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山西人,黄土高原乃我故乡所在。怀着见识别样风土人情的渴望,我奔赴南方的发达省份——江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独特的风韵令我心驰神往,所以,这趟前往江苏的旅程,让我满怀着期待与喜悦。
然而,自抵达江苏起,所历经的林林总总令我颇感烦闷,心中有些话恰似骨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
【别样的风景与差异】
不知小伙伴们有无到过山西,若未曾去过山西,想必也听闻过山西陈醋大名鼎鼎。
山西的地貌以广泛覆着黄土的山地高原为主体,地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态势,地形有着显著的起伏。
若你身临其境,抑或登高眺望远方,便能十分清晰地领略到一种雄浑壮阔之美。
这种美震撼人心,能让你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然而,江苏带给我的感受着实极为独特。
最初我以为能够领略江南水乡的柔婉,可当我迈进江苏这片土地时,必须得说它与我想象的差异颇大。
我首先看到的,是与北方全然不同的自然景观与地形地貌。
江苏的地形太过平坦了,仿若一块毫无起伏的巨大平板,一眼望去尽是一马平川,全然体会不到那种景观所能给予我的强烈震撼。
出门旅行,不就是盼着能目睹让自己眼前一亮的自然景观吗?
可江苏于我而言,总体感受便是太过平淡无奇了,就像一潭死水,在我心中激不起丝毫涟漪。
山西偏爱大气磅礴之美,黄土高原的广袤无垠,太行山的雄伟壮丽,置身其间,仿若能感受到豪迈与奔放的气息汹涌而来,而其他地方却不像山西这般。
【不同的风味与适应】
出门远行,人们可不单是想目睹不一样的美景,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那便是渴望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
倘若一座城市存在文化差异,人们尚可凭借观察与学习逐步适应。而我深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一颗独一无二的“中国胃”,都有着各自钟情的美食与口味。
这种深入骨髓的美食品味宛如故乡给予的独特印记,即便你远走他乡,也永远难以割舍。
然而,于旅途之中,间或能品咂到别样的美食,亦是一桩美事。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怎么挑食,啥都能吃。可当我来到江苏,却仿佛置身于美食荒漠之中。
当然,这绝不能代表他人的想法,只是在诉说我自己的真实感受罢了。
此番我前往江苏,目的地正是南京。在南京用餐,实在是让我难以适应。
满大街美食琳琅满目,可于我而言,能入口的却寥寥无几。
真不是我苛求,实在是江苏菜的口味甜得过头了。
菜肴看似玲珑小巧,精致非常,可其中的口味却实在让我难以接受。
于南京的这几日,我品尝了各类当地特色菜肴。
像松鼠鳜鱼,清汤蟹粉小笼包,还有东坡肉之类的,可吃起来的时候,不是寡淡无味,就是甜得发腻,实在是难以享受。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为钟情香辣可口的食物。
我在北方生活久了,心里总觉着江苏美食的味道略显清淡,不像山西面食那般有着浓郁的口感。
在山西,面食于我们而言是主食,其种类丰富多样,形态千差万别。
那大碗刀削面,透着粗犷豪放的气息。其面条宽且厚,嚼劲满满,再搭配上浓郁的臊子,吃起来真叫人畅快无比。
手工拉面精致小巧,仿若细丝,口感爽滑。再佐以各类调料,那味道,恰似鲜美的乐章奏响在味蕾之上。
人们常说,若想感受一座城市真正的人间烟火气,那就一定要去这座城市的早市逛逛。
此次我特意来到南京的早市,结果,我依旧难以习惯这里的饮食。
早餐的差异十分显著。
在山西,热气腾腾的饸饹面或者豆腐脑,往往是人们开启活力一天的首选食物。
饸饹面的面条十分筋道,很有嚼劲,那汤也是鲜美的紧。
豆腐脑滑嫩爽口,若佐以辣椒油、韭菜花之类的调料,那味道浓郁得很。
在江苏,粥品与糕点种类繁多,随处可见,其口味清淡且偏甜。
起初,我也会逐个去那些人人都打卡的美食店品尝一番。可品尝过几次之后,我便深深发觉,人与人之间着实存在差异。
那几日里,瞧着那些从未见过的粥品与糕点,我对家乡的饸饹面和豆腐脑的思念简直如潮水般涌来。
【现实的落差与思考】
出发之前,我内心满是澎湃之情,兴奋得好几日未能安睡。
终究这是我初次涉足江南,内心自是充盈着对江南胜景的无尽憧憬。
我心目中的江苏,理当是烟雨缭绕、碧波荡漾的充满诗意之所,可现实却全然是另一幅模样。
诸多热门景点人头攒动,那些留存着历史韵味的景点商业化程度颇高。
与时俱进并非不好,然而,在与时俱进之际,若能与南京六朝古都的身份更为契合,岂不是更佳?
不止如此,景点中人潮汹涌,仿佛不论行至何处,入眼皆是攒动的人头。
本欲尽情赏景,却不料是去看人潮了,着实败兴得很。
此外,我还有个很强烈的感受,江苏的城市建设看上去太崭新了。
例如,我的目的地是南京,自然也是提前做了些攻略的,在网上看到大家都讲,若要在南京感受历史文化,明孝陵是必去之处。
要晓得,明孝陵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于是,此次前往南京,首站便选在了明孝陵。
当我漫步于明孝陵之时,历史那沉甸甸的厚重感如同潮水般向我涌来,同时,南京这座城市所蕴含的深厚底蕴,也宛如一座巨大的宝藏,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让我深深沉醉其中。
这座城市透着几分魔幻与割裂感,仿佛前一刻你还沉浸于历史的深沉厚重之中,可当你踏出明孝陵的那一刻,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便全然映入眼帘。
这座城市乃是六朝古都,可置身其中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感受,真的让人颇感落差。
若我想要领略城市的繁华热闹、霓虹闪烁,那完全可以前往更为现代化的都市,像上海、深圳之类的地方。
我来到南京,正是看中了这座城市作为六朝古都的赫赫声名。
然而真正抵达之后,我却发觉,除了寥寥几处景点,整座城市已被改造得极为现代,反倒丧失了最为古朴、最为珍贵之物。
相较而言,山西不像江苏那般声名远扬,不过其拥有诸多未经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原生态景致。
你能够悠悠地徜徉在古老的街巷之中,静静回味每一块砖瓦背后潜藏的故事。
亦能登临高处,将整座城市尽收眼底,去体会那源自心灵深处的静谧与平和。
山峦在远方连绵不断,城市的灯火于夜色里明灭闪烁,一种别样的美油然而生。
许是少了几分喧嚣繁华,这些地方才愈发贴近人心。
【寻找共性与尊重差异】
江苏之旅,于我而言,恰似一抹浓重的色彩,深深印染在我的记忆画卷之上。
我提及江苏,并非是要表明此地不佳。我是个北方人,只是讲讲初次到此的切身感受罢了。
我心底始终坚信,每一座城市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美,只不过,这需要我们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探寻。
当然,此番游历江苏,我分明能强烈地感受到江苏的富庶与繁荣,这恰是山西需要借鉴之处。
江苏,往昔乃富足的鱼米之乡,今朝已成为发达省份,这恰是其与时俱进之处。
江苏的经济发展程度颇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就业环境十分良好,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紧紧相随。
它并未在历史的长河里故步自封,也未曾因六朝古都这一身份而自鸣得意。恰恰相反,它宛如一位积极进取、志向高远的热血青年,于时代的浪潮里奋勇前行。
【结语】
重返那熟悉的山西,我的心潮许久都难以平复。
这段历程使我深切体悟到中国大地蕴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也驱使我重新考量自己对家乡和外界的认识。
于我心中,我深知每一回的远行皆是对自我心灵的一场洗礼。
它促使我们主动踏出熟悉的环境,向着未知的世界进发,去邂逅不同的人,去感受各异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于这一进程里,我们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挑战与艰难险阻,然而也会收获诸多珍贵的经验与体悟。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将会遇见从未见过的自己。我们持续地认知自我,探寻自我,于旅行之中收获更为美好的自己。
我乃山西之人,于江苏南京游览了数日,心中对南京存有几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