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工昌
8月15日,童装第一股安奈儿刊发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暨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公告,控股股东曹璋、王建青夫妻转让名下股份一事已取得中证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该股权转让案终于尘埃落定。
图源:中服圈
早在6月9日,安奈儿实控人曹璋、王建青与深圳新创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曹璋拟向新创源转让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1018.74万股,占总股本的4.78%,王建青则转让1757.69万股,对应占比8.25%,二者合共转让13.03%股权。以15.21元/股的转让价计算,此次转让价款合计约4.2亿元。
同时,曹璋还与新创源签署了一份《表决权放弃协议》,其自愿、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放弃自己合法持有的全部剩余14.35%股权所对应的表决权,弃权期间为自《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标的股份交割完成之日起至不再持有任何剩余股份之日止。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尽管曹彰夫妇仍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其14.35%的股份多于接盘手黄涛的13.03%,但表决权确已交给对方。
连连亏损被迫转让
据长江商报,2020年至今的五年间,安奈儿的业绩每况愈下,营业收入缩水50%多,净利润连续5年亏损5亿。2020年-2023年,安奈儿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4682万元、-302.9万元、-2.37亿元、-9955万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下降2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
另外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7736.42%、58.07%和-15.17%。同期, 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1.03%、40.75%和30.42%。
2025年也没好转。7月14日,安奈儿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600万元至3,400万元,上一年度亏损3,007.9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850万元至3,650万元,上一年度亏损3,202.48万元。截至一季度末,安奈儿总资产为9.0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6%。
一同萎缩的还有渠道体系。安奈儿的销售以直营为主,曾在2019年拥有1085家直营门店,420家加盟店。到2024年底,直营门店减少至441家,加盟店仅剩99家,另有联营店130家。五年时间,安奈儿关掉了超过一半的直营店。
业绩持续亏损,门店大幅萎缩,在一片不看好声中 ,创始人曹璋、王建青夫妇悄然退出了执掌多年的舞台,留下的是仍看不到盈利希望的主业,和一个正在冷却的品牌壳。
实际上,从安奈儿从2017年上市以来,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几乎都是负面印象。
融资方面。2017年IPO募集资金净额为3.79亿元。2021年,安奈儿成功实施了一次增发,实际募资净额3.11亿元。两次募资合计约6.9亿元。
回报方面。安奈儿这家公司,2017年上市至今8年时间,只有上市前两年分了点红,一共分红4142.39万元。然后从2019年至2024年,连续5没有分过一分钱。所以基本上谈不上什么股东回报。
业绩方面,5年累计亏损5亿。而且因为收购创新科这个事情,被交易所至少4次下发关注函,被证监局行政监管至少1次。公司治理,没有给资本市场带来正面示范作用。①
创始人忙于股市收割
2022年6月7日,王建青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24.16万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2%,套现约3600万。
2022年11月,安奈儿宣布,其抗病毒抗菌面料预计于次年初进入量产阶段,此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随即在次日达到涨停。11月24日,公司公布与深圳校服协会合作的消息,股价再次涨停。从11月开始,公司股价连续暴涨,短短一个月时间最高涨幅超250%。
在公布抗病毒面料利好期间,2022年11月18日至25日,公司时任董事、副总经理龙燕、时任董事徐文利合计减持236.25万股股份,套现逾2600万元!2023年2月20日、21日两天,公司创始人曹璋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约192万股,以减持股价计算合计套现3499.4万元。紧接着,2023年3月曹璋通过协议转让套现了1.93亿元。
到了2023年底,疫情的影响几乎已经散去,“抗病毒抗菌面料”这种防疫概念也不管用了。结果这家不好好卖童装的公司,又出来“搞事情了”。2023年12月,安奈儿公告,子公司安奈儿科技将以现金4.4亿元分期付款收购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22%股权。同时披露了一份重大合同公告,将为河南传媒数字公司提供算力平台软件设备、软件等。
这与当时最火热的算力概念“巧合”地撞在了一起。这种巧合瞬间拉爆了安奈儿本已黯淡的股价,2024年2月至3月,安奈儿股价再度因算力概念暴涨,2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到159.49%,最大涨幅超169%。
而就在安奈儿宣布拟收购创新科股权后不久,作为公司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的曹璋、王建青夫妇再次减持。2023年12月28日,王建青向两家机构永禧永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乾集聚宝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转让上市公司6%的股份,加起来就是12%,交易对价合计达3.6亿元。再加上2022年的,夫妻二人合计套现金额或超6.2亿元。
这和上次又是那么似曾相识——前脚释放利好,后脚加紧减持。值得注意的是,王建青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司高管,这次减持也巧妙地规避了集中竞价交易需提前公告及比例限制。
然而,深交所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2025年3月6日,深交所再次问询收购案的情况;3月29日,深交所指出公司在交易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包括未确定被收购公司原股东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
4月7日,深交所第四次下发关注函,直接表示要“启动处分程序”。4月8日,安奈儿宣布终止本次交易。深交所随即对安奈儿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对董事长曹璋等高管出具警示函。这场童装公司跨界算力的闹剧,最终以失败告终。
跨界闹剧不仅未能为公司带来实质性收益,反而引发了诸多问题。截至2024年底,安奈儿科技向创新科支付了7017.5万元设备采购款,但河南广电仅支付了974.6万元,尾款迟迟未结。创始人曹璋与王建青不得不“自掏腰包”垫付6042万元。这一事件也导致审计机构对安奈儿2024年年报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②
推出新款市场不买账
在创始人夫妇不断在股市上收割的同时,在实体市场,消费者对安奈儿推出的新品不买账,导致该公司看起来是四处寻求突破,实际上可能是无所适从。
2022年,公司将子公司“安奈儿研发设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投入研发电子束接枝技术抗病毒面料,并在次年推出“ANTECH安心衣”;2024年又发布“超舒衣”系列,尝试用舒适性和科技感拉升定价空间。
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在安奈儿天猫旗舰店内,“安心衣”品类已无踪迹,部分T恤和内衣裤产品仍显示“采用黑科技电子束接枝技术”,但整体销量平平。而“超舒衣”系列定价99元至299元之间,销量最高的单品为一款99元T恤,显示“销售1000件”;多数产品销量则维持在几十到几百件之间。高投入、低销量,“科技童装”更像是企业在失去增长方向后的一次自我催眠。③
为了扭转业绩颓势,安奈儿曾尝试拓展新业务。2022年尝试收购短视频代运营公司“红动视界”,2023年12月,安奈儿发公告,子公司安奈儿科技将以现金4.4亿元分期付款收购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22%股权。此外,公司还披露了一份重大合同公告,将为河南传媒数字公司提供算力平台软件设备及软件。
此外,2024年11月,公司公告称募投项目“营销网络数字化升级项目”实施完成时间将从2024年12月延期至2026年12月。该项目自2022年启动,总投入达1.3亿元,原计划对全国三百多家直营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同期募投的“安奈儿电商运营中心建设项目”亦于2024年4月宣布终止实施。④
这家曾以“童装第一股”身份登陆A股、试图用抗菌面料和算力概念讲出新故事的公司,最终没能把自己从业绩泥潭里拽出来。
在一系列尝试失败后,安奈儿的问题已不再是销售不畅、渠道萎缩,而是品牌存在感本身正在加速流失。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已经失去了品牌张力的公司。
号称童装第一股,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未能抓住流量红利
首先是其渠道变革滞后,未能跟上零售业态迭代。
安奈儿早期以百货商场、专卖店为核心渠道,在电商崛起和购物中心业态爆发时反应迟缓。线下渠道成本高企、客流分流至线上,导致其渠道效率下降。另外线下体验升级滞后,未能像优衣库Kids等国际品牌或其他新兴品牌一样,通过智能化门店、亲子互动体验提升用户粘性,传统门店模式难以吸引新一代家长。
对比森马、太平鸟等竞品早早布局电商全渠道,安奈儿在天猫、京东等平台运营缺乏差异化,未能有效利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未能在母婴社群、KOL种草营销,童装“场景化消费”的潜力未充分挖掘。线上渗透率长期偏低,错失流量红利。
渠道下沉不力。中高端定位导致其难以有效渗透三四线城市,而低线城市恰恰是童装增长主力市场。安奈儿在一二线市场受国际品牌挤压,下沉市场又被巴拉巴拉等高性价比品牌抢占,陷入“夹心层”困境。
安奈儿曾依赖的“直营为主、加盟为辅”模式在近年业绩持续下滑中暴露出多重不适应:线下渠道受冲击。疫情期间线下门店收入锐减,2020-2024年直营门店从1085家缩减至441家,加盟店从420家降至99家。直营模式需承担高昂的租金、人力等固定成本,而疫情导致客流量断崖式下跌,库存积压问题加剧。
从供应链上看,高定位需要匹配快速迭代的供应链,但安奈儿仍采用传统订货制,导致库存压力大(财报显示其库存周转天数长期高于行业均值),只能打折清仓,进一步损害品牌形象。
市场定位不准
儿童服装市场定位不清晰导致安奈儿在儿童全品类市场上竞争力减弱。主要的问题是定位太高没市场。随着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中高端童装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为安奈儿的定位是中高端童装,衣服虽然的确质量很好,但并不适合普通家庭较为频繁的购买需求。更重要的是,疫情之后人们消费更谨慎,现在人们更注重的是高性价比而不是品牌力量。安奈儿主打“高品质、高价格”(单品均价在200-500元),但近年经济环境下,家长更倾向于“性价比优先”或“快时尚式消费”(如Zara Kids、H&M Kids)。
以2024年夏季新品为例,安奈儿一件普通T恤售价在198-298元之间,休闲裤价格则在298-398元区间,安奈儿一条普通的儿童长裤售价高达398元,这样的价格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成人服装品牌。
“以前孩子小,买衣服不心疼,现在经济不景气,看到这价格就默默退出了。”一位曾经的安奈儿忠实顾客这样表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更多家庭开始理性消费,追求性价比。⑤
另外年龄覆盖单一:聚焦3-8岁儿童,忽视婴幼儿(0-3岁)和大童(8-12岁)市场,而这两个细分领域增长更快。
安奈儿产品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风格保守,过度依赖经典款,未能及时响应“潮流化”“IP联名”等童装趋势(如巴拉巴拉与迪士尼合作、李宁Kids的国潮设计)。未能抓住新一代消费者。
90后、00后父母成为童装消费主力,他们更倾向于时尚、个性化、高性价比的品牌。安奈儿的设计风格相对传统,营销方式也较为保守,未能有效吸引年轻父母群体,导致品牌影响力逐渐下滑。
为何还有公司愿意接手?
为什么安奈儿如此亏损,几乎看不到翻盘希望,仍有公司愿意接手?
除了其品牌仍有一定价值,具备盘活潜力,以及童装市场仍有增长空间,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外,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新主人接手主要看重的是其上市的壳。
在安奈儿的这场控股权转移中,接住这家公司的,是一家2025年5月27日才注册成立的“新创源”。其背后的实控人——世纪金源集团总裁黄涛,是一位地产出身、曾精准控盘皖通科技的资本操盘手。
世纪金源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综合性跨行业的国际企业集团,拥有地产开发、酒店文旅、商业运营、生活服务、大健康、智慧出行等支柱产业,并在儿童、教育、金融服务、AI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投资布局。
这次,黄涛只用了13%的股份和一纸表决权弃权协议,就控制了安奈儿。
企事界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睿表示:在资本市场语境中,这类操作被称为“一步式控壳”——通过股权+表决权设计,以极小成本完成控盘。更关键的是,此次转让并未附带任何资产注入承诺,新股东明确表示“暂无注入资产计划”。换言之,安奈儿目前不过是黄涛手中获得控制权的一枚干净壳资源。⑥
黄涛为什么要买安奈儿?从当前信息来看:上市壳尚存、资产包干净、管理层已可控,在资本运作逻辑下,这些要素远比一家正常运营的童装企业更具想象空间。换句话说,安奈儿的“价值”不再源于它作为品牌的潜力,而是源于它作为壳资源的稀缺性。而这,正是黄涛选择精准出手的底牌。
黄涛领导的世纪金源接手安奈儿,标榜着”大消费+儿童赛道”的整合雄心。但究竟结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回答。
号称中国童装上市第一股的安奈儿今天的困境是传统童装品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未能及时转型的典型案例,其困境本质是传统品牌在渠道迭代和用户需求变化双重冲击下的典型症状。在换了新主人后,未来能否翻身,取决于新股东的战略调整能力,尤其是能否在品牌年轻化、供应链优化和数字化运营上取得突破。
[引用]
①(“童装第一股”五年亏掉5亿,深圳夫妇套现6亿后想离场了 2025-06-03 来源:深蓝财经)
②(安奈儿五年亏损5亿,深圳夫妇套现6亿,背后发生了什么? CFW服装经理人2025-06-05 来源:艾林华尚)
③(安奈儿成了“壳”!五年亏损超5亿、创始人撤退、地产资本接盘 北京时间财经2025-06-24 )
④(“童装第一股”安奈儿易主,控股股东变更为新创源 界面新闻2025-08-15)
⑤(孩子的钱也不好赚了!童装“第一品牌”因价格太贵,半年亏1400万 邱姐聊财事2025-04-28 )
⑥(安奈儿成了“壳”!五年亏损超5亿、创始人撤退、地产资本接盘 北京时间财经2025-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