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经过几年流行,如今户外露营已成为一种健康休闲的重要形式,但部分营地存在安全隐患,也引发环境破坏、垃圾污染等问题。7月起,北京市地方标准《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实施。这份“露营新规”将带来哪些变化?如何进一步规范露营旅游市场?
城区公园开放免费露营区
夏日炎炎,海淀公园里绿意盎然。在东门中心草坪附近的帐篷区,尽管是工作日,还是有一些露营爱好者在此“安营扎寨”。这片帐篷区位于林荫下,地上铺着彩色覆盖物,相比于常见的裸露地面和碎石地面,走在上面更加舒适。大人们休息聊天,小朋友们跑着跳着玩耍。
工作日市民在海淀公园帐篷区露营/记者拍摄
彭女士一家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露营,“太火爆了,周末过来基本上都抢不到地方,这里环境很好,尤其是在树林底下比较凉快,小朋友也很喜欢,像他特别喜欢抓蝴蝶,又喜欢玩水。大人也可以休息,小朋友在一起玩就带很多很多玩具,他们就可以玩一整天。”
帐篷区游客须知/记者拍摄
周末露营市民较多/受访者供图
海淀公园开辟有3个绿色帐篷区,分别位于公园东门、南侧和西门的开阔区域,总面积2750平方米,可搭建80个帐篷,全年免费开放。海淀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李景承介绍,3个帐篷区有的邻水,有的靠近儿童乐园,有的环境幽静,各具特色。
在设备配套方面,露营者们可以从公园东门、西门的智能导览系统直接导航到帐篷区,并且在帐篷区的入口有明显的标识和露营须知。餐饮配套方面,公园内分布有自动售卖机,还有花店、书屋和咖啡店,可以购买到饮品和简餐。另外,公园的东西门也准备了简单的应急药品,在东门岗亭和公园南侧的体育中心还设有两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帐篷区附近餐饮配套设施齐全/记者拍摄
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海淀公园迎来露营高峰,帐篷区几乎是满员状态。公园在保安巡逻、垃圾清理等方面都加大了频次和力度。“虑到节假日游人比较多,我们增派了保安对帐篷区进行巡逻管理,并安排志愿者进行咨询和引导。在帐篷区周边我们也额外放置了垃圾桶,由专门的保洁队伍在各个帐篷区进行巡视,及时清理,保证露营区的环境卫生。”李景承说。
帐篷区额外增加垃圾桶/受访者供图
郊区露营地主打自然野趣
相较于城区,郊区一些露营地更加自然野趣。比如房山长阳地区,有多家营地,分别主打亲子、团建、生态等多种主题。夜幕降临,在位于长阳艺术文化体育公园内的叮小姐的庄园露营地,殷先生和朋友吃着烧烤聊着天,享受着悠闲时光。
这是殷先生第一次来这儿露营,“交通还挺方便的,进来之后感觉环境布置得挺好,挺适合几家人在一起聚会的,可以自助烧烤,而且卫生间、饮水、洗手的地方都比较方便。这个地方离小清河也比较近,吃完饭之后可以去河边溜达溜达。”
叮小姐的庄园露营地/记者拍摄
市民夜间露营/受访者供图
这处露营地今年5月开始营业,共有40多顶帐篷,最多可同时接待500人。记者观察到,营地被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院,里面有帐篷、吊床和烧烤炉,每个小院门口都放置有垃圾桶和灭火器。营地负责人郑文博介绍,距离营地100米左右是小清河,因此格外重视防汛安全。
“我们这边有防汛应急预案,如果碰到恶劣天气,包括下雨天的时候,我们就不接待客人了。来的客人基本都是预约的,我们会提前跟客人沟通。”郑文博介绍,在防火方面,营地根据国家规定,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桶和铁锹都备齐了,每隔三五个帐篷旁边都会有一个水源,既方便顾客使用,也为突发情况做足准备。
叮小姐的庄园露营地/受访者供图
每个小院门口放置有灭火器/记者拍摄
郑文博表示,营地配了一些应急的药物,包括防中暑的药、速效救心丸,还有治疗皮外伤和感冒的药物,AED也准备尽快配置上。营地现有4个独立卫生间,后期还会再增加几个,品质也会升级,为来玩的市民提供更舒适的露营体验。
露营地临时卫生间/记者拍摄
新标准出台明确规范化发展
从2021年的30家左右,到2024年接近200家。几年来,北京市露营地数量快速增长,形式也更加多元,涵盖了农耕文化、生态研学、运动探险、音乐艺术等等业态。此前,露营地建设方面,只有国家标准《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但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适配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地方标准《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发布实施恰逢其时。
起草人之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季少军介绍,在前期调研时发现,一些露营地在选址方面缺乏慎重考虑。北京存在大量的林地,还有水源保护的地方,有少量的营地在选址的时候选择了这些地方,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火灾风险等问题。有些露营地提供烧烤服务,但是并没有食品经营的许可。还有一些帐篷露营地,在防火配置上以及人员准备上没有特别好的保障,一些比较小的营地缺乏专业的急救人员。所以,现在需要去进行一个引导,让露营地规范发展。
金海湖露营地/来自网络
《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从选址与布局、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服务要求、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对露营地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营地安全四维防护体系,涵盖选址安全、设施安全、防汛安全与应急安全。比如在选址方面,从生态保护、安全避害、合规性、地形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在布局方面要去考虑建立什么样的区域管理,比如说独立的营区,合理的功能分区等。
在基础设施方面,从给排水、供电、照明、交通、通讯、卫生、环保、消防、标志标牌以及无障碍设施等八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在安全规范方面,提出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对专兼职的安全急救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还要有安全监控视频的全覆盖等方面的规定。此外,引导营地去配备更充足的急救设施。
海淀公园内配置急救设施AED/记者拍摄
《规范》中细致的规定有助于推动露营地规范化建设和运营,也为露营地完善经营业态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北京市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秘书长刘小龙表示,前几年,北京露营地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波峰波谷,在高峰期时全市有400多家露营地,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好的可能会持续下来,有些不是很完整的也会有一个淘汰的过程。这次标准推出之后,从企业和行业会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指导营地主怎么经营,做到一个什么样的尺寸,边界在哪里,就会比较明确一些。”
对市民来说,《规范》的出台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在众多露营地中筛选出更适合自己的去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表示,通过规范引导,露营地本身会对它的选址有要求,包括它的坡度、远离危险的区域等,这样市民在满足露营需求的同时,安全性也会更有保障。其次,《规范》中提到的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是业态的丰富,都有助于提升露营者的整体体验质量。此外,对于市民来说,遇到不好的露营地时也有了相对比较清晰的维权依据。
节假日保安在帐篷区巡逻/受访者供图
野露营地亟待正规管理
不过,新标准的规范对象主要是有运营方的露营地,而当前还有一些露营地并非专业的开发区域。在社交网络上搜索,有不少可露营区域被打上“免费”、“小众”、“风景优美”的标签。比如在昌平区兴寿镇沙坨村境内,有一处沿河的场地就在网络走红,被称为“北京的阿勒泰”。
“夏天放暑假孩子多一点,周六日人更多,河边全是帐篷,带小孩玩水的。”市民李先生只要休息就会来这里露营,“小河边上环境特别棒,孩子也多,空气比较清新,适合周六周天上班族过来玩。这里也不需要什么门票,来的时候一个人给村里边交10块钱的卫生费,其他只要做到禁止明火就行了。”
市民在沙坨村河边露营/记者拍摄
市民们说,这处区域是露营爱好者偶然发现自发来的,起初是完全野生的状态。目前这里已经开始逐渐有了管理,沙坨村沿河建成了兴坨溪水生态湿地,增加了帐篷租赁、饮料售卖等服务,但卫生间、停车、垃圾处理等都还需要健全完善。
“这里的厕所就是临时搭建的简易的那种,人多的话就得排队,而且进来车都没法停,希望改善一下停车的地方,建一个停车场,或者说在路两边划上停车道。这个绿化也希望能再精修一下,杂草比较多。希望整体营地能更正规一些。”李先生建议。
市民在沙坨村河边露营/来自网络
而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能看到更多乱象。有人在草地上明火烧烤、垃圾满地,有儿童在毫无防护的河边玩水,还有车辆直接开到河边草地上压出大量车辙。北京市房车露营自驾旅游协会秘书长刘小龙表示,越自然越原生态一些,可能就缺乏一些相关的服务设施和专业的人员管理,如果全部靠消费者自律的话还是不容易实现,可能存在人身安全的隐患,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季少军指出,从露营者的角度来说,可能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去野露营地露营缺乏对风险的认知。另一方面,这种露营地的存在也说明存在监管缺位,“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规定说具体哪一些部门就要去管理野生的这种露营地,可能谁都靠一点边,但是又没有明确说是哪个部门的责任,所以就成了野蛮生长的一个状态。”
露营地垃圾满地/来自网络
市民在河边烧烤/来自网络
规范露营旅游市场,需要相关各方形成合力,露营者更应紧绷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这根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建议,从政府层面,需要强化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野露营地加强执法检查,一方面让他们按照规范来发展,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露营者了解到这些地方是不安全的。从公众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加大宣传,一方面宣传符合规范的露营地,同时对于野露营地该曝光的要曝光,引导消费者更关注自身的安全。
帐篷露营地从零星到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北京市文旅产业的新业态和消费增长点。虽然有了“露营新规”,但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政府正在做的这个事儿,就是想要去把帐篷露营地从自发性建设的状态慢慢拉回到规范化的体系建设中,包括刚实施的这个北京市地方标准也是其中的一个措施之一,后续政府还应该去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细则和管理办法,通过我们一层一层落实,真正让帐篷露营地更加规范性地发展。”季少军表示。
露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来自网络
从小众爱好到大众风尚,一顶帐篷撑起“诗和远方”。只有夯实安全基石,涵养文明习惯,满足多元需求,才能更好地纵情山水,享受自然之美、露营之乐。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王琛琛,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谢思楠
监制:赵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