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近日刊登题为《补贴与关税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丑陋双生子》的社论报道,美国决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钢铁和铝加征关税,这令加拿大几乎别无选择,只能跟随。中国对加拿大的关税报复将带来经济损失。加拿大消费者最终将花更多钱购买电动汽车。10月1日起生效的100%关税将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加拿大电动汽车制造商,使其避免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从长远来看,这些抑制竞争的措施会延缓技术创新的速度。
在中国商务部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和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加拿大农民、农业协会和农业部“忧心忡忡”。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部长劳伦斯·麦考利表示,渥太华正密切关注中方的行动,对此“深感担忧”。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买家,加拿大出口的油菜籽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的一份声明称,去年加拿大向中国出口的油菜籽总额约35亿美元,“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重要和有价值的市场”。
加拿大都没有相关电动汽车产业,为何要对华征税?澳大利亚就想得很开,他们有一期电视节目提到,中国一些车型的生产成本和规模优势,让欧美车企难以在价格上竞争,所以一些政府不得不对进口车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而澳大利亚已经没有这样的工业需要保护,所以敞开大门让澳洲消费者受益才对。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根本没有相关工业可保护,还让加拿大消费者承担代价。如果说加拿大就是想让中国出血,这也是不成立的。
如果只站在双方的角度来看的话,那加拿大决定加征关税这件事是没有任何道理也是完全不应该的,因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管进口还是出口量都是非常庞大的,而我国也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单凭这一点,加拿大就没有理由去加征关税,与中方的贸易占据着加拿大外贸的重要比重,而加征关税的决定无疑是会对这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的。但如果不只是从双方角度,而是继续延伸的话,就能看出来问题了,加拿大加征关税,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影响。
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并且还做出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措施,在前不久美国又联合欧洲国家商议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进行打压,他们的做法就是增加关税。他们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打乱市场,更明显的是在针对中国,美国就是想要采取一些行动遏制住中国的发展步伐。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现在只是嘴上先说一说,还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因为他们还要进行调查,如果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增加关税会给他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毕竟这个决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次加拿大的行为特别过分。通常,像美国和欧盟这种老牌经济体在对中国实施高关税前,至少还会有个调查过程,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但加拿大这次连形式都不走一下,直接就来了个百分百的高额关税,显得特别急迫和直接。中国对加拿大进行反歧视调查显然是必要的,对于那些跟风美国、没有独立外交政策的国家,中国的态度必须要坚决,必要时候用点“杀鸡儆猴”的策略,让这些国家知道,无端挑衅是要付出代价的。
实际上,在中方宣布针对加拿大的菜籽油进行反倾销调查之前,已经对于来自欧盟的肉制品进行了同样的调查,中国没有针对西方的汽车产业进行制裁,而是抓住了西方出口产品的软肋,从而要给西方释迦压力。如今中国有多种手段可以对付西方的制裁,中国还有对应的反制裁法律的通过,从而让中国反制西方有了许多的基础。面对加拿大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没有坐视不管,而是积极采取了行动,显然如今的中国已经从被动转成了主动。
更让加拿大政府头疼的是,这场由其一手挑起的贸易摩擦,还将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估计,加拿大油菜籽和化工产业为其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一旦这些产业受到冲击,将导致大量工人失业,从而引发社会动荡。到那时,就不是特鲁多政府能否继续“抱紧”美国大腿的问题了,而是其能否保住自己执政地位的问题了。面对加拿大的“无理取闹”,中国并没有选择“以牙还牙”,而是展现出了大国的理智和克制。然而,克制并不意味着软弱。
美国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管。他们清楚,如果中国成功地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加拿大做出让步,那么其他国家可能也会效仿,尤其是那些本来就对美国的贸易霸权心存不满的国家。美国担心的是,中国这次的反击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国家开始反思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从而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次行动不仅提升了国际地位,也让国内企业和民众看到了政府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的坚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