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德国科隆,参观者在科隆游戏展走过游戏《原神》海报。新华社记者 张 帆摄
欧洲央行最新决议并未明确给出未来降息指引,但释放了经济基本面、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市场等趋稳的一系列积极信号,间接推升了“降息周期已近尾声”的预期。然而,也有机构认为宏观数据“状态良好”和欧洲央行鹰派立场,并未完全消除其后续降息的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可能促使欧洲央行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立场。
9月11日,欧洲央行公布最新货币政策会议决议,决定继续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欧元区存款机制利率、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分别维持在2.00%、2.15%、2.40%不变。虽然此次欧洲央行并未明确给出未来降息指引,但释放了经济基本面、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市场等趋稳的一系列积极信号,间接推升了“降息周期已近尾声”的预期。
无论是从货币政策公告还是从欧洲央行官员在记者发布会上的表述来看,9月份的欧洲央行要比7月份更为乐观、更为积极。
在内部经济活动展望方面,7月份时,欧洲央行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温和扩张背景下,强调企业在投资上犹豫不决;9月份,欧洲央行则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持续增长背景下,强调此前降息和成员国政府财政政策为经济带来了积极的潜在动能。欧洲央行认为降息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和投资支出,成员国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领域支出将进一步推动投资,为欧元区发展提供内部支撑。
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关税战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一直是欧洲央行关注的外部环境重大风险点。因此,在7月美欧达成贸易框架协议前,欧洲央行分析各类美欧贸易战场景下的宏观风险,并认为欧元区经济风险总体偏下行。到9月份,欧洲央行的表态更为积极,表示虽然关税上调、欧元走强和全球竞争加剧将在年内抑制经济增长,但是预期上述不利影响将在2026年消退。与此同时,美欧之间达成的贸易协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确定性。因此,欧洲央行认为9月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已趋于平衡。
对未来贸易发展环境的展望,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释放出3个层面的信号:一是对贸易战的风险担忧已经下降,6月曾预测的美欧贸易战报复升级的场景概率如今大幅下降,“恐惧担忧”也明显弱化。二是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减弱,但尚未下降至疫情前水平,同时有可能未来也无法回到此前的低位水平,因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新的宏观风险。三是全球政策环境变化的总体影响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显现,前期关注的主要风险显著弱化,但不确定性增大;未来要应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来调整货币政策。
在通胀问题上,拉加德首先明确表示过去推升通胀的原因正在消退,未来通胀将更为稳定,因此去通胀进程已经结束。同时,当前通胀形势与6月的预测基本相似。根据最新预测,2025年整体通胀率为2.1%,2026年为1.7%,2027年为1.9%;与6月预期相比,上调了2025年和2026年的通胀预期,下调了2027年的通胀预期。欧洲央行表示,当前欧元区通胀率约为2%,接近中期目标。
欧洲央行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为1.2%,较今年6月预测的0.9%有所上调;2026年增速预期略微下调至1.0%;2027年增速预期则保持不变,为1.3%。
通过这一系列表态,拉加德和欧洲央行释放的总体立场是,虽然通胀不及目标水平,但是无需为“微小偏差”改变货币政策。
此外,在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对于近期欧洲主要国家国债震荡的风险问题,欧洲央行进一步释放了安抚市场信号。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始终关注市场发展,当前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秩序井然、运行顺畅,流动性良好,在国债市场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问题时,欧洲央行拥有必要的工具来应对风险。
因此,欧洲央行表示要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同时仍将继续坚持“数据依赖、逐次会议决策”的方式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
这一路径指引虽然比较模糊,但其传递出的信号和拉加德的表态压低了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的预期,甚至部分机构预计欧洲央行不仅年内降息概率下降,而且2026年降息预期将趋近于零。
然而,也有机构认为宏观数据“状态良好”和欧洲央行鹰派立场,并未完全消除其后续降息的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可能促使欧洲央行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立场。
其中潜在风险之一便是金融市场风险。近期欧洲多国长期国债市场巨幅震荡,引发市场担忧,虽然欧洲央行开展强力预期维稳,但一旦发达经济体债市震荡风险导致金融市场情绪持续恶化、风险规避情绪加剧,欧洲央行仍然有可能采取必要应急举措。
更为重要的风险是外部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风险。与此前一年美联储暂停降息而欧洲央行持续宽松相比,当前市场虽然预期两大央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分化态势,但是分化路径发生了改变。各方预计美联储即将进入降息周期,而欧洲央行可能进入观望状态。然而,一旦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采取更为激进的降息立场,欧元汇率持续走强则将带来宏观冲击,也将迫使欧洲央行重新考虑货币政策。
此外,正如拉加德所说,美欧贸易协定只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但这一风险并未消除,且全球政策环境变化的中长期影响尚未明显显现。未来,当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和潜在冲击影响显现,也将成为欧元区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干扰变量。
从此次会议释放的信号看,上述风险目前并非欧洲央行预设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欧洲央行更愿意相信外部环境已出现边际改善,内部潜在动能也在持续释放。这也为其货币政策按兵不动和后续观望立场提供了关键支撑。
总体看,尽管欧洲央行理事会并未关闭降息大门,但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如果通胀和增长形势未出现超预期变化,欧洲央行仍将更为从容、更为鹰派;跨大西洋货币政策的分化、外部环境风险的演化将成为欧洲央行后续关注的重点。(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