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港口交易要迎来结局了吗?咱们这边拿到的承诺又是什么?
港口交易生变,长和集团计划以190亿美元将港口出售给贝莱德集团的独家磋商期在7月27号正式结束。28号,长和集团发布最新公告,准备邀请来自中国内地的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成为财团的重要成员。同时,在公告中,长和集团再次强调,在没有获得所有相关监管机构及部门批准前,该公司将不会进行任何交易。
怎么来看长和集团的这则公告?说得简单点就是,长和集团现在寻求的不再是与美国财团贝莱德商讨收购包括巴拿马运河在内的43个港口,而是准备邀请新的财团进来,形成一个多方商讨收购包括巴拿马运河在内的43个港口的局面。貌似看上去李嘉诚已经不卖国了,但说到底这还是舆论带来的压力,以及国家层面出手,依法对其进行审查。在这种情况下,长和集团与贝莱德之间的交易才会拖这么久,一直拖到独家磋商期结束,这才有了长和集团现在的公告,准备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进场。
那这“内地投资者”到底是哪一家呢?根据之前媒体报道的消息来看,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的中远海运集团,该集团总部设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换句话说就是,央企将要上桌了。如果中远海运最终真的能够成功入股,这势必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港口的布局和影响力。
就在长和集团发布上述公告的前几天,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高层还与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代表举行了一场会面,期间,双方就海运贸易合作、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共同关心议题展开友好交流。另外,咱们还拿到了巴拿马方面的一个承诺,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重申将继续加强与中国这一全球主要运河使用国及战略伙伴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
回顾这场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今年3月初,长和集团突然宣布,以近230亿美元出售包括位于巴拿马运河两个关键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购买方是美国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此消息一出,第一时间便受到港媒的关注。有港媒就指出,该交易可能削弱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香港《大公报》更是接连发表多篇时评提出连串质疑,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国务院港澳办官网随即转载评论文章。当时,外交部也曾在回应中明确指出,企业的商业行为应遵守相关法律,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在这之后,舆论便开始将矛头直指李嘉诚,称其在大是大非面前,缺少大义大节,立场很不坚定。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李家超、梁振英两任特首也都相继发声,直到后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手,在回应中明确指出,“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之后便是长和集团改口“暂缓”协议签署,然后又是准备将售卖的43个港口一分为二:一部分是41个相对不敏感的港口,卖给加拿大;另一部分是2个相对敏感的港口,卖给贝莱德,妄图以此来绕过国家审查。直到现在长和集团与贝莱德的独家磋商期结束,长和发布新的公告,央企也将下场,这起海外港口出售引发的风波才有了新的情况。目前,虽然贝莱德及长和都对中远海运入股持开放态度,但相关细节上的谈判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