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私募REITs的步伐在持续加速。
近期,国金资管-鼎晖-有孚网络第一期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申报至上交所,拟发行金额16.18亿元,原始权益人为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计划管理人为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动产证券化版图中,持有型不动产ABS被称为私募REITs,市场视其为一个重要的创新和过渡形态,介于传统的“类REITs”和标准的“公募REITs”之间。
中金曾于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持有型不动产ABS是对于公募REITs市场的有效补充,具备覆盖资产范围更广,审批周期更短,且回笼资金用途更为灵活等优势。
有行业人士在接受产城园区评论采访时对持有型ABS市场前景表示看好,认为未来有望发展壮大,成为与公募REITs平行的市场。“未来,发行公募REITs或者持有性ABS将成为两种平行的选择方案。”
有孚网络私募REITs的进展于11月初更新为“已反馈”,意味着该公司有望通过私募REITs途径形成“投资-建设运营-REITs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解码有孚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数据中心服务商主要提供服务器物理机房环境的托管业务,从初期的简单数据存储,逐步演变为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
有孚网络便是一家专业从事IDC业务,以及整合软件、硬件、运维及IDC资源的云计算综合服务提供商。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业务主要是提供IDC服务及云计算服务。成立以来,有孚网络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IDC)、有孚云平台(IaaS)、应用软件服务(SaaS)、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平台(FDP)为基础,以云计算数据中心(DataCenter)、云计算(CloudComputing)等为主营业务。
在IDC服务方面,有孚拥有近20年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管理经验,围绕项目选址、可研编制、设计规划、采购管理、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开展全生命链科学化管理。
目前,有孚网络拥有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一线城市的新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超30万平方米,核心资产加速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经济枢纽布局,为大型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教育、能源等政企行业提供云计算及数据中心服务。
其中,包括接入电信、联通、移动、铁通、教育网等多家运营商的骨干网络,拥有金融、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成熟完备的解决方案,下游客户涵盖京东、腾讯、拼多多、中国银联、招商银行等知名企业。
云计算服务方面,有孚云是有孚网络基于OpenStack开源套件,结合自有CMP研发的自主可控的专有云平台,符合可信云、三级等保、ISO系列等标准规范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有孚网络正筹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据2024年末媒体报道,有孚(Yovole)计划赴美国上市,集资最多1亿美元(约7.8亿港元)。
知情人士表示,有孚已就美国上市相关事宜委任投行,但计划尚处于初步阶段,规模及时间等细节可能有变。另有消息指,有孚在美国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更多资金支持,推动持续发展和创新,亦标志着该公司在全球扩张策略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了解,有孚曾于2016年11月与申港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但2019年12月因战略发展调整选择终止;2020年,该公司再度尝试冲击A股科创板,却仍未能如愿。
2018年起,有孚网络开始进行Pre-IPO轮融资,引入包括玛峰创投、鼎晖投资、硅谷天堂、杭州涌源、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汇金集团等知名机构在内作为投资方。
数字地产闭环
数据中心是一种融合“房地产”与“电力”双重属性的特殊业态。“房地产”属性在于重资产、长周期与区位选择是关键,数据中心投资具备典型的重资产特征,涉及土地、土建、机电设备等大额前期投入。“电力”属性则是因为,获得充足、稳定且成本可控的电力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银河固收于研报中表示,从规模看,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自2020年以来持续增长,2025年将达3180亿元,较2024年增长14.68%,全球占比也稳步提升至46%,较2020年约27%的占比近乎翻倍。
其次,从市场主体看,数据中心运营主体覆盖通信、科技等行业,主要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目前在第三方运营商逐步占据市场份额的同时,基础运营商也将协同“东数西算”推进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算力运输建设落地。
从地理区位看,数据中心市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数据中心项目成熟度较高。
既然涉及“房地产”属性,便需要考虑退出的问题,REITs是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悉,当前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涵盖Pre-REITs、私募REITs以及公募REITs。其中Pre-REITs聚焦于资产培育和成长期,此时资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私募REITs底层资产相对成熟,已能够产生期间现金流收益,但尚未达到公募REITs要求;而公募REITs对于底层资产的合规性、资产稳定性以及存续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作为资产的最终退出及管理平台。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商业地产”,具备稳定现金流特性,契合REITs发行要求。对于IDC来说,通过这些途径能够构建IDC成本回收闭环,帮助企业回笼资金用于新节点建设。
有数据显示,对比美国市场,IDC REITs占全球REITs市值比例超3%,国内市场仍有巨大提升空间,预计2030年数据中心REITs化率将从当前不足1%提升至10%以上。
而Pre-REITs基金作为前置融资工具,能够为IDC新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尤其支持尚未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项目(如新建智算中心),缓解企业前期建设压力。比如大家投控与世纪互联合作的Pre-REITs基金,聚焦太仓数据中心扩容(从210MW至300MW),验证了“Pre-REITs+公募REITs”的退出路径可行性。
近年来,持有型不动产ABS即私募REITs也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从本质上讲,私募REITs是“机构间资产上市权益产品”,突出“资产信用”和“权益属性”,核心功能与IPO和公募REITs 一致。
该产品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遵循市场化、灵活开放的原则。在资产筛选、估值、定价及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充分尊重市场投融双方的协商结果。
比如在底层资产的合规性方面,不同于公募REITs对合规手续齐备的严格要求,私募REITs的底层资产只需满足传统ABS监管合规性,其少量的合规瑕疵允许通过信息披露、原始权益人承诺等方式进行风险缓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