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高关税导致韩国出口骤减、9月份出口大幅下滑,这对依赖贸易的韩国经济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但目前,两国关税磋商陷入僵局。今年7月,美韩两国达成口头协议,韩国将以巨额投资交换美国下调关税,不过因投资操作方式争议,双方至今未能正式签署协议。
在此情况下,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连日接受外媒专访,公开质疑美方要求,释放相关要求过于苛刻的信息。
出口大幅下滑
美国关税压力之下,韩国出口已经遭受影响。
根据韩国海关总署9月22日发布的数据,9月前20天,经工作日差异调整后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6%。相比之下,8月份全月进出口总额经工作日差异调整后,同比增长6%。
不过,未经调整的数据显示,韩国本月截至20日出口反增13.5%,进口增长9.9%,整体贸易顺差达18.9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出口维持强劲,年增27%,延续8月30%的增长;汽车出口约增长15%。石化产品出口仍深受美国关税与全球需求低迷拖累。
美国上月对韩国商品加征15%关税后,出口商面临更大挑战。尽管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暂获豁免,但特朗普已警告,不排除将半导体纳入关税清单,这让韩国引以为傲的核心产业蒙上阴影。
韩国商工会议所(KCCI)9月21日发布的报告也反映出关税带来的影响。报告显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韩国输美产品二季度被课征的关税较去年四季度暴增超47倍。
分析指出,部分制造商曾在关税生效前加快出货,短期内推升出口,但随着“提前出货”效应减退,韩国出口正逐步承受较高关税与全球需求放缓的双重压力。
尽管韩国总统办公室在16日强调,李在明决心不为了急于签署贸易协议而迫使韩国企业蒙受损失。韩政府也表示,将持续关注出口动向,并寻求通过多边合作降低冲击。然而,市场普遍担忧,若关税范围进一步扩大,韩国出口复苏的基础恐遭动摇。
展示强硬姿态
7月底,韩美关税磋商达成初步协议:韩方承诺将成立3500亿美元规模的对美投资基金,换取美方对韩产进口产品“对等关税”税率从25%下调至15%。但在后续谈判中,双方陷入僵局:美方要求韩方在投资基金中提高现金直接投资比例;韩方就此要求美方签署韩美货币互换协议,以稳控韩元对美元汇率,但美方态度消极。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直言,韩国必须接受该协议,否则将面临更高的关税,并指出,日本已经同意了类似的条款。卢特尼克还引用特朗普政府的说法,即外国政府支付的关税“实际上由美国进口商支付”。
对此,李在明警告称,若没有无限额货币互换保障,韩国依美方要求一次性投入3500亿美元,恐重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李在明强调,韩国与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的外汇储备规模是韩国的两倍多,达到4100亿美元,使用的是国际货币日元,并且还与美国有货币互换协议。
他还说,韩美两国已书面表示,任何投资项目都必须具有商业可行性,但具体细节的制定却很困难。
18日,李在明在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就职百日专访稿中表示,若政府全盘接受(美方提出的要求),自己可能遭到弹劾。
除贸易摩擦外,近期美国佐治亚州一座在建电池厂遭遇移民局突袭式执法,逾300名韩国工人被拘留,随后虽获释并遣返,但事件已引发外交紧张,也为双边贸易谈判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李在明表示,他对韩国工人遭受的“严厉”对待感到愤怒,但也表示此次事件不会破坏双边联盟,并赞扬特朗普主动提出让工人留下的做法。李在明认为,此次突袭不是由特朗普指挥的,而是执法过度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前一天还在脸书上发文展现对自主国防的意志,称仍有人认为没有外国军队就无法实现自主国防,这是一种“屈从心态”。
韩联社指出,李在明此前也发表过类似立场,但由于韩美正在进行的后续谈判涉及到关税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他此时此刻作出此类表态容易引发关注。
另有观点推测,考虑到韩美双方就美方提出的“同盟现代化”要求存在意见分歧,李在明此举或意在重申将提升自主国防力量的立场,并展现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磋商的决心。
记者 袁源
文字编辑 程慧 王哲希
版面编辑 佘诗婕
—— / 好文推荐 / ——
上合峰会上的科技力量
11人面试美联储新主席
美的集团“接班人”浮出水面
42家上市券商哪家强?
这些行业被重点布局!
李彦宏的百亿投资“滑铁卢”
胖东来“燕麦脆”被曝未标生产日期
白电三巨头“第二曲线”对决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