧泽映巷项目正在建设中,意在重塑上海第一村乡村风貌,传承千年文化。

申城水文化之魅

点击下方,猜猜隐藏点位在哪里

点位提示

Info

①???是青浦新城最大的人工湖。漫步湖畔,一座长条形建筑仿佛“漂浮”在湖面上。

②建于1745年的???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1999年,它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松江醉白池同时被命名为上海五大古园林。

约7000年前,上海西部基本成陆。上海地区湖塘密布,河浦纵横,历史上的吴淞江(今也称苏州河)是太湖下游沟通湖海的主要干流,至明初被黄浦江取代。1542年,青浦正式建县,县治设在青龙镇,11年后撤县。1573年复县,县治迁治唐行镇(今青浦老城区)。

点此打开

拓展2:青龙镇

青龙镇位于今白鹤镇东部、重固镇北部,唐天宝五年(746年)建镇,初为沿海军事守镇。此后,青龙镇依托北侧宽阔的吴淞江迅速崛起,以海内外贸易为产业支柱,发展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

宋代鼎盛时期,青龙镇上商贾云集,市井繁华,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人称“小杭州”,为长三角地区最繁华和最发达的市镇。当时,青龙镇核心区域面积达6平方公里,有资料认为其已经具备了城市的格局。

北宋以后,青龙镇的河道和海口地形受到极大的制约,生态和水网逐渐遭破坏。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不断缩狭,海船已无法溯吴淞江驶往青龙镇;最终,青龙镇被上海镇(今黄浦区老城厢)取而代之,上海港迅速崛起。如今,青龙镇遗址仅保留了青龙塔等少量遗迹,依稀可追溯旧时风貌。青浦博物馆的展厅内,也部分重现了青龙镇鼎盛时之繁华景象。

青龙镇系青浦之“青”字得名由来,而“浦”则是指青浦境内的赵屯浦、大盈浦、嵩子浦、顾会浦和盘龙浦这五条河流,青浦新城西部的“五浦汇”等概念,即来源于此。

青浦地处江南,水系发达,“一里一桥”。城镇也随着桥梁的建设而更加兴旺。如今,在青浦新城,由淀浦河、油墩港、上达河和西大盈港四条骨干河道组成,全长21公里的环城水系公园已建成,成为市民周末漫步、骑行的好去处。

青浦水城门全景

(资料来源: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青溪园

在青浦行走时,或许各位读者会见到“绿色青浦 上善之城”的口号(如上所示)。青浦之“上善”不仅体现在引申义——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也彰显于其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中。

东大盈河、上达河与淀浦河共同构成青浦的

“上”字形水轴

鸟瞰上善桥

(资料来源: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隐藏点位2:夏阳湖

夏阳湖与青浦博物馆一街之隔,是青浦新城最大的人工湖,2004年建成。夏阳湖南侧的长条形建筑为青浦图书馆。

隐藏点位3:曲水园

曲水园位于青浦城中,初建于1745年。1798年改园名为曲水园。因园在大盈浦旁,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曲水流觞”之意。整个曲水园以水景取胜,以荷花池为中心,池水与城河相通,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两池水,景色优美。1999年,曲水园与上海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松江醉白池同时被命名为上海五大古园林。

从“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门”

还记得本篇引言中出现的另一个Logo吗?它其实是青浦文旅推出的新Logo,选用代表崧泽文化的陶土棕作为主色调,将“上海之源”崧泽文化遗迹中的上海第一人、第一房、第一井、第一谷和第一村的概念一一叠加,形成了青龙塔的形象,也暗喻青浦得名于青龙镇和五大浦。

Logo解读(资料来源:“青浦文旅”微信公众号)

前面五个小图相信不难理解,最后的“上海之门”又是何意呢?解答这个问题,需从青浦的区位和发展方向两方面加以分析。

观察上海地图不难发现,青浦区是上海最靠西的一个行政区,同时与江苏省、浙江省接壤。区境东端坐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并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这为青浦打造面向江浙的对内开放和依托虹桥的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坐落于沪苏浙交界的“长三角原点”的

水乡客厅·方厅水院

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中逐渐开始发挥大前门、桥头堡和主阵地作用。如今,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机遇,青浦正从“上海之源”走向“上海之门”。

规划中,位于盈港东路-外青松公路交叉口的青浦新城站未来将成为上海示范区线、嘉青松金线、17号线三线换乘综合交通枢纽,发挥面向长三角的辐射效应

作为青浦区的发展“主引擎”,青浦新城发挥着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重点围绕新城核心区域以及南部城市更新实践区、西部未来新城样板区、北部产业创新园区进行布局,大力推进“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建设,实现“产城一体、水城融合”的目标愿景

附:行走路线全图

版权声明:“City Walk 2025-2026”系列系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本人与“同济大学生”公众号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须注明出处或原文来源。

策划|沈 元

供稿|沈 元

(文字、图片、音频)

编辑|沈 元

责编|ZHANG

相关内容

5盘大逆转,烂柯杯32强赛...
逆转与命运——2025烂柯杯16强赛的光与影 2025年7月2日,...
2025-07-27 08:37:51
诡异!中超半程冠军为何突然...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8轮比赛展开争夺,...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在汪峰和森林北前往日本旅游的同一时刻,46岁的章子怡则在社交媒体上...
2025-07-27 08:37:41
原创 ...
说到明朝的历史,除了历代皇帝那些事儿,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可能就是锦...
2025-07-27 08:34:15
聚焦朱子文化周丨纪念朱子诞...
■南平广播电视台:余华尊 ■建瓯融媒 聚焦朱子文化周 今天上午,2...
2025-07-27 08:33:52
原创 ...
1862年,这一年清朝可以说刚刚挺过亡国的危险。在这之前英法联军攻...
2025-07-27 08:33:50
原创 ...
众所周知,日本和我们国家一衣带水,从唐朝到当代一千多年的时间,两个...
2025-07-27 08:33:45
原创 ...
说起清代的翰林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
2025-07-27 08:33:43
原创 ...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暴君,臂如夏桀,这位夏朝时期的君主在位期...
2025-07-27 08:33:39

热门资讯

暑期补发、增发当日门票!南昌八... 正值暑假, 南昌的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各大红色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热度不断攀升。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原创 纳... 盛夏暑气蒸腾,骄阳似火,蝉鸣如织,风亦灼人。此时若问何处能觅得清凉,济南人自有一份藏在山水间的从容,...
因降雨影响,山西这些景区暂时关... 恒山庙群区 受连续降雨天气影响,为保障广大游客人身安全,恒山庙群区临时闭园,悬空寺景点正常开放。恒山...
这几天郁南大王山市集嘉年华有多... 正是郁南无核黄皮上市的时候,来郁南打卡的游客,晚上必定要去一下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这几天,公园里正举...
新闻调查丨户外探险事故频发 如... 新闻调查丨户外探险事故频发 如何规范管理“越界”行为? 进入暑期,和气温一起攀升的还有户外运动的热...
辽宁锦州:面向全国大学生推出暑... 夏日炎炎,去哪儿游玩成为全国大学生关注的焦点。7月18日至9月1日,锦州市将启动暑期部分景区免票福利...
小关乡飞水村:清凉民宿里,唱响... 盛夏时节,绥阳县小关乡飞水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光景。来自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让这个隐于群...
City Walk|上善之源启... City Walk 2025-2026 假期愉快! 很高兴又到了我们City Walk的时间~ 正...
文明20条·十年回眸︱停车有秩... 暑期是旅游旺季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迎来大量游客 令人欣喜的是 在这片美丽的景区里 文明旅游已成为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