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中国白酒巨头茅台集团再度换帅。
10月25日上午,茅台集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贵州省能源局局长陈华接任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不再担任该职务。
这已是茅台集团五年内的第四次换帅,七年里的第五任董事长。
从李保芳、高卫东、丁雄军、张德芹,再到如今的陈华,茅台集团的掌门人如走马灯般更换,而这一次,又是一位与白酒行业毫无渊源的政府官员空降。
茅台再次换帅的消息来得突然,甚至毫无预兆。
就在换帅前几日,张德芹仍活跃在公众视野中。10月21日,他刚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身份主持了党委扩大会议;前一天,他还率队深入制酒车间,调研茅台酒下撒轮次生产情况。
这一切活动现在看来,仿佛是告别前的铺垫。
张德芹作为“老茅台人”,1995年便进入茅台工作。回望张德芹执掌茅台的544天,他的回归曾被业界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稳定茅台的发展航向。
2024年4月,张德芹接棒之际,茅台正面临多重压力,飞天茅台散瓶价格从3000元高位回落至2600元左右,部分经销商因直营化扩张产生抵触情绪。
张德芹上任后,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渠道关系。他多次公开表态“经销商是茅台的家人”,传递出茅台有意平衡渠道利益的信号。
他带领公司高层深入市场一线调研,缓解传统渠道商因直营店扩张产生的恐慌,稳定渠道信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贵州茅台国内经销商数量已达2280家,净增137家,创下2019年茅台启动经销商体系调整以来的新高。
在稳定核心产品价格方面,张德芹团队推出组合拳,暂停多地企业申购1499元飞天、取消投放12瓶大箱飞天及开箱、暂停投放茅台1935酒合同计划等。
在张德芹任内,贵州茅台业绩继续保持增长。2024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44亿元,同比增长15.66%;净利862.28亿元,同比增长15.38%。
从2020年3月的高卫东,到2021年8月的丁雄军,再到2024年4月的张德芹,以及如今的陈华,茅台在五年内更换了四位董事长。
如此高频的领导更迭,在国企发展史上也属罕见。
陈华何许人也?
新任掌门人陈华,与张德芹同年出生,也是1972年生人,但两者的履历却大相径庭。
陈华是贵州盘州人,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是一位纯粹的“能源老兵”。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1994年7月,在盘江矿务局土城矿采四区担任助工。此后,他在贵州省能源系统历练多年,曾任盘江煤电集团副总工程师、矿长、总经理等职务。
2014年,陈华曾短暂离开能源领域,担任贵州省六盘水市副市长。但很快又回归本行,2022年3月出任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后同时担任局长。
陈华并非第一位从能源局长位置空降茅台的官员。2021年,时任贵州省能源局局长的丁雄军就曾接替高卫东执掌茅台。
“能源+白酒”的跨界组合,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深层次的逻辑。
能源行业与白酒行业都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省能源局局长往往具备统筹大型能源项目的经验,这些管理能力在执掌茅台这样的大型国企时同样重要。
不过,茅台前几任跨界领导人的命运却不尽相同。
丁雄军在调任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后,于2025年1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更早前的高卫东,在离开茅台后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最终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陈华接手的茅台,表面上业绩依然稳健,实则暗流涌动。
虽然2025年上半年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净利润454.03亿元,业绩依然稳健。但白酒行业整体承压,价格持续下滑,行业形势并不乐观。
面对复杂局面,陈华的首要任务将是稳定飞天茅台的价格体系。目前飞天茅台酒的批发价持续动荡,而系列酒也面临价格倒挂压力。稳住价盘,防止渠道信心滑坡是其当务之急。
同时,陈华还需要平衡茅台的直销与传统渠道关系。张德芹任内,茅台直销收入占比已稳定在45%左右,如何继续优化渠道结构,平衡各方利益,考验着新掌门的智慧。
此外,茅台作为贵州省的财政支柱,还承担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根据规划,2025年贵州白酒产业目标产值为1600亿元。
陈华需要如何在行业调整期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一大挑战。
茅台频繁换帅的背后,反映了贵州省对茅台定位的微妙变化。茅台已不再仅仅是一家白酒企业,更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中国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库专家蔡学飞指出,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阶段,茅台集团换帅,可能是为迎接“十五五”的战略体现,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茅台集团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
五年四次换帅,茅台再次站上了十字路口。
陈华的到来,预示着茅台可能从张德芹的“稳局”转向“破局”。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都在观望,这位能源系统出身的掌门,将如何挥舞茅台这面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