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以钟楼为背景,为身穿汉服的游客留下最美的瞬间。
▲小寨一商场里的“谷子”店铺,吸引不少年轻顾客驻足挑选。
当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蕴与潮玩店的青春活力发生碰撞,当千年城墙的斑驳砖瓦遇上艺术展的流动光影,当钟鼓楼的晨钟暮鼓与直播间里的互动热浪交织在一起……一场传统与现代奇妙交融的“化学反应”,让古都西安新经济热浪涌动。
7月20日,周末,走进位于小寨西路的银泰城,记者看到,整个商场全是琳琅满目的各类与“谷子”有关的店铺,店内摆满了徽章、摆件、手办、卡片等各式“谷子”。一时间,让人感觉恍如走进“谷子”集散地。
据悉,“谷子”源于英文单词“goods”(商品),是指以动画片、漫画书和游戏中人物为基础的商品,包括盲盒、玩偶和毛绒玩具等。如今,这种以潮玩、文创为核心的“谷子经济”,正在小寨商圈蓬勃兴起。作为西安年轻消费群体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小寨通过引入动漫展、设立潮玩集合店等方式,正在打造西北首个“谷子经济”产业集群。
15岁的准高中生王昕怡和几个同学早早地来到这里,她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挑选一个物美价廉的“谷子”。在多家店铺精挑细选后,王昕怡同学花35元买了一个与“女神异世界”相关的“谷子”。转一圈下来,记者发现,这里每个“谷子”的价值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不等,耳熟能详的动漫人物“谷子”在这里基本都可以买到。
“紧跟热点,这里的IP比较全,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谷子”店经营者刘方告诉记者,从去年开业至今,“谷子”销售越来越火爆。逢周末,基本上每家店的收银台都会排队,个别热门店铺还会增加店员以应对高客流量。
曾经以传统零售业为主的商场,如今纷纷开辟“潮玩专区”;街边小店也转型为“谷子体验馆”,提供手办定制、cosplay 摄影等服务。伴随着潮玩经济的火爆,小寨商圈已开始了新的业态升级。
不只小寨商圈,如今,“谷子”店已成为西安热门商业综合体的“标配”。“为了紧跟年轻人的消费趋势,2024年,我们对商场负一楼的运动潮牌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引入二次元周边商家,刚开业就吸引不少年轻顾客消费。”西安大悦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正准备扩大规模。“谷子”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流量“密码”,正在为不同商圈注入新的消费活力。
艺术的光 艺术赋能传统商业绽放光彩
夏日的周末,阳光洒满了大地。年轻的艺术爱好者林悦,特地从外地赶到西安,只为参加在老城根G park举办的西安美院毕业生作品展。踏入这片艺术的天地,林悦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
商场中庭,一座巨型的装置艺术作品拔地而起,它以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过往的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据悉,以“光绎无界”为主题的2025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展开幕以来,这里便成为西安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作为西安美术学院最具实验精神的院系,跨媒体艺术系以公共艺术、实验艺术、绘画(综绘)三大专业为核心,带来了一场突破传统展览边界的视觉盛宴。
毕业展现场,艺术作品与商业空间奇妙共生。观众们在交互作品前驻足体验,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西安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本届展览以“光”为主体形态,倡导思想无界、观念无界、方法无界、技法无界以及创新无界的理念。展出不仅为年轻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艺术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毕业展带来的超高人气,同步带动了老城根G park和周边商业经济的发展。一家咖啡馆老板告诉记者,展览期间,他家店铺的客流量相比以往增加了近两倍,销售额大幅提升。莲湖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据悉,除了老城根G Park,这场由西安美院毕业生齐心打造的艺术盛宴在SKP、万象城、大唐不夜城、西影电影园区等14个西安地标性商综或商圈同步展出。随着这束“艺术的光”在西安多点开花,在增加客流、拉动消费的同时,也激活了艺术赋能传统商业的新“魔法”。
直播与旅游 在这里完美融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钟楼在灯光的映照下古朴又时尚。主播木子像往常一样,在开元商城二楼的平台上熟练地架起手机支架,打开直播软件,将镜头对准钟楼,开始直播:“家人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现在我所在的位置就是西安著名的钟楼,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木子一边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着钟楼的历史,一边将镜头转向周边热闹的街景。直播间里,网友们的留言不断滚动,有询问西安的美食,也有想了解景点信息的,木子一一耐心解答,互动气氛热烈。
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此,西安地标性建筑钟楼周边有不少像木子一样的专职文旅主播在这里“扎根”。每天,他们从早到晚,轮流在钟楼附近直播,在向全国各地的游客推介西安旅游的同时,也收获着一波又一波流量。
钟楼直播圈的形成,得益于西安对“数字文旅”的前瞻性布局。主播王悦告诉记者,曾经她是一名导游,转型做直播后,凭借对西安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出色的讲解能力,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她通过直播推广的“西安城墙骑行”“碑林拓片体验”等产品,月销量均突破千单,带动相关商户增收200%以上。
直播经济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旅游转化,也在重塑着西安的城市形象。数据分析显示,通过直播了解西安并最终成行的游客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达73%。为了满足这部分年轻游客深度体验式旅游的需求,钟楼周边已陆续涌现出汉服租赁、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已形成“直播引流、线下消费、二次传播”的良性循环。
从小寨的潮玩店到老城根的艺术展,再到钟楼周边的直播,西安的新兴经济形态呈现出“多点开花、相互赋能”的发展态势。这些看似分散的经济现象,实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用当代语言讲述西安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产生深度共鸣。
这种转变背后,是西安对文旅产业的系统性重构。通过构建“艺术+文旅”“数字+文旅”“潮玩+文旅”的多元生态,西安既守住了“十三朝古都”的文化根脉,又展现出“新一线城市”的时尚活力。
(记者 王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