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白宫会晤,双方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大稀土和关键矿产供应的协议,计划在澳大利亚建设年产100吨镓的现代冶炼厂。
随后特朗普接受采访时表示:“再过一年,我们将拥有如此多的关键矿产和稀土,你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还称一年后美国将会打破中国的稀土困境,美国的稀土将会多得用不完,价格可能低于2美元。
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经济学家德里克·西泽斯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美澳之间签署稀土矿协议没用,必须要和中国签稀土协议,和中方进行谈判。虽然澳洲有第二大的稀土提炼设施,但是满足不了美国需求,因为对稀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采,而是冶炼和萃取。
砷化镓应用于智能手机高频芯片、卫星通信、雷达系统与光纤网络;氮化镓则是F-35战机配备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及5G基站的关键材料。
在澳大利亚建成年产100吨镓的冶炼厂,其规模当然是不小的。但美国要实现关键矿产自给,面临重重障碍。
其实美国原先是有稀土产业的。但中国30年前推动稀土战略,美国冶炼厂和技术在1990年代陆续迁至中国;中资并购通用汽车旗下稀土磁铁业务后,关闭了所有美国工厂。过去20年间,美国试图恢复生产,但难敌中国价格竞争。中国花了数十年达成主导全球稀土产业的战略目标,合组几家大型公司后,取得了价格控制权。
多位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建设本土镓生产能力需要5到10年周期,投资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产业升级是“堪比重建铝业并新建化工体系”的系统工程,并强调“实现镓的完全自给是长达十年的战略目标,绝非短期可达成”。
澳大利亚虽然是世界第四大稀土资源国,并通过莱纳斯稀土公司成为中国以外唯一生产所谓重稀土元素的国家,但中国目前控制着全球约70%的稀土产量和90%的精炼产能,这种主导地位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撼动。特朗普所说的“一年解决稀土问题”,纯粹是做梦。
如果美国加大投入、不计成本地发展稀土产业,解决关键稀土的供应问题,确实也只是时间问题。问题是需要至少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期间,美国的稀土供应该怎么办?再说,如果有5到8年时间,中国的高端芯片供应问题恐怕也已经解决了,到时候美方想对中国“卡脖子”,就更没有多少有效手段了。
中美之间的稀土和芯片互相“卡脖子”的问题,既是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的竞争,更是战略策略、决心意志的较量。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相信时间一定在中国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