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华夏基金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腾讯自选股在深圳举办指数策略见面会。会上,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业务专家、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徐猛、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陈彦冰、知名财经博主峰哥亡命天涯围绕定投策略、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ETF 投资工具应用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这场以“指数投资新时代”为主题的会议,揭示了中国ETF市场在规模扩张、产品创新及投资者教育领域的最新突破。
深交所:定投策略成为提升投资获得感关键工具
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业务专家在开场发言中指出,定期投资(定投)能显著改善投资者的盈利体验与获得感。其表示,从调研数据来看,投资者对定投策略的认知整体偏向正面,接受程度较高,具备良好的投资者教育基础。基于这一现状,深交所基金管理部坚持“场景化思维”,从投资者关心的投资场景出发,针对养老、子女教育、抗通胀、梦想金等场景推出基于深市核心宽基ETF产品的单品定投策略和组合定投策略。
在品牌化运营方面,深交所基金管理部已打造“大话定投策略”投教品牌,并推出“悟多家族”形象IP,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打造集声音宣传、短视频宣传、线下互动式活动为一体的“沉浸式”投资者服务体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策略案列推广给投资者。
据透露,下一步,深交所基金部拟联合基金管理人、券商、基金代销机构、媒体等共同开展“定投中国——ETF定投案例展”,向投资者生动展示ETF定投的优势特点和应用环境,引导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无风险利率下行,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徐猛在《简单投资,简单生活》主题分享中强调,在当前无风险利率趋势性下行、货币与财政政策偏向“适度宽松”的宏观背景下,传统存款类资产的增值效率日益减弱。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利率下行阶段中,居民资产应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徐猛还指出,在当前国内政策积极培育长期投资环境、鼓励长期资金入市下,险资等机构入市节奏明显加快。同时我们身处A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浪潮中,AI快速发展将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国产AI的超预期进展有望驱动基本面的边际改善。
“与2015年相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轮市场有望走出更持久的行情。”但徐猛也提醒,任何市场时期,都建议投资者基于自身的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品种和仓位,不盲目追高或抄底,也不要惧怕波动。指数投资是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简单的投资方式。ETF作为高效率、低成本的投资工具,已经衍生出了众多配置型或交易型的投资策略,包括定投、轮动、波段、套利等,建议投资者在指数投资中注意搭建投资组合、更多关注定投以及科学止盈。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成必选题
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陈彦冰则聚焦“低利率时代的理财思路调整”,她表示,当前经济发展经历换挡、人口结构出现调整、社会平均利率重新锚定,低利率环境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投资者的理财思路也需要顺应趋势作出调整。
“在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配置单一资产已难以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资产配置从过去的‘可选项’转变为当下的‘必选题’。”陈彦冰指出,指数化投资具备风险分散、运作机制透明、管理成本更低、收益弹性更高等优势,与当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高度适配。
针对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指数化投资,陈彦冰给出具体建议:一方面可借助各类指数产品搭建个性化投资组合,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指数化投资工具,如“红色火箭”等,更好了解指数以及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搭建。
腾讯自选股相关负责人表示,指数化投资高度契合监管部门倡导的普惠金融理念,是普通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有效方式。“我们正通过技术能力与传统金融机构资产配置能力的深度结合,打造合规、易懂、易操作的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观念,切实提升投资获得感。”
该负责人透露,未来腾讯自选股将依托“工具+内容+陪伴”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陪伴投资者把握全民指数时代的投资新机遇,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中国成为亚洲规模最大ETF市场,全民指数投资时代来临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市场ETF数量已超1200只,规模突破5万亿元,标志着全民指数投资时代正式来临。中国ETF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持续提升。
晨星发布的《全球公募基金及中国主题基金资金流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境内已有3家基金公司跻身全球TOP25ETF提供商行列;今年8月,中国更是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ETF市场,中国ETF市场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联合ETF生态伙伴共同发力,进一步释放ETF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的效能,努力提升投资者在指数投资中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