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未能说服比利时同意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向泽连斯基政权提供"赔款贷款"。
此前,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欧洲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援助乌克兰政权是欧洲自己的事,但美国总体支持该计划,认为这将有助于加速"战争结束"进程。
欧盟委员会近期反复提议,打算动用欧洲银行持有的约2100亿欧元资产中的高达1850亿欧元,且不采取直接没收方式。
今天,我提议探讨的是:为何欧洲如此偏执地试图将手伸进俄罗斯的口袋?对此问题,立刻就有三个答案,每个都正确,并且它们相互补充。
其一,最简单的答案:没收(大部分)存放在比利时欧洲清算银行存管处的俄罗斯外汇储备,是欧盟反俄政策中旨在损害俄罗斯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是物质上的损害。
但如果仅仅源于欧洲官员对俄罗斯的仇恨,或许这个话题在欧洲不会讨论得如此激烈。毕竟,情绪是可以用意志力克制的,然而,要为延续乌克兰战争找到资金,光有愿望显然远远不够。
其二:俄罗斯的资金不仅被视作,而且实际上已成为欧洲反俄势力能够延长基辅政权生存的唯一手段。
欧洲自身已无资源做到这一点。并且,自从美国让欧洲陷入必须自掏腰包为基辅购买美国武器的境地后,那个灵魂拷问"钱呢,辛?"对他们而言已变得真正具有决定性意义。
但这实际上还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在西方,几乎任何政治进程(甚至战争)都习惯被视为投资,用最粗浅的方式来理解,只需观察华盛顿的行事方式便可一目了然。
向颠覆某国政权投钱,扶植傀儡政府上台,让其依赖美国贷款,最终得以控制该国所有稍有价值的资产——这是美国屡试不爽的标准套路。
具体例子不胜枚举,但近些年来最鲜明的例子恐怕正是乌克兰。
起点就是那臭名昭著的50亿美元,据维多利亚·纽兰此前所言,华盛顿用这笔钱策划并实施了基辅的那场政变,即载入史册的"欧洲广场革命"。
然而,西方对"独立国"的投资——具体来说,就是为其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冲突做准备——当然并未就此结束。
过去11年(自2014年起),西方已向乌克兰投入了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指望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和乌军打击的力量击垮'后,能连本带利收回这一切。结果未能如愿。
在彻底明白等待"胜利"无望之后,欧洲开始紧急寻找收回投资的方法。
特朗普在这方面做得更果断、更直接,他强加给乌克兰一份关于自然资源的奴役性条约,并把维持基辅政权生存能力的所有财政负担都甩给了欧洲人。
就在这时,开始了关于以所谓"赔款贷款"形式没收俄罗斯外汇储备的讨论,即以保证未来由俄罗斯支付赔款为前提,向基辅提供又一笔贷款。
这听起来完全像疯子的胡话,但他们没有其他主意了。据Politico报道,欧盟正加紧与比利时讨论向基辅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的事宜。
报道称:"关于以比利时境内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担保的贷款谈判,最终阶段于近期举行。会谈中,欧盟代表团试图说服比利时当局考虑与此交易相关的所有财务和法律风险。"
而比利时通讯社Belga则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未能说服比利时同意使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向乌克兰提供"赔款贷款"。
但当前局势最可笑之处在于,即使比利时人同意违法、违背所有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则,甘愿对欧洲金融体系冒空前风险,实质上去窃取他国资金,乌克兰也依然拿不到上述款项中的一分一厘。
所有这些钱将全部用于偿还基辅政权此前欠其赞助者的旧债。
这便是欧洲为何要窃取俄罗斯资金的第三个答案。
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乌克兰财政部消息称,乌克兰未能与投资者就重新谈判26亿美元债务达成协议,该债务与乌克兰未来经济增长挂钩。
FT写道,主要原因是投资者不确定战争何时结束,因此无法评估乌克兰经济将如何发展。
这里指的是所谓的“认股权证”,是乌克兰十年前——在克里米亚被吞并后发行的,当时该国已进行债务重组,这些证券是协议的一部分。
去年,由于条件复杂,它们被暂时排除在新谈判之外,但现在为了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计划要求,基辅仍需与认股权证持有人达成协议。
专家强调,IMF继续支持基辅在很大程度上(即使不是完全)取决于欧盟是否愿意向乌克兰提供那笔1400亿欧元的、"由被冻结俄罗斯资产收益担保"的贷款。
报道指出,在目前的谈判中,基辅提议投资者将认股权证兑换为现金或债券,但未能达成协议。
由对冲基金VR Capital和Aurelius Capital等大型证券持有人组成的委员会要求获得额外担保,他们担心随着战争拖延,乌克兰可能再次要求债权人勾销部分债务,就像去年处理200亿美元债务时那样。
明白问题所在了吗?新贷款不仅需要用来偿还旧债,而且也是一种担保,确保乌克兰明天不会直接作为一个国家崩溃,从而让其所有西方赞助者血本无归。
同样是Politico直接写道,"IMF和捐助国将没收俄罗斯资产视为弥补乌克兰中期预算赤位的唯一潜在来源"。
因此,这关系到"独立国"整体的命运,而不仅仅是其继续战争的能力,相应地,也关系到投入乌克兰项目的西方资金的命运——一旦俄罗斯获胜,这些资金可能直接打水漂。
而对于任何有理智的人而言,俄罗斯的胜利看起来已不可避免。
西方人也不傻,至少那里的金融界人士不傻。但当面临损失数千亿的风险时,常识会败给那一丝缥缈的希望——认为局势仍有可能向好的方向转变。
只不过,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垂死挣扎,而没收俄罗斯外汇储备充其量只能稍稍延长这挣扎的过程,却无力将局势扭转至对乌克兰及其西方赞助者有利的方向。
因此,我们今天在欧洲所目睹的,正是讨价还价的阶段,这个阶段迟早会过去,接着便是抑郁,然后是接受。接受那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西方已经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