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当前市场情况,我行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10月14日,中国银行发布了《关于调整积存金产品按金额购买起点的公告》,将该行积存金产品的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
今年10月以来,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密集发布相关公告,对贵金属业务进行动态调整,调整方向包括提高投资门槛、调整涨跌停板规则及交易保证金比例等多方面。
10月11日,工商银行也发布了相关公告,提高了该行积存金业务的投资门槛。公告显示,自10月13日起,该行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即积存起点金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按克数积存的积存起点仍为1克。
“调整前已设置成功的定期积存计划将继续执行,不受影响。”工行表示,将持续关注贵金属市场波动情况,适时对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进行调整。
自9月以来,宁波银行先后对积存金起购金额进行了两次调整。自9月4日起,该行积存金起购金额从800元提升至900元。10月9日,宁波银行再次发布调整贵金属积存金业务(含积存计划)起购金额的公告。自10月11日起,该行积存金起购金额由900元调整为1000元。
此前,还有银行对保证金比例及涨跌停板规则也进行了调整。9月4日,中国银行公告称,将调整代理个人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业务项下部分延期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比例与涨跌幅度限制。9月24日,农业银行也发布公告称,对上金所金市通(金交所代理)业务合约涨跌停板进行调整,并提示客户“注意交易时间变化及持仓风险,合理控制持仓规模,理性交易”。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近期,全球贵金属市场迎来大幅波动,国际黄金、白银价格均不断刷新纪录。
在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国内各家银行在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同时,也纷纷向投资者提示贵金属投资风险。
“近期影响市场不稳定的因素持续增加,贵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建议您关注市场变化,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基于您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守护自身财产安全。”10月10日,工商银行在官网发布了关于防范贵金属价格波动风险的提示,提示投资者理性投资贵金属。
当天,建设银行也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请您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投资。”
“银行贵金属业务主要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及时做好风险提示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开展投资,减少短期内跟风在高点开展投资带来损失。”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贵金属投资是实现多元化投资、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方式,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收益预期等合理投资,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投资贵金属本身,也可以投资黄金ETF、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