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可一世的特朗普,如今为了能源出口,对中国频频示好,这出戏码,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 曾经挥舞关税大棒,如今却低声下气“求购”,这巨大的反差令人唏嘘。 而这出戏剧的背后,是冰冷的海关数据——2025年6月,中国对美国原油、天然气、煤炭的进口额全部归零!
这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打在了白宫脸上。 去年,美国能源商还从中国赚取了8亿美元的原油收入,如今却颗粒无收,连象征性的“一毛钱”都没捞到。 特朗普嘴上说着“中美关系非常好”,却私下里急得四处放风,甚至考虑访华——这出“求购”大戏,比任何电视剧都更具戏剧性。
美国能源行业早已乱作一团。 今年6月,中国海关的贸易数据让白宫陷入一片恐慌:对华原油出口额从去年同期的8亿美元骤降至零,美国能源公司一滴油也没卖出去! 更雪上加霜的是,液化天然气(LNG)自3月起连续四个月订单为零,运输船只纷纷闲置,无用武之地。 而煤炭出口额更是惨不忍睹,仅剩几百美元,还不够买一台新款iPhone——去年同期,这笔交易的价值可是高达9000万美元。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美国页岩油商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石油库存,以及LNG运输公司面临的巨额亏损和闲置的船舶。 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巨头们甚至冲进白宫拍桌子抗议,哀嚎着公司即将破产。 毕竟,能源出口支撑着美国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如今却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成为这场经济博弈中的“炮灰”。
中国为何对美国能源“零容忍”? 答案很简单:关税。 今年2月,中国对美国原油加征了10%的关税,煤炭和LNG分别加征了15%和10%。 到了4月,中美双方互加关税,部分能源产品的税率飙升至99%——这意味着美国能源到达中国后,价格将比市场价高出一倍,任何一个理性买家都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中国早已未雨绸缪,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 一位中国能源采购商坦言:“美国货? 早就不在我们采购清单上了!”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眼看着能源企业叫苦连天,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 他含糊其辞地表示“不会太久”,这暗指他正被300亿美元的半年损失逼得走投无路。 中国曾是美国能源最大的买家,2024年购买了价值740亿美元的原油和天然气。 如今,这块“肥肉”不翼而飞,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扩大到4980亿美元。 更令人讽刺的是,美国页岩油革命正试图冲击“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的宝座,却被自身的关税政策狠狠地绊了一跤。
中美经贸谈判依然暗流涌动。 下周,中美将在瑞典重启经贸谈判,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率领代表团出席。 然而,美国财长耶伦却突然插手,声称要讨论“中国购买俄伊石油资助战争”的问题——此举无疑激怒了中方,中方回应道:“我们做生意,与你的地缘政治有何关系?”
美国能源巨头们则焦急万分。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等公司的CEO们纷纷向白宫施压,警告称如果不能恢复对华能源出口,他们将不得不进行裁员。 特朗普更加慌乱,私下联系马斯克、黄仁勋等科技巨头,试图组建一个访华代表团,签署巨额订单,重现2017年2535亿美元“商业天团”的辉煌。
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则显得异常冷静。 面对特朗普访华的传闻,中国外交部仅以八个字回应:“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这八个字的潜台词再清晰不过:先取消关税,拿出诚意来,别光耍嘴皮子。
中国手握王牌,根本不怕美国的叫嚣。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掌控着美国军工产业的命脉;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充足;国内页岩气的产量也在快速增长。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一份报告指出:即使中国永远不再购买美国能源,中国的GDP也只会下降0.3%,而美国则将遭受重创,GDP直接下降1.2%。
特朗普团队正疯狂地翻阅日历,寻找机会:9月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普京都会出席,他会不会去?10月韩国APEC峰会?正好可以“顺路”访华…… 然而,这些小心思,中国早已看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