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越多、信任越少?双11正在透支“低价”神话
创始人
2025-10-23 00:03:16
0

10月20日晚8点,双11首轮尾款支付通道开启。不到两天,社交平台上已是吐槽声一片:消费者抱怨“各种优惠太复杂”,“算来算去还是买贵了”;商家则搬出店铺销量流量数据,指责“活动成本高、没效果”。

从17年前的“半价狂欢”到现在的“数字游戏”,作为最经典的电商大促活动,双11正站在信任的岔路口,迎接买卖双方的重新审视。

“烧脑”的双11,消费者买单吗?

今年双11,一笔订单的优惠明细能拉多长?

单品直降、店铺满减、官方立减、购物券、88VIP专享折扣、达人券、淘金币、9折券……叠加下来足有十余项。这样的账单,你看得懂吗?能保证买到“最低价”吗?

10月22日下午3点,距离尾款开放不到两天,小红书平台#双十一避坑#话题浏览量已经突破234.2万,“2025双十一凑单公式表”相关笔记达到7万+。消费者晒出了自己的订单截图:有的优惠券未叠加成功,有的预售比现货贵,有的品类券相互冲突……种种因素导致多款热门产品“千人千价”,很多人觉得自己被“背刺”了。

济南张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她提前为某护肤套装研究了一套折扣公式,没想到付款时实际价格竟然比预期贵了近200元。“一般来说,优惠都是自动生效,只有这次9折券必须手动勾选,还影响红包和淘金币使用。到底怎么买才最便宜?”张女士这条帖子下,有许多姐妹发出类似疑问。

9折消费券是淘宝天猫在今年618大促起推出的针对88VIP用户的促销手段,它数量有限,但能自动抵扣、无需凑单,比满减活动更方便。记者注意到,今年双11与618玩法不同,使用该券首次需要手动勾选,且与部分活动冲突。

然而,针对这些新玩法,平台并没有提前告知,让消费者在结算时猝不及防,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与精力成本去研究陌生的优惠机制。同时,这也变相诱发退单率升高,因为人们一旦在社交平台上发现有人用更低价格成交,便会争相效仿,导致“买了退、退了买”恶性循环,也造成商家损失。

针对“最低价”成谜、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记者致电淘宝天猫消费者服务热线得知,对于因优惠活动而产生的“千人千价”问题,平台概不负责;若商品出现涨价,可以申请保价服务;社交媒体上大量出现的凑单攻略等内容,均非平台官方发布。“账号不同,优惠也会不同,最终以付款页面价格为准。”她说。

截至10月22日,记者梳理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双十一#话题发现,今年消费者讨论的焦点大多指向两个方面:一是优惠规则复杂,大额券领取门槛高;二是部分商品存在“先涨后降”“预售贵于现货”等误导性标价。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消费纠纷呈上升态势,其中,价格方面问题投诉不容小觑。“目前,个别平台在规则制定中仍存在一定倾向性,部分玩法的文字表述弯弯绕,大数据杀熟、价保规则不清晰、商品宣传误导等行为的隐蔽性较强,给消费者带来了焦虑和困扰。”山东省电商协会秘书长于登杰说。

眼下,各大电商平台2025年双11战报未出。回顾去年战绩,星图数据显示,全网双11GMV(成交额)同比仅增长2.08%,创近八年新低;同时,直播电商增速也首次下滑。增长趋缓的现实表明,大促并非无上限的“发动机”,而是到了亟需重塑信任逻辑的拐点。

低价战打响,卖家被迫卷入博弈

当消费者疲于计算,商家则被卷入另一场“内耗”。

在临沂经营电器网店的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冰箱出厂价1900元,平台要求先打85折,叠加店铺直降、淘金币抵扣等优惠,再加上活动时间持续将近一个月,肯定要亏本。“不报活动就没曝光,不亏本就没销量。”他苦笑。

以低价为引子,平台希望“拉满”大促GMV。但如同硬币之两面,商家利润只能被层层压缩。对于中小商家而言,即使拼尽全力投放广告,也难以匹敌资金雄厚的大品牌,只能被挤到流量池边缘。更让人无奈的是,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也往往倾向头部商家,无论是首页推荐还是搜索结果,大品牌都更容易占据优先位置。

“这样拿利润换流量的行为,注定短期热闹、长期透支。”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在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中,平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力。特别是近年来,某些平台利用其相对垄断地位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大幅抬高服务费率与投流费用,压得小商家喘不动气。

于是,为了守护自身利益,越来越多的商家尝试避开大促,在私域里“独自求生”女装服饰类商家氧气(化名)告诉记者,如果想在大促期间完成100万元销售量,投流预算至少要20万元,负担太大了,效果也没法保障。所以,今年双11只准备在店铺内进行上新9折活动。她认为,现在的消费者很少冲动下单,有没有大促差别不大。

除了“避风头”,还有部分商家采取“先涨价、再降价”的手段,企图提高大促期间的利润率。记者搜索比价软件发现,某些服饰、化妆品、家电类商家在双11预售开启前先抬高价格,再通过国补等优惠吸引消费者,到手价格与大促之前相比持平甚至更贵。有消费者识破商家这波操作后,拿着页面截图向平台投诉,却只得到“不能确定之前的价格用了什么优惠,不管”的回应。

“价格乱象背后,其实是平台机制复杂化。”于登杰表示,平台对于不同流量入口采取了不同的优惠政策,以触发更多潜在客户,达到多卖的效果。而且,为了吸引用户停留更久、参与更多页面互动,平台需要不断叠加玩法。总的来看,就是消费者被低价牵着走,商家被流量规则推着跑,平台交出亮眼的GMV成绩单。

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是否涉嫌价格欺诈?山东省消协律师团成员、山东隆湶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富民表示,这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商家没有成本增加等合理理由,仅仅是为了营造降价假象而先提高商品价格,随后进行所谓的“降价促销”,这种行为带有明显欺骗、诱导消费者性质属于价格欺诈。如果消费者遭遇此类情况,建议向电商平台或者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举报,或向消协组织寻求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过于复杂的促销机制能短期拉动数据,却消耗了用户信任。当消费者发现低价不再确定、优惠可能作假,理性回归就不可避免。”在于登杰看来,大促的生命力本质来自三点:真实让利、规则清晰和信任积累。

一位资深电商分析师也指出,如今电商进入第二阶段竞争,拼的不再是花式玩法,而是用户体验和信任资产。谁先回归简单透明,谁就能赢得下一个十年。

监管层面已注意到这一趋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两年多次约谈电商平台,要求不得虚构原价、不得误导标价。部分平台也尝试改革,比如简化玩法、取消预售、推行AI“全网比价”。至于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相关内容

福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
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
2025-10-22 09:10:58
海西新药“登陆”港交所
海西新药“登陆”港交所系福建省创新药与仿制药研发领域领军企业记者从...
2025-10-22 09:09:49
徐州景区游乐设备经久耐用
徐州景区游乐设备经久耐用的秘密 在主题乐园和景区中,游乐设备是吸...
2025-10-22 09:09:10
北京旅行社口碑好的推荐:2...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每年吸引着数以亿计的游客。无论是初次到访还是...
2025-10-22 09:09:05
俄美峰会推迟,俄方拒绝沿当...
据凤凰卫视报道,对于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暂无计划与普京会晤的报道,俄...
2025-10-22 09:08:50
1516个!在广州,公园真...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过二十载春秋,美丽中国建设在神州大...
2025-10-22 09:07:20
职教国潮中的“青春守艺人”
“月印寒潭,台光相映”——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麓台学社社团的名称,取自...
2025-10-22 09:04:49
广交会成客流“强引擎” 深...
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梓欣)近日,...
2025-10-22 09:04:34
露营地外卖“送达难”?有招...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花 于志兵 金秋时节的建邺区江心洲...
2025-10-22 09:03:54

热门资讯

金店回应黄金每克暴跌50元:从... 当地时间10月21日,国际黄金市场在此前连创纪录高位后急剧下挫。现货黄金一度暴跌超6%,创下自201...
从“过热”快速切换至“急冻”,... 一路高歌猛进的贵金属价格掉头向下。 10月22日,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低报4002美元/盎司,白银报4...
【锋行链盟】港交所IPO招股说... 港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IPO招股说明书(又称“招股章程”)是拟上市公司向公众披露核心信息、吸引投资...
和讯投顾高璐明:黄金白银大跌,... 10月22日,和讯投顾高璐明在盘前为投资者分享两则市场要闻。 第一个消息是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笔记侠曹德旺心法营,第二批同学... 全球每3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来自他的产品。 市场份额占全球34%,利润却占到行业55%。2024年,...
普惠与聚焦,拼多多十年穿越周期... 如果不是十周年大促,许多人或许不会意识到,拼多多这个电商行业的后起之秀已经走完了第一个十年。不过,这...
原创 美... 这周国际金价可太疯狂了,周一直接大涨超4%,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COMEX黄金期货还摸到了43...
蚂蚁狩猎机器人 去年年底,蚂蚁20周年活动,马云现身发表演讲。 “今天,我不是为蚂蚁过去20年而来,而是为了蚂蚁未来...
剥离非核心业务,天津港全资子公... 10月22日,天津港(600717.SH)公告,为聚焦装卸物流主业,防范投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公司...
暴赚195%,猛加仓! 【导读】三季报密集披露,绩优基金调仓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公募三季报密集披露,绩优基金经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