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后因招股书6个月有效期届满于10月22日自动失效。
10月23日,中伟股份向港交所更新递交H股发行上市的申请材料,并同步刊登更新资料,此次更新材料的联席保荐人仍为摩根士丹利与华泰国际。
聚焦于新能源电池材料,A股市值超过412亿
中伟股份(300919.SZ)成立于2014年9月,并于2020年12月登陆深交所,截至10月27日收盘其A股市值约为412亿元人民币。
业务方面,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公司,中伟股份主要从事于以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为核心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究及开发(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和其他创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中伟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的新能源电池材料对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以及具有更高电力需求并因此具有强大商业潜力的应用(如支持人工智能的消费电子设备、人形机器人及低空飞行器)的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
招股书还显示,中伟股份是锂离子电池用镍系和钴系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的全球领导者,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出货量排名第一,就2024年的镍系pCAM及钴系pCAM而言分别占市场份额的20.3%及28.0%。就全部pCAM产品的销量而言,公司于2024年全球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的21.8%。
另外,中伟股份已经向所有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收入延续增势,利润有所下滑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中伟股份的收入分别为303.44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342.73亿元、402.2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00亿元、17.88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的EBITDA分别为26.78亿元、39.04亿元、42.83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中伟股份的收入为213.23亿元,同比增长6.16%;中期利润为7.06亿元,同比下滑38.95%,利润承压明显。
分产品来看收入结构,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镍系材料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1.2%、63.4%、40.2%、35.1%,处于持续下降状态;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9.9%、33.5%、43.5%,增势迅猛。
不难发现,在几年时间里,中伟股份的业务结构实际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从各项业务的毛利率来看,镍系材料的毛利率显著高于新能源金属产品的毛利率。
因此,伴随着低毛利率新能源金属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中伟股份整体的毛利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拖累,对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其整体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13.4%降至了2025年上半年的11.9%。
分地区来看,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中伟股份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3%、58.9%、55.5%、49.4%;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33.7%、41.1%、44.5%、50.6%,全球化布局成效比较显著。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伟股份在中国设有四个生产基地,在印尼设有三个生产基地、在摩洛哥有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分别在印尼及韩国正规划一个生产基地。
中伟股份称,集团来自海外的收入贡献持续增加,主要由于集团持续努力渗透海外市场及提升全球占有率。基于集团的全球化策略,预期未来海外市场将继续占集团总收入的绝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4年期间,海外市场的毛利率分别为15.3%、16.0%、13.7%,而中国内地市场的毛利率分别为9.0%、11.5%、10.7%,因此全球化策略对于业绩的提升有所帮助。
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的毛利率增至13.3%,而海外市场的毛利率下降至10.6%。
对此,中伟股份解释称,海外市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镍价格下跌导致主要在海外销售的新能源金属产品毛利率下降;内地市场毛利率增加主要由于集团主要在中国内地销售的钴系材料毛利率上升。
客户集中度较高,还有这些点值得关注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中伟股份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投资者关注。
招股书披露,中伟股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主要客户。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收入的58.0%、43.7%、29.2%及34.0%;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收入的18.2%、13.2%、8.8%及9.5%。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中伟股份的存货分别为96.20亿元、79.29亿元、98.26亿元、102.27亿元。存货居高不下,有可能对业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另外,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金额均超过50亿元,各期内录得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分别为5510万元、4490万元、5160万元、7200万元。
中伟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可能无法及时收回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而可能影响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同样的,中伟股份期内的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金额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且产生了减值的情况。中伟股份称,可能须就公司的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确认减值亏损。
结语
根据招股书,中伟股份拟将此次赴港IPO筹集的资金投往这些方向:(1)将用于扩大生产及供应链能力;(2)将用作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数字化推进;(3)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中伟股份4月22日递交的IPO申请已于10月2日举行上市聆讯,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公司的上市申请,其港股IPO已经推进至后半程,这对于公司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而中伟股份也有望向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赣锋锂业(002460.SZ,01772.HK)、等产业链同行一样实现“A+H”布局。
作者:云知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