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真是撞大运了!该公司IPO申请今年6月27日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7月3日,中证协就发布公告称,未来材料被抽中,成为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12家公司之一。而现场检查被称为是最严厉的IPO审核,多少IPO公司曾为之谈虎色变,以至不少IPO公司因此而撤单,撤回IPO申请。
不过,随着现场检查制度的完善,IPO公司一查就撤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根据新的规定,即便抽中现场检查的公司撤单,也不影响现场检查的照常进行,而且也不妨碍监管部门对发现存在问题的撤单公司进行处罚,如此一来,抽中现场检查的IPO公司也只能硬着头皮来迎接现场检查了。
从未来材料的IPO进程来看,虽然抽中现场检查,但交易所的问询还在正常推进。根据上交所官网更新的资料显示,7月18日,未来材料的审核状态已更新为“已问询”。当然,接下来,该公司要进入上会阶段,还必须等待现场检查的结果。只不过,以前有太多的IPO公司在现场检查中倒下了,所以,对于未来材料IPO的命运,能否从现场检查中安全返回是关键。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未来材料的身上还是不乏闪光点的。招股书显示,作为行业领先的高性能含氟功能膜及其关键材料、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该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少数能够同时量产全氟质子交换膜及其关键原料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企业,也是国内率先实现ETFE量产的企业。公司多年来持续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不过,作为一家IPO公司,该公司的IPO进程实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首先,2024年业绩下降是未来材料本次IPO的一道硬伤。虽然报告期未来材料的业绩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该公司报告期的业绩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2024年的业绩较2023年表现为下降的态势。这对于一家IPO公司来说,显然不是加分项,而是扣分项,是一道硬伤。
以营业收入为例,2022年到2024年分别为5.24亿元、7.21亿元、6.40亿元。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60%;但2024年营业收入却下降了11.23%。又比如,净利润指标,报告期分别为1.43亿元、2.30亿元、1.65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60.84%,而2024年却同比下降了28.26%。
尤为重要的是,为了扩大销售,未来材料的主要产品价格几乎是全线下调,但仍然没有改变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其次,未来材料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高,这是该公司IPO的又一道硬伤。比如,全氟质子交换膜,报告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00%、10.29%、45.25%;而全氟离子交换树脂报告期的产能利用率也分别只有42.00%、71.72%、53.11%;HFPO产品报告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62%、66.06%、51.70%;其他高性能树脂及关键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22%、103.21%、35.44%;含氟表面活性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23.97%、60.94%、57.65%。可见,该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总体偏低。
而从未来材料IPO的募资用途来看,该公司本次拟募资24.46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300 万㎡/a 全氟质子膜及配套化学品项目”、“3000 万㎡/a 乙烯-四氟乙烯(ETFE)特种薄膜项目”、“1000 万㎡/a 微孔膜项目”、“5000t/a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项目”、“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显示,生产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后,公司主要产品高性能含氟功能膜的产能将大幅增加,规模效应显著提升,为公司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巩固并提升市场份额提供支撑。很显然,公司通过IPO募资是计划大幅增加产能,而现实的情况是,该公司现有的产能利用率都非常低,如此一来,该公司是否还有必要扩大产能呢?
其三,未来材料2亿补流项目没有必要性。一方面是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很低,2024年末仅为31.72%,这是该公司不差钱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该公司在报告期三年都进行了现金分红,前脚向老股东进行现金分红,后脚却向社会公众募资补流,这种做法并不合适。
此外,就是该公司有钱进行投资理财。其中,2023年用于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为5.5亿元;2024年用于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为2.7亿元。未来材料有钱进行投资理财,补流也就更加不合适了。因此,该公司2亿补流项目有必要予以取消。(本文独家发布,谢绝转载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