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指研究院发布的9月数据,让我简直不敢相信——百城二手房价格已经连着跌了41个月!
先看最有代表性的一线城市,9月二手房价格环比跌了0.6%,比8月还多跌了0.05个百分点。
细分到城市更直观:广州跌得最狠,达0.97%;北京紧随其后跌0.6%;上海和深圳稍好,但也分别跌了0.48%和0.5%。
这波补跌行情其实早有征兆,克而瑞的挂牌数据太刺眼了:8月北京单月新增近1.8万套房源,同比涨33%,前8个月累计更是冲到14万套;
深圳更夸张,8月新增挂牌量同比暴涨94%,是一线城市里增速最高的;上海也没闲着,新增1.55万套,同比涨51%。
高挂牌量背后,是业主们急着卖房的心态。
市场上房源一多,竞争就白热化,想成交只能靠降价,这也是一线城市跌幅扩大的关键原因。
其实去年9月楼市松绑后,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一线城市房价还小涨过一波,当时成交量也上去了,现在回头看,那批卖房的人真是踩准了窗口期。
可惜基本面和投资预期撑不住,二季度起就又掉头往下走,现在想卖个好价钱太难了。
再把目光拉到全国,9月百城二手房均价13381元/平方米,环比跌0.74%,同比跌7.38%,前三季度累计跌幅都快到6%了。
有意思的是城市分化:二线城市跌得最猛,环比降0.87%,跌幅还扩了0.02个百分点;三四线反而收窄到0.68%。
但千万别以为三四线就稳了,它们的问题不是跌多少,而是房子越来越难卖——流动性差才是真要命。
为啥会有这分化?一方面,一二线房产泡沫本来就比三四线高,行情一差跌得更凶;
另一方面,现在一二线流行“好房子”概念,高得房率、低容积率的新盘一出来,老二手房根本没法比,自然加速降价。
不过虽然价格跌,但9月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跃度其实回升了,带看量、咨询量都涨了,可架不住挂牌量太高,价格还是稳不住。
最后得说透政策逻辑,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不管是前两年出的政策,还是以后可能出的,核心都是“托底”不是“推涨”。
太多人一看到松绑就觉得房价要涨,可现在城镇化放缓、人口负增长,房价上涨早就不只是楼市自己的事了,得看经济基本面能不能跟上。
所以政策本质是为经济复苏争取时间,不是直接拉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