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这次下的总统令,火药味很足。要求俄罗斯内阁在12月1日之前,必须端出一份稀土和稀有金属的长期发展路线图。给的时间,一个月。动作这么急,背后意味就大了。
细看时间点。10月底,中美才在韩国首尔见了一面,算是难得的气氛平和。米舒斯京前脚到中国谈合作,带了一堆意向回国,中俄关系正升温。可普京一转身,就高调宣布要自己搞稀土,不依赖别人。西方媒体立马兴奋起来,解读是普京对中国起了防心。
表面上像是中俄信任出了问题,但真相不是这么简单。
稀土这事,跟感情没关系,全是利益和战略盘算。中俄的背靠背格局是眼下最优选择,这点没变。普京要抓紧布局,不是怕中国卡脖子,而是怕自己在未来的科技牌桌上没座位。
很多人觉得俄罗斯资源丰富,不可能缺稀土。储量是够的,探明矿藏全球第二。但问题在于,这些矿绝大部分在西伯利亚、在北极圈,那是冻土层,天寒地冻。开采难度高到让人怀疑人生,运输成本更是吓人。开采只是第一关,更大的麻烦是俄罗斯稀土加工能力几乎废了。
苏联时代,俄罗斯有完整产业链。苏联解体,经济休克,科研体系崩了,技术断档,工厂荒废。现在俄罗斯能挖矿石,但炼不出高纯度稀土材料。结果是原矿低价卖出去,再高价买中国的成品。超过90%的稀土产品靠进口,其中70%来自中国。二十年如一日,这局面不急才怪。
乌克兰战事打到现在,普京彻底看明白了。西方的制裁不会停,俄国不能什么都依赖外部,否则命根子掌在别人的手里。绍伊古也说,稀土事关国家存亡。普京这道命令,就是要把这种存亡焦虑转成行动。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出手?因为全球都在“另起炉灶”。美国急得不行,白宫给了两年时间,要在国内完善稀土产业链,五角大楼直接撒钱给企业。欧盟投了至少120亿欧元,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找矿、建厂,全力摆脱依赖。日本、澳大利亚也一样,疯狂造厂去中国化。
全球稀土的格局正在被改写。
中国是现阶段的绝对主导,美国、欧洲在忙着建立另一套体系。再过十年,他们哪怕做到了部分自主,世界上会形成中国一个极,美国一个极,欧盟一个极。俄罗斯如果不动,未来只能做个卖能源的“大加油站”,高科技领域没有话语权。
当稀土成了未来国家间博弈的入场券,俄罗斯才发现自己手里没牌。所以普京要在新牌桌摆好之前,先抢个座位。这不是怀疑中国,而是怕未来被踢出“全球一级”的俱乐部。
有人会说,俄罗斯军力够强,还有各种核武器,不怕失势。但军事优势已经不是决定全球霸权的唯一标准了。美国的军力是第一,但在当今世界,说话的分量也在下降。未来的大国,要靠科技。科技的根基,离不开稀土。
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全都离不开它。普京清楚,俄罗斯如果只剩下核弹和石油,未来只会走下坡路。要补科技短板,必须先补稀土产业链。
俄罗斯自己的稀土体系,至少要十年才能建起来。
在那之前,和中国的合作只会加强,因为中国有技术、有市场。但普京也必须开动自己的计划,这是为国运增加保险。他下这个令,就是告诉国内那些靠能源吃饭的寡头与官僚,别指望过去的老本,世界变了,要为未来抢船票。
普京的布局是双线的。一边继续和中国深度合作,一边自建产业链。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不被边缘化。这个命令不是分手宣言,而是一个老牌政治家在变局中给自己国家留下生路的关键一步。
这一步,关乎俄罗斯能不能在新秩序里保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