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市场的 “明星赛道” 已悄然锁定贵金属板块。继黄金价格年内飙升创历史新高后,白银、铂金、钯金等其他贵金属品种也同步开启 “大涨模式”,涨幅全面超越曾被称为 “数字黄金” 的比特币,成为全球投资者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 “避险首选”。TradingView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黄金年内涨幅达 44%,报每盎司 3784 美元;白银涨幅 53%,收于 44.32 美元 / 盎司;铂金以 60% 的涨幅领跑,攀升至 1452 美元 / 盎司;钯金虽涨幅相对温和,也实现 33% 的增长,报 1207 美元 / 盎司。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比特币年内涨幅仅超 20%,现价 11.3 万美元,在这场 “资产赛跑” 中明显落后。
黄金破千三创纪录,成 “避险资产压舱石”
作为贵金属板块的 “领头羊”,黄金今年的表现堪称 “现象级”。从年初每盎司 2630 美元左右起步,黄金价格一路震荡上行,近期突破 3700 美元关口后持续冲高,最终创下 3784 美元 / 盎司的历史纪录,年内 44% 的涨幅不仅远超全球主要股指,更刷新了自身近十年的年度涨幅峰值。
“黄金的强势背后,是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持续升温。” 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分析师艾米丽・卡特指出,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恶化是推动黄金上涨的核心逻辑之一。以美国为例,截至 2024 年三季度,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 38 万亿美元,债务占 GDP 比重超过 130%,创二战以来新高;欧元区多国财政赤字率也逼近《稳定与增长公约》设定的 3% 上限,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债务风险再度抬头。“在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无信用风险’的资产,自然成为资金避险的‘压舱石’。”
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变化进一步为黄金 “添火”。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开启降息周期,但随着美国通胀数据反复、特朗普政府提出 “重启贸易战” 的政策主张,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面临更大压力 —— 有消息称,美国政府曾多次就利率政策向美联储施压,要求通过降息刺激经济,这一行为引发市场对 “货币超发” 的担忧。“当央行独立性受到挑战,法币信用可能受损,黄金的‘抗通胀 + 避险’双重属性会被进一步放大。”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团队在最新报告中强调,当前黄金的 “避险溢价” 仍未充分释放,若地缘政治风险或贸易摩擦升级,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白银铂金 “后来居上”,工业属性叠加避险需求双驱动
相较于黄金的 “稳健上涨”,白银和铂金今年的表现更具 “爆发力”——53% 和 60% 的年内涨幅,不仅超越黄金,更让比特币的 20% 涨幅相形见绌。市场分析认为,这两种贵金属的上涨,是 “避险需求 + 工业属性” 共同作用的结果。
白银素有 “贵金属中的工业品” 之称,除了具备与黄金类似的避险功能,其在光伏、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的工业需求占比超过 60%。2024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同比增长 30%,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 2000 万辆,带动白银在光伏银浆、汽车电子元件等领域的需求大幅增加。“供需缺口的扩大,为白银价格提供了双重支撑。” 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白银供需缺口预计达 1.2 亿盎司,创近五年新高,这一预期推动资金大量涌入白银市场,使其成为年内涨幅最高的贵金属品种之一。
铂金的上涨则与汽车行业复苏及环保政策推进密切相关。作为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的核心原材料,铂金在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需求稳定;同时,随着全球各国加快推进 “碳中和”,铂金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也逐步打开。“2024 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同比增长 8%,叠加氢能源产业商业化提速,铂金需求端迎来双重利好。” 巴克莱银行大宗商品策略师迈克尔・科恩表示,此前铂金因供需过剩长期处于 “价值洼地”,今年的上涨更多是 “估值修复”,未来若工业需求持续超预期,价格或进一步向 2000 美元 / 盎司逼近。
钯金虽然年内涨幅(33%)低于其他贵金属,但其表现仍显著跑赢比特币。作为汽油车尾气催化剂的关键材料,钯金需求受汽车行业复苏带动保持稳定,同时全球主要钯金生产国南非的矿山供应因电力短缺、劳资纠纷等问题受限,供需紧平衡格局支撑价格上行。
比特币 “失色”:“数字黄金” 光环褪色,避险属性受质疑
曾被部分投资者视为 “数字黄金” 的比特币,今年在贵金属面前彻底 “失色”。尽管比特币价格从年初的 9.4 万美元上涨至 11.3 万美元,实现超 20% 的涨幅,但相较于贵金属动辄 30% 以上的涨幅,差距明显。更关键的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比特币的 “避险属性” 未能有效体现,与贵金属的 “避险标杆” 地位形成反差。
“比特币的波动太大,使其难以真正承担避险功能。” 摩根士丹利数字资产分析师詹姆斯・陈指出,今年以来比特币单日最大跌幅曾达 15%,而黄金单日最大跌幅仅 3%,稳定性远不及贵金属。此外,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制约了比特币的表现 —— 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今年正式实施,美国 SEC 对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监管持续收紧,导致部分避险资金对加密资产保持谨慎。
对比之下,贵金属的 “物理属性” 和 “历史共识” 成为其独特优势。“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价值共识贯穿全球不同经济体和文化,这是比特币短期内无法替代的。” 艾米丽・卡特补充道,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提出重启贸易战、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 “经过时间验证” 的贵金属,而非仍处于监管和技术变革中的加密资产。
后市展望:贵金属强势或延续,需警惕政策转向风险
对于贵金属后市走势,多数机构仍持乐观态度。高盛预测,若美国经济陷入温和衰退、美联储明年启动降息,黄金价格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4000 美元 / 盎司;摩根大通则看好白银的工业需求潜力,认为白银价格或在一年内触及 50 美元 / 盎司。
不过,市场也需警惕潜在风险。“若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出现改善、美联储独立性得到强化,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贵金属的避险溢价可能会回落。” 迈克尔・科恩提醒,此外,全球主要央行的黄金抛售行为也可能对价格形成压制 —— 虽然今年以来全球央行仍在增持黄金,但部分新兴市场央行已开始减持以缓解外汇储备压力,这一趋势若持续,或对贵金属市场构成利空。
从投资者配置角度来看,当前贵金属的 “分散风险” 价值仍不容忽视。“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将 5%-10% 的资产配置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有助于降低整体 portfolio 的波动风险。” 詹姆斯・陈建议,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贵金属 ETF、实物贵金属或贵金属基金等方式参与,避免直接参与高杠杆的期货交易,以控制投资风险。
上一篇:短剧再轮回:霸总又又双叒赢了
下一篇:京东CEO许冉发布京东AI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