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三波救楼市已经来了!房价开始沸腾了?
创始人
2025-11-11 09:47:30
0

武汉姑娘杨晴,去年刚考上事业单位捧上“铁饭碗”。

明年要结婚的她,被10月刚出的购房补贴勾得心痒痒:

经开区新政出台新政,对刚需、改善买房都有补贴,要是跟同事一起团购,最高能拿十几万奖励!

“这是不是抄底的好时候?”

杨晴跟男友掰着手指头算,自2024年5月以来,救市政策已经来了两轮,2025年这波是第三波了。

不光武汉,平顶山、东莞、中山这些城市,10月都扎堆出了买房补贴政策。

可看着身边朋友年初买的房年中就跌了20万,她又犯了嘀咕:

第三波救市来了,房价真能上涨吗?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说透,别让你跟杨晴一样,花了钱还后悔!

1

救市玩真的!各地撒钱抢人买房

我们不得不说,这轮救市,地方政府真是把“诚意”撒在了明面上,不再是不痛不痒的“放松限购”,而是真金白银的补贴。

长沙最直接,7月就出台“以旧换新”补贴,卖掉旧房一年内买新房,最高能补3万,按新房总价1%算;

多子女家庭更划算,生了二孩及以上的,买房算套数时直接减一套——

原来有一套算无房,有两套算一套,这力度以前想都不敢想。

上海也跟上了,8月25日六部门联合发文,不仅调减限购,还优化公积金政策,连首套房的贷款年限都放宽了。

更关键的是,中央早定了调: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稳住楼市”写进总体要求,住建部部长倪虹3月在记者会上直言“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

地方跟着中央动,短短半年,全国就有170多个省市(县)出台了超340条救市政策。

从放松限购到直接给钱,从优化贷款到团购奖励,这第三波救市,比前两波猛多了!

2

为啥这么急?土地财政快扛不住了

地方政府不是闲得慌,是真的被逼到了墙角。

首先,楼市还在“L型”底部趴着。

2025年前两个月看着有点回暖,可到了二季度又凉了下去,新房卖不动,二手房降价也没人要。

房企更惨,近四年淘汰了一大批,现在能撑着的基本是央国企,中小房企要么暴雷,要么等着被收购,偿债压力大得吓人。

最要命的是土地卖不出去了!

2023年以来,不少地方的土地出让收入直接腰斩,有的县城连公务员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要知道,土地财政是很多地方的“钱袋子”,城市修路、学校建设、养老院运营,都靠卖地的钱。

地卖不出去,民生工程都得停,你说地方能不急吗?

所以这第三波救市,不是“想救”,是“不得不救”。

不把楼市拉起来,土地没人拍,财政就断了档,最后影响的还是老百姓的生活。

3

政策猛如虎,市场冷如冰?

可现实却给了救市政策一记响亮的耳光:

市场根本不买账!

国家统计局数据摆在那:2025年上半年,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跌了3.60%,已经连续38个月下跌!

啥概念?

也就是说,你去年买的100万房子,今年可能只值96万,而且想卖还得再降价。

重庆有个业主,房子挂了半年没人问,最后咬牙降了65万才成交,相当于白干了三年。

为啥政策没用?

根子在老百姓的信心没了。

联合资信评估的报告说得直白:“经济增速慢了,大家对未来收入没底,就算有补贴,也不敢背几十年房贷。”

杨晴的大学同学就跟她说:“现在每月工资刚够花,万一失业降薪了,房贷断供怎么办?”

而且现在大家对房子的要求也高了,要绿色、要智能、要安全,可市面上很多房子还是老户型、差物业,就算有补贴,也没人愿意买。

政策再猛,老百姓口袋里没钱、心里没底,一切都是白搭。

4

对普通人来说:是机会还是坑?

这波救市,有人觉得是机遇,有人觉得是陷阱,关键看你是谁。

对杨晴这样的刚需族,确实是个好机会。

购房补贴能省几万,现在房贷利率又在历史低位——

央行行长潘功胜今年3月说,去年存量房贷利率下降,每年能帮5000多万户家庭少还1500亿利息。

现在买房,成本确实比前几年低。要是你真的要结婚、要上学,现在入手,能省一点是一点。可对想抄底的投资者,千万别冲动!

这轮政策只能短期稳一下市场,改变不了楼市长期调整的趋势。

未来的楼市,只会“分化”不会“普涨”:

北京、上海这些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好房子可能会稳一点;

但那些没产业、没人口流入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得跌。

广东中山有个投资者,2023年买了套公寓,现在想卖,价格跌了40%还没人要,只能空着交物业费,肠子都悔青了。

现在买房的逻辑变了:以前是“买了就赚”,现在是“买错就亏”。

没有“普涨行情”,只有“结构性机会”,普通人根本玩不起。

第三波救市来了,可房价沸腾?别做梦了!

杨晴还在观望,她不敢赌;

那些想抄底的投资者,却在偷偷撤退。

现在的楼市,就像一场拉锯战:

政策在一头使劲拉,想把市场拽起来;

老百姓在另一头往后拽,怕自己被坑进去。

别被“补贴几万”“团购优惠”的噱头冲昏了头!

核心城市都没稳住,全国房价怎么可能沸腾?

6月国常会说要“更大力度救市”,可“更大力度”不等于“房价暴涨”。

对刚需来说,有补贴、利率低,可以看看,但别勉强;

对投资者来说,现在入场,很可能抄在半山腰!

相关内容

周琦33+14击溃北京队 ...
北京时间11月10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全运会篮球男子成年组1/4决...
2025-11-10 22:11:25
原创 ...
1939年深秋,寒风刺骨,冬季的脚步渐近,东北抗联第二支队因缺乏物...
2025-11-10 22:01:27
分期乐购物额度合规回收攻略...
在当今消费多元化的时代,分期乐购物额度为许多人提供了一定的消费便利...
2025-11-10 21:56:23
佰维存储:公司H股发行上市...
11月10日,佰维存储(688525.SH)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已于...
2025-11-10 21:55:36
原创 ...
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 实习记者 宋钰 从广东农村走出的英语爱好...
2025-11-10 21:55:26
上海黄金交易所:取消会员资...
【导读】“翡翠第一股”被取消会员资格 中国基金报记者 安曼 11月...
2025-11-10 21:54:57
原创 ...
周末消息其实是偏科技的,但不知道为啥最后偏到消费去,能解释的原因只...
2025-11-10 21:54:39
原创 ...
世界级富豪到底是如何赚钱的?为何我们穷人辛辛苦苦工作,却始终成不了...
2025-11-10 21:54:12

热门资讯

2025年生成式+AI+全球研...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生成式+AI+全球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38页 生成式AI全球研究报告揭示企业...
芯片产业:11月1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0日,芯片产业(159310)融资买入86.78万元,融资偿还111.81万元...
银行直供房批量入市、有房源低于...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王泽红 银行直供房,正大规模进入楼市和房产法拍市场。 银行正加速开展直...
MSCIA股ETF易方达:11...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0日,MSCIA股ETF易方达(512090)融资买入4.1万元,融资偿还5....
马斯克的对手真的来了 文 | 节点财经 ,作者 | 王浩纯 在小鹏汽车一年一度的「科技日」上,聚光灯的焦点并非来自最新...
大唐药业:11月10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0日,大唐药业(920433)融资买入29.96万元,融资偿还80.93万元,...
“双十一”网络购物消费提示: ... “双十一”网络 购物消费提示 擦亮眼睛 理性消费 “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开始,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
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上涨 11月11日,国债期货开盘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7%,报116.380元;10年期主力合...
原创 优... 《电鳗财经》文/电鳗号 上交所官网显示,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迅股份”)科创板IPO...
95岁巴菲特“谢幕信”:不再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1月1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沃伦·巴菲特最新的捐赠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