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出狠招!“当年+三年+五年”考核,韭菜们别慌了!
创始人
2025-07-22 05:48:16
0

你是不是天天盯盘盯到眼瞎,K线图看得比对象脸还熟,5分钟线、15分钟线切换比翻书还快,结果账户余额比钱包还干净?别骂主力太狠,先问问自己:你玩的是投资还是猜大小?最近A股放了个大招——险企全面实施“当年+三年+五年”周期考核新规,简单说就是:以后保险公司的钱,不能再像散户似的追涨杀跌了,得拿住了慢慢熬。这可不是啥“狼来了”的空话,这是给A股这锅天天沸腾的“投机粥”加了把慢火,专治“追涨杀跌”的神经病。今天咱就扒透:为啥你拿着好股拿不住,为啥巴菲特能熬成首富,普通股民到底该咋借这股东风,把“韭菜命”改成“种树命”!

一、你以为的“聪明操作”,其实是给机构送人头

先问个扎心的:你去年追过的“热门赛道”现在咋样了?2021年喊着“核心资产永远涨”的,2022年跌得妈都不认识;2023年冲进去的“AI算力”,2024年套牢一批;今年初追“中特估”的,现在是不是天天骂自己眼瞎?这就是短期交易的宿命——你以为自己在“高抛低吸”,其实是在给量化机构当提款机。

现在的A股市场,早就不是“散户肉搏”的年代了。量化机构拿着超级计算机,0.01秒就能完成几百笔交易,人家的策略比你女朋友的心思还难猜;游资大佬手里握着几十亿,拉个涨停跟玩似的,你那三瓜两枣进去,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普通股民呢?拿着手机计算器,盯着MACD金叉死叉,以为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结果呢?人家机构玩的是“降维打击”,你玩的是“盲人摸象”。

就像去年某新能源基金,净值从3块跌到1块,评论区全是“经理快出来谢罪”。可你细想:这基金前两年涨了3倍的时候,不也是这些人喊着“经理封神”吗?涨的时候你追进去,跌的时候你割肉跑,这不就是标准的“买在山顶,卖在山脚”?用巴菲特的话说,这叫“在最差的时候出手,在最好的时候收手”——翻译成人话:你完美避开了所有赚钱机会,精准踩中了所有坑。

为啥会这样?因为你被“短期考核”绑架了。基金经理要拼季度排名,不追热点就丢饭碗;你自己盯盘,一天不涨就难受,三天不涨就想割。这种“今天买明天必须涨”的心态,跟赌场里“押大押小”有啥区别?短期波动这东西,就像你邻居家的狗,今天冲你叫两声,明天摇尾巴,你要是天天盯着它,迟早得神经衰弱。可你要是半年不看它,它可能早就被主人送走了——股市的短期波动,本质上就是条“疯狗”,你越理它,它越咬你。

二、险企考核改5年,这才是A股的“退烧药”

这次险企考核周期改长,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是真被“短期投机”坑怕了。以前险企的钱咋玩?跟散户差不多:市场一热就往里冲,跌了就割肉跑。2021年核心资产涨上天,险资加仓;2022年一跌,立马减仓——结果呢?完美错过2023年的反弹,还亏了不少。现在改成“当年+三年+五年”考核,意思就是:今年赚不赚钱不重要,三年、五年后能赚钱才算本事。这就像老板突然跟你说:“别天天打卡装样子了,五年后项目做成了给你分股份。”你还会天天摸鱼混日子吗?

这招为啥管用?因为险资是A股的“大金主”之一,手里握着几十万亿资金,以前它们追涨杀跌,相当于“大象在池塘里洗澡”,小散户根本站不稳。现在它们慢下来了,池塘里的水就不会天天波涛汹涌了。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给整个市场“立规矩”:以后想在A股赚钱,得靠“熬”,不是靠“炒”。

你可能会说:“险资有钱,我没钱,我等不起啊!”这话就错了。普通投资者最奢侈的本钱,恰恰是时间。你想想:机构经理要拼业绩排名,三个月不涨就得下岗;险资以前考核短期收益,跌多了就得割肉;可你呢?你没业绩压力,没排名焦虑,你最大的KPI就是“活着”——只要你别加杠杆,别借钱炒股,选个靠谱的公司,拿个三五年,能亏到哪儿去?

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A股从6124点跌到1664点,多少机构吓得空仓?可当时敢买茅台的人,现在翻了多少倍?2016年熔断,千股跌停,多少人割肉离场?可当时敢买宁德时代的,现在早就财务自由了。这些机会,机构因为“短期考核”不敢抓,你敢抓啊!你手里的钱,是自己的,不是客户的,没人催你“必须三个月赚钱”,你凭啥不用好这个优势?

三、那些年追涨杀跌的“血泪史”,你中了几招?

别觉得“长期持有”是句空话,看看历史上那些“追涨杀跌”的惨案,你就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2007年,大宗商品涨上天,“煤飞色舞”成了口头禅,多少人砸锅卖铁买资源股,觉得“家里有矿就是王道”。结果呢?2008年金融危机一来,这些股票从山顶跌下来,平均跌幅80%,有的甚至跌90%——你10块买的,跌到1块,解套得等下辈子。

2014年,移动互联网概念火了,随便一个公司沾点“互联网+”,股价就能翻倍。当时有个段子:“公司名字里不加‘科技’都不好意思上市。”结果呢?2015年股灾一来,这些“伪科技股”跌得比谁都惨,有的公司现在已经退市了,股东名册上全是套牢的散户。

2021年更狠,“核心资产”成了信仰,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被捧上神坛,基金经理喊着“买核心资产就是买中国未来”。结果呢?2022年这些股票跌了多少?茅台从2600元跌到1300元,宁德时代从690元跌到350元,多少人在山顶站岗,现在还没解套。

你发现没?这些“热门板块”暴跌的原因都一样:涨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能涨到天上去”,投机气氛浓得像菜市场,结果估值高到离谱;跌的时候大家又觉得“要退市了”,恐慌情绪比疫情时抢口罩还疯狂,结果超跌。而那些在“最差时机”冲进去的人,本质上就是给泡沫接盘——你以为自己在“赚快钱”,其实是在给别人送钱。

反过来,“最好的时机”往往没人敢买。2008年A股1664点,遍地都是市盈率10倍以下的好公司,可当时多少人吓得空仓?2016年熔断后,大盘2638点,银行股股息率比理财还高,可多少人觉得“还要跌”?2022年10月,大盘2863点,茅台市盈率跌到30倍,新能源龙头跌去70%,可多少人割肉在地板上?

为啥会这样?因为短期评价标准害了你。你总想着“买了就得涨”,可股市的底部往往是“估值便宜但还在跌”,就像菜市场的白菜,明明已经1块钱一斤了,你还等着5毛再买,结果第二天涨到2块,你又追悔莫及。这就是巴菲特说的:“天上下黄金雨的时候,你得敢拿大桶接,而不是拿汤勺。”可惜大多数人不仅不拿桶,还把头埋进沙子里——怕被砸到。

四、巴菲特靠“熬”成首富,你靠“跑”成韭菜,差在哪儿?

说到长期投资,绕不开巴菲特。这老头60年赚了5万多倍,年复合收益19.9%,听起来不算惊艳,可你算算:1965年投1万,现在就是5亿。为啥他能做到?因为他敢“熬”,而且会“熬”。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从1965年的19美元,涨到现在70万美元一股,中间跌过多少次?四次跌幅超过30%:1987年美股大崩盘,跌;1989-1990年房地产衰退,跌;1998-2000年互联网泡沫,跌;2007-2009年金融危机,跌。每次跌的时候,市场都骂他“老糊涂了”“跟不上时代了”,结果呢?

1987年暴跌后,他抄底10亿美元可口可乐,十年涨10倍;1989年买富国银行,当时美国西海岸房地产崩盘,银行股跌成狗,他买完后富国银行又跌了20%,可十年涨了10倍;2008年金融危机,他出手买高盛、比亚迪,现在比亚迪涨了多少?高盛让他赚了多少?

你以为他是“神算子”,买了就涨?错!他是“接盘侠”,专接跌下来的“黄金坑”。关键是他接了之后,能熬得住——不是熬一天两天,是熬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用他的话说:“我最喜欢的持有期是永远。”当然,“永远”是夸张了,但“长期持有”的核心不是“死拿不放”,是“拿得住优质资产”。

反观咱们A股股民,别说“永远”了,拿三个月都算“长线”。买个股票,三天不涨就焦虑,一周不涨就想割,涨了5%赶紧卖,跌了10%死扛——这操作,跟巴菲特简直反过来了!你想想:你买的公司要是真靠谱,短期跌了怕啥?就像你买了套地段好的房子,暂时跌了点价,你会立马亏本卖吗?肯定不会,你知道地段在,迟早会涨回来。股票也一样,优质公司的价值不会因为短期波动消失,反而是短期暴跌给了你低价上车的机会。

五、普通投资者最奢侈的本钱:时间,你别浪费了

有人说:“巴菲特有钱,亏得起,我就几万块,亏了饭都吃不上!”这话听着有理,其实大错特错。普通投资者最奢侈的本钱,恰恰是“时间”——你年轻啊!你有几十年时间可以等,机构能吗?

量化基金经理,考核周期是季度,三个月不赚钱就得卷铺盖走人;私募基金经理,净值跌20%就得清盘;就算是险资,以前考核一年,也不敢长期持有。可你呢?你要是25岁开始投资,就算中间亏了几次,只要别加杠杆,到50岁还有25年时间回本赚钱;你要是40岁开始,到60岁也有20年。时间是你的“核武器”,可惜你把它当成了“负担”——总想着“赶紧赚钱买房买车”,结果被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

更重要的是,你不用跟机构“拼速度”,你可以“拼耐力”。量化机构靠高频交易套利,人家一天交易几百次,你拼不过;但你可以选几个靠谱的公司,买了就放着,一年看一次账户都行。就像龟兔赛跑,兔子跑得再快,睡着了也白搭;乌龟爬得慢,但一直爬,总能到终点。

当然,“长期持有”不是“闭眼瞎买”。你得会选公司,得懂估值——这才是核心。就像种树,你得选桃树苗,不能选野草;你得看土壤好不好,不能种在石头缝里。怎么选?简单说:公司得赚钱,而且是真赚钱(现金流比利润重要);估值不能太高(市盈率、市净率看看历史分位);最好有护城河(别人不容易抢走它的生意)。比如茅台,你可能觉得贵,但它的毛利率90%,每年分红几百亿,这种公司跌下来就是机会;比如银行股,虽然涨得慢,但股息率5%以上,比理财靠谱,跌多了买进去,拿着吃股息都行。

最怕的是啥?你选了个垃圾公司,还以为自己在“长期投资”。就像你买了颗烂种子,天天浇水施肥,最后只能长出野草。所以别光听“长期持有”,先练“火眼金睛”——看不懂的公司别碰,估值太高的公司别追,这是底线。

六、最后说句大实话:别慌,熬得住就能赢

这次险企考核改长周期,对A股是“对症下药”。以前A股就像个“大赌场”,大家都想进来捞一把就走,结果没人愿意“修路建桥”;现在逼着险资这些“大金主”当“长期股东”,相当于给市场注入了“稳定剂”——以后追涨杀跌的资金少了,优质公司的股价会更稳,普通投资者也能少被“割韭菜”。

对咱们普通股民来说,别天天盯着K线图焦虑了,把手机里的炒股APP删了,半年看一次账户就行。你要做的不是“预测明天涨不涨”,是“判断这家公司十年后还在不在、赚不赚钱”。要是答案是“在”“赚”,那就拿着;要是答案是“不在”“不赚”,赶紧卖,别犹豫。

记住巴菲特的那句话:“投资像种树,头几年浇水施肥,看着没啥动静,十年后桃树结果了,每年都能摘桃卖钱;投机像偷桃,看见熟桃就爬上去摘,运气好摘俩,运气不好摔断腿。”咱们普通股民,没人家机构的“梯子”,就别学人家偷桃了,踏踏实实干“种树”的活儿——选好苗,浇足水,熬得住,十年后你也能年年摘桃。

最后送你一句大实话:A股这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你要是天天想着“投票”,迟早被市场“投”出局;你要是沉下心来“称重”——掂量清楚公司的真实价值,时间会给你最公正的答案。别慌,熬得住,你就能赢!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福建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在福...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于2023年7月9日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今年4月14日顺利通过国家部委联合验...
基建接棒AI成新主线!新一轮机... 来源:洪言微语 7月21日,A股与港股均维持量能放大的上行格局,呈现显著的政策驱动特征,基建产业链与...
纳指、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又一次见证历史! 美东时间周一,因科技股上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收盘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
大成基金孙丹旗下大成元辰招利债... 证券之星消息,7月21日大成基金旗下孙丹管理的大成元辰招利债券型基金公布中报。与上一季度相比,该基金...
上市公司589家 总市值超7万... 漫画 王建明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国斌)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6周岁生日。2019年7...
惠誉突然下调评级:“恶化”!纳... 美东时间周一(7月21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跌0.04%,纳指涨0.38%,...
A股与港股联袂上涨 每经品牌1... 上周,A股与港股市场的联袂上涨,带动每经品牌100指数摆脱震荡趋势,重拾升势。 上周,每经品牌100...
赋能海洋经济做大做强 银行大有... ■郝飞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 海洋经济高...
A股出狠招!“当年+三年+五年... 你是不是天天盯盘盯到眼瞎,K线图看得比对象脸还熟,5分钟线、15分钟线切换比翻书还快,结果账户余额比...
中证3-7年银行50金融债指数... 金融界7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3-7年银行50金融债指数 (3-7年银行50金融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