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俄罗斯在美国和西方的制裁压力下经济困境加剧,金融制裁一波接一波,导致俄罗斯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遭到切断,外汇储备被冻结超过3000亿美元,卢布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2月24日冲突爆发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同步采取行动,导致俄罗斯银行无法进入国际支付系统。面对如此困境,普京政府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支付途径,否则贸易活动将受到严重影响。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和她的团队决定转向东方,特别是人民币,作为破解西方封锁的新路径。2022年3月,中俄之间首笔能源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石油公司直接使用人民币定价,绕过了美元支付和汇率转换的费用。
这一决策并非临时起意,俄罗斯央行早已意识到,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联系紧密,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中国的国际地位稳固,并且具有较高的国际认受性。因此,使用人民币不仅能避免美元体系的制裁,还能有效应对西方的封锁。2023年,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上,纳比乌林娜代表俄罗斯参与讨论本币结算问题,推动了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从15%提升至25%。2024年1月,金砖国家扩容,埃及、伊朗和阿联酋等国加入,俄罗斯担任轮值主席国,开始在喀山试点本币结算。2024年4月9日,卫星社报道,俄罗斯外汇市场中人民币的份额已增至53%,远超2月时的46.6%。莫斯科交易所也开始推出人民币期权和铜期货等金融工具,交易量显著增长。 到了2024年7月,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9.6%,基本上挤出了美元。圣彼得堡的企业开始用人民币支付进口设备,货物运输的流程也不再受汇率波动影响。11月10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突然宣布暂停非美元期权交易,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市场讨论,许多经纪人选择将交易合约转向美元,但俄罗斯买家迅速转向香港,香港的日交易量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纳比乌林娜在发布会上公布了相关数据,强调通过人民币结算,俄罗斯成功规避了西方金融制裁。 到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已经达到35万亿人民币,占货物贸易的28%。国际清算银行(BIS)报告称人民币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日均交易量为8170亿美元,超越了英镑,位居全球第四。金砖支付平台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将建成。俄罗斯的专家预测,金砖国家将全力推动本币结算,尤其是在沙特石油对华出口中,人民币的角色将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莫斯科交易所的人民币期货交易热度持续上升,俄罗斯顺差稳定增长,经济合作与东方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 从俄罗斯被西方制裁的困境,到人民币成为其破局的重要工具,这一转变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出于切实的贸易需求。2025年,俄罗斯中俄贸易几乎全都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不再受西方国家的制约。金砖国家的扩容,也使得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需求更加强烈,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在俄罗斯政府的推动下,金砖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本币结算系统的建设,逐步挑战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非美元期权停盘事件,表面上看是技术性调整,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英美两国试图维护美元定价权的强烈意图。公告称暂停的原因是流动性不足,但背后则是维护美元市场主导地位的考量。暂停后,非美元期权的流动性下降,美元期权的交易活跃度则上升,但俄罗斯则迅速转向上海和香港的交易平台,铜铝期货订单量激增。与此同时,纽约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但中东买家偏好人民币现货,美国对外并购在2022年后有所下降,美元体系面临的压力逐渐显现。 虽然非美元期权的交易量本来就较小,但其对中国进口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停盘打乱了原本的套期保值安排,促使企业更加倾向于使用人民币结算,减少了对外汇的依赖,同时也促使本地市场对人民币结算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全球供应链未受影响,中东、巴西和俄罗斯的矿产依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人民币发票结算成为主流。区域内的会议中,中东买家已经开始采用人民币进行采购交易,交易量逐步增长。 这一系列变动,意味着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人民币的支付和结算功能不断增强,而美元的霸权地位正在受到挑战。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和经济韧性在这些变动中得到了体现。制裁并未导致俄罗斯的经济崩溃,反而通过与东方国家的合作稳固了经济增长,俄罗斯的顺差也稳步增加。 金砖国家支付平台的发展进程加快。到2025年,CIPS(跨境支付系统)已处理超过600万亿人民币的交易,最近三年的交易量年均增长超过30%。直接参与者已达到176家,间接参与者则多达1552家,覆盖了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的4900多家银行。CIPS的运行不受时区限制,即便在节假日也能持续运作,以满足全球对人民币的需求。 随着金砖扩容及支付平台的推进,俄罗斯和其他金砖国家逐步实现去美元化。这不仅仅是为了对抗美元霸权,更是为了多元化国际支付体系,推动全球经济的重构。巴西、俄罗斯等国也开始探索数字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应用,进一步削弱美元的全球影响力。 对于美国而言,人民币的崛起无疑是一种挑战。虽然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依然强劲,但人民币的快速崛起正在重新定义全球货币的地缘格局。在未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各国也将在贸易和支付体系中更多地采用多种货币,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变化意味着,美国需要在经济政策和国际战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其全球金融领导地位。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切的变革也并非偶然。纳比乌林娜的决策确保了俄罗斯在全球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人民币作为其破局的关键工具,也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