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谏策战略咨询 刘圣松 葛兆理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名烟名店前白酒品牌摆放的促销堆头显得格外大、生动化物料布置的尤为吸睛,然而顾客依然门可罗雀。笔者走访了安徽、河北等地市场,终端压货数量平均减少了近三成;“金九银十”的消费市场也不复以往,名烟名酒店营收不足往年七成。
“库存500万,卖到明年也卖不完,实在跟不上厂家的任务要求了……”、“最畅销的品牌,去年签的保量协议,货还有三百件在仓库……”、“我带你去看看仓库,上货梯,各个品牌的库存加一起不低于1500箱,像不像你原来见过的经销商仓库……”,经销商与名烟名酒店老板的声音犹在耳边回荡。是的,渠道库存压力非常大了,渠道问题非常严重。
渠道现状与困局
1、供需错配的集中爆发是导致渠道困境的根本原因。企业端的“刚性扩张”与消费市场的“弹性收缩”形成尖锐对立。这种矛盾通过 “库存积压-价格倒挂-信心崩塌"”的链条层层传导,形成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早在2022年行业媒体、咨询专家、营销高管就已经意识到渠道库存消化周期太长、渠道崩盘风险加大,并呼吁白酒企业主动降速、降低库存,但又有几家企业老板愿意主动停下增长的步伐呢?
2、渠道传统运作模式与消费变革严重脱节。长期以来,白酒行业已经形成 “酒厂-经销商-终端”的三级分销体系,“依赖压货+返利”的模式实现业绩增长。在需求旺盛期,这种模式能快速抢占市场,但在疲软期则成为库存积压的推手。更致命的是,传统渠道对消费变化的响应能力不足:当50后、60后逐渐退出主流消费市场,70后、80后消费量缩减,年轻群体消费习惯变化时,多数渠道仍要为了返利不得不囤货。
3、价格体系的崩塌进一步加剧渠道危机。价格倒挂导致渠道生态恶化,超过 40% 的经销商和终端商面临现金流压力。回款减少,利润下滑,渠道商为回笼资金被迫低价抛货,窜货现象屡禁不止,更加剧了价格体系的崩塌。终端商“卖不掉”、“不敢出价”,最终只能“不敢进货”,经销商和终端商的蓄水池作用失灵,以往旺季囤货的模式彻底失效,转而采取“清库存优先、按订单进货”的保守策略。
4、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冲突。线上渠道的迅猛发展本应成为行业增量,但在需求疲软背景下却沦为 "价格杀手"。一方面,通过线上渠道购买白酒业已便利并已经逐步养成购买习惯,本身就拦截了线下渠道份额。另一方面,线上渠道销售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直接冲垮线下渠道价格体系和渠道信心。
困局下的渠道风险
1、资金链风险。不仅仅是经销商,部分名烟名酒店同样面临资金链问题。一方面,资金占用成本上升,高库存导致资金回笼周期延长,财务费用大幅增加,兼之价格体系混乱后产生的利润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销售越多、亏损越大”的情况。另一方面,融资难度加大,库存积压使得渠道商贷款更加困难。这种风险会最终传导至企业,衍生出更多问题。
2、厂商合作风险。酒厂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从 “利益共同体” 逐渐转变为 “利益博弈方”,矛盾冲突不断升级。例如,在销售政策方面极容易出现分歧,酒厂为完成销售业绩向渠道商压货变得更加困难,导致合作信任基础丢失,若招募新渠道商则有损害老渠道商利益之可能。
3、渠道结构风险。线下渠道的困局与衍生的乱象,兼之线上渠道电商平台与私域流量的发展,将加速了传统白酒渠道的衰退,渠道结构面临重构压力。渠道分流后,线上渠道加速崛起,传统烟酒店客流量将大幅减少。长此以往,酒企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分销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传统经销商将逐渐从 “产品代理商” 转变为 “仓储配送商”,原有价值将不断被削弱。
渠道破局之策
面对生存危机,酒企与渠道商不能坐以待毙,而应从控货减负、渠道融合、模式创新、深度运营等维度尝试突围路径。
1、企业端应率先启动供给侧改革,为渠道减负降压。
2、渠道端加速分化整合,形成多元突围路径。
传统经销商和终端商从“产品分销商”向“服务运营商”转型。渠道商主动减少滞销品牌,聚焦强势品牌,联合企业资源和经销商资源,对主力品牌进行深耕培育。无论是深耕宴席市场,还是构建渠道商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通过圈层品鉴、定制服务以及其他社群运营措施,都是要将资源聚焦到“主力”、“核心”上,从而激活客户需求。
3.下沉运营,深度精细化。
消费集中的区域、消费量大的消费者固然重要,但群体毕竟是有限的,且已经被各个品牌争抢的很厉害,“碎片化”严重。无论是企业端还是渠道端,从终端方面,下沉到乡镇终端的深度BC运营;从消费者方面,下沉到个体老板的系统运营,积少成多。
综上所述,当前白酒渠道的困境,本质是一场由供需深度调整引发的行业性“阵痛”。它既暴露了传统“压货-返利”模式在消费新时代的失灵,也倒逼着整个产业链进行一场从“以厂为本”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深刻变革。破局之路绝非简单地清库存或降价促销,而是一场涉及供给侧调控、渠道端转型、运营模式创新的全方位系统性工程。
未来的白酒渠道将不再仅仅是货物流通的管道,而是融合即时履约、深度体验、圈层运营为一体的价值服务平台。这场洗礼虽然痛苦,但也是行业挤掉泡沫、回归理性、迈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者,方能于危机中育新机,在行业格局重塑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