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二收盘,沪指收在3865.23点,跌幅0.62%;深成指跌2.54%,创业板指下跌近4%,科创50指数也回落超过4%。从盘面上看,市场出现明显分化:金融和白酒板块逆势坚挺,而科技、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成长类板块大幅回调,超过三千五百只个股下跌。市场快速降温,短线资金情绪明显受挫。
这波调整其实在上周末已经出现征兆。科技股此前几乎没有休息地连续上涨,资金积累了较多浮盈,遇到获利盘出逃、情绪波动和外围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回调压力就被点燃。周二下跌的核心原因还是资金面偏紧和市场预期的差异,不是基本面突然恶化。从成交数据看,沪深两市成交额依旧维持在高位,说明场内资金并未撤离,只是主线在切换。
金融板块的活跃,是这两天少数亮点。尤其是保险和银行股,在利率预期稳定、政策释放温度的背景下,获得了部分机构加仓。重庆银行单日涨幅超过6%,成为市场焦点。这类权重板块的护盘作用比较明显,一方面在指数下挫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金防守心态在升温。相比之下,半导体、CPO概念的下跌是市场调整的主力,它们前期涨幅大、估值也不便宜,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在情理之中。
不少投资者最近有类似经历,周一刚冲进去抄底,周二就被套。其实这正是A股的常态之一。市场波动加剧时,短期机会和陷阱并存。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如果仓位过重或者节奏太快,很容易被上下震荡反复消耗。而从机构资金的角度,当前他们更倾向于等情绪回落再慢慢加仓,不会轻易满仓冲动。短期在技术面上,创业板的下方缺口区域仍可能被回补,大约在2680点附近,这个位置或许成下一次观察的重点。
再看整体趋势。A股要不要重新挑战3900点,关键还在券商板块。最近证券股的表现像“节奏器”,科技股涨得太快时它压着,市场下行时又充当护盘主力。如果券商能够走出一波主升行情,那大盘重新上攻3900点就不是梦。但从目前看,成交能量略显不足,资金轮动较快,想要持续上冲可能还需要宏观政策或流动性进一步配合。
站在一个普通投资人的角度,现在的市场更像是洗盘阶段。科技股的震荡可能还要持续几天甚至几周,不太会出现单边大跌,但任何反弹都伴随着主力的调仓。对于想布局的投资者,控制仓位比判断点位更重要。资金有余地时,可以考虑分阶段补仓,不要一次性梭哈。
整体而言,市场短线调整并不等于趋势结束。从资金结构看,A股仍有向上的动力,但节奏变慢了。金融股的稳定对白酒、消费等权重板块都有带动作用,只要券商出现明确发力迹象,市场就可能再次迎来向上的一波冲击。
因此,周三的行情大概率会进入震荡整理区间:科技股或延续修复,权重板块继续维持相对强势。如果证券板块能接力向上,大盘就可能再度逼近3900点;但若券商力度不足,则大盘仍将维持来回拉锯的节奏。短期波动不改中期回暖方向,这一阶段更考验投资者的心态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