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27日报道:今天,Cytiva(思拓凡)在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发布了《2025全球生物制药指数》,旨在帮助决策者把握行业趋势、制定韧性战略并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这是自2021年该指数首次推出以来的第三次发布,报告基于对22个国家1250名生物制药高管的深入调研,系统评估了行业在供应链弹性、制造敏捷性、研发生态系统、人才储备、政策与监管,以及新增的可持续发展六大维度的表现,揭示出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Cytiva中国首席技术官徐景辉博士指出,2025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得分较2023年略有下降,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如何缩短创新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使科学成果更快惠及患者,成为全行业需共同思考的核心议题。
报告总结了全球生物制药行业面临的四大挑战:第一,产学研合作存在瓶颈,近半数受访者认为难以找到高质量合作机构,特别是在CRO、CDMO、学术机构及政府实验室等环节;第二,新型疗法领域人才短缺,38%的受访者指出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ADC、双抗等方向专业人才不足,同时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与人工智能人才也存在较大缺口;第三,监管体系一致性与创新性不足,尽管整体监管环境较2023年更为友好,但约一半受访者认为政策缺乏连贯性,四分之一受访者指出传统审批流程难以匹配新型疗法的复杂性;第四,供应链更易受地缘政治影响,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关税与贸易政策波动将在未来一年显著影响采购策略,因此超过六成正通过扩大区域或本土采购以及推进本土化生产以增强供应链安全。
Cytiva中国总裁李蕾表示,该指数不仅是行业现状的体检,更是行动指南。Cytiva将结合全球产业经验与本土能力建设,通过覆盖研发至生产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扬帆计划”等系统性举措,助力中国创新更稳、更快地惠及全球患者。今年启动的“扬帆计划”聚焦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核心挑战,从源头创新、国际法规合规、出海战略到全球商务拓展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支持,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