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制药5亿美元“吞下”明星biotech,创新药并购潮再起
创始人
2025-07-16 05:11:20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朱艺艺 上海 杭州报道

在先后牵手阿斯利康、默沙东后,“明星biotech”礼新医药被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收入麾下,而这笔交易背后,也是中国创新药企价值重估与本土巨头转型野心的双重变奏。

7月15日盘后,中国生物制药公告称,将以约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上海礼新医药95.09%股权,加上此前参与礼新C轮融资时既已取得的4.91%股权,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全资子公司。礼新医药主要研发和管理团队也将连同其备受关注的双抗、ADC等研发平台一起,加入中国生物制药。

对于关注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投资者而言,礼新医药的名字并不陌生,该公司2019年成立至今不到6年,连续完成3笔跨国授权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从阿斯利康到默沙东,跨国巨头争相押注该明星Biotech。

如今,礼新医药却投入本土药企怀抱,背后下的究竟是怎样一盘棋?对此,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礼新医药被中国生物制药收购,背后反映的是国内创新药行业进入整合期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融资环境收紧,Biotech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礼新医药虽有多项授权交易,但持续研发仍需巨额资金投入,被收购可缓解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是商业化能力短板:国内多数Biotech缺乏成熟的销售团队和商业化经验,而中国生物制药作为传统药企龙头,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和临床资源,可加速礼新医药产品的落地。

作为收购方,今年以来,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涨幅已经翻倍,截至7月15日收盘,其总市值达到1195亿港元,但距其巅峰时超过2000亿港元的市值尚有差距。

“此外,在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下,国内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药企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产,有助于提升研发效率和市场集中度。”该分析师说,这场收购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命运转折,更是中国医药产业格局重构的关键信号。

礼新医药成色几何?

根据公开信息,礼新医药是一家聚焦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创新药研发公司,于2019年成立于上海,成立5年多时间就在众多国内Biotech中脱颖而出,多个创新资产吸引跨国药企竞相争抢。目前,礼新有7个项目处在临床阶段,还有近20个临床前项目,拥有自主研发的抗体、ADC、TCE以及肿瘤微环境四大平台,已实现两项重磅MNC对外授权,并拥有在中国、美国、澳洲三地开展临床的经验和能力。

2023年5月12日,礼新医药与阿斯利康就新型GPRC5D靶向抗体偶联药物LM-305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首付款为5500万美元,交易总价值达6亿美元。GPRC5D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兴免疫靶点,LM-305已于2023年12月开展全球多中心I期试验,为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靶向GPRC5D抗体偶联药物,具有成为首创分子的潜力。多发性骨髓瘤具有易复发、难治愈的特性,全球整体市场超过300亿美元,强生的抗CD38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超过116亿美元。

2024年11月,礼新再与默沙东达成协议,将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抗LM-299的全球独家权益授予后者,合计获得32.88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包括8.88亿美元的预付款和技术转移里程碑。抗PD-1和抗VEGF分别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是在临床中已被广泛验证为有效的抗癌机制。PD-1/VEGF双抗已经在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肠癌、胃癌、肝细胞癌、乳腺癌等实体瘤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该靶点一旦开发成功,有潜力成为下一代肿瘤免疫的核心产品,预计全球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礼新上述两款产品仅在临床前阶段就已吸引跨国巨头竞相关注。LM-299于2024年10月在中国获批临床,仅一个多月后就被默沙东火速拿下授权,可见后者志在必得。

截至目前,礼新医药累计对外授权近4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300亿元。其还有近20个项目处在早期阶段。

前述分析师指出,作为国内“明星Biotech”,其核心价值在于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和强大的国际化授权能力。公司先后与阿斯利康、默沙东等跨国药企达成授权合作,近三年对外授权总额近300亿元,凸显其研发管线的国际竞争力。

一方面,礼新医药专注于肿瘤免疫和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其核心平台(如LM-302等)在靶点选择和临床前数据上具备差异化优势,符合当前全球ADC药物研发热潮;另一方面,尽管尚未有产品获批上市,但其授权交易金额已验证市场对其管线的认可,尤其是与跨国药企的合作,降低了后续商业化风险。

巨头争夺背后

根据公告,礼新医药95.09%股权出售对价为不超过9.5亿美元,剔除礼新持有的4.5亿美元现金后,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的付款金额约为5亿美元。

实际上,中国生物制药对礼新的青睐早有端倪。早在2024年8月,中国生物制药就以1.42亿元人民币参与礼新医药C1轮融资,取得后者4.91%的股权,并就LM-108及潜在的多个创新双特异性抗体或抗体偶联药物(ADC)在中国大陆地区达成战略合作。

有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收购礼新制药,纳入一系列极具全球前沿创新实力的优质资产,必将加速中国生物制药的国际化进程,成为公司市值重回巅峰的又一强引擎。

前述分析师也指出,此次收购折射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大趋势:一是国际化授权模式常态化。礼新医药的成功证明,国内Biotech可通过授权合作实现价值变现,而非依赖单一国内市场。未来更多企业可能效仿这一路径;二是Big Pharma加速并购整合。中国生物制药等传统药企正通过收购补充创新管线,应对集采压力和转型需求,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三是ADC与肿瘤免疫赛道持续火热。礼新医药的核心领域(ADC、肿瘤免疫)仍是资本和药企争夺的焦点,未来相关交易可能密集出现。

从BD项目类型来看,随着中国药企参与的医药交易大幅增加,占比较高的新兴产品包括双抗/多抗、ADC等,这也意味着赛道的竞争异常激烈。华鑫证券研报也印证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潜力,“从目前国内创新药的研发趋势来看,目前在含PD-1(PD-L1)、IL2等肿瘤免疫相关的双抗、ADC方面,中国企业继续保持领先,随着更多积极的临床数据读出,重磅BD仍可期待。”

而从资本市场环境看,致同咨询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领导合伙人、致同咨询融资与并购财务顾问服务合伙人董慧慧日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资本市场虽有小幅回暖,但远未达到理想水平,“资本市场的复苏需整体向好,目前香港18A上市企业增多但股价表现不佳,中国biotech企业最终仍需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而本土巨头目前仍握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前述业内人士指出,对中国生物制药而言,这笔交易直击三大战略痛点:biotech企业缺乏资金,而传统药企缺乏创新成色,中生制药传统优势在肝病、肿瘤化疗药,面临创新转型压力。礼新的ADC、双抗平台可立即补充下一代疗法。同时,礼新已验证的跨国合作经验,为中生出海提供通道。中生制药还可以通过引入高增长潜力的创新资产,平衡仿制药业务的政策压力。

鉴于礼新所有产品都经得起MNC(跨国药企)的苛刻尽调,中生制药相当于用5亿美元买下近300亿元对外授权价值的团队和管线,可谓是一笔精明的风险对冲。

暗流已涌动

其实,礼新被收购绝非孤立事件。

早在2023年12月,阿斯利康就宣布以高达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亘喜生物。此次收购将为阿斯利康不断扩充的细胞疗法管线增添GC012F CAR-T。基于FasTCAR技术平台打造的GC012F是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BCMA/CD19双靶点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有望成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其他多类恶性血液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一代治疗方案。亘喜生物由此成为首家被跨国药企收购的中国创新药企。

此外,2024年11月13日,普米斯生物宣布与BioNTech 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根据协议条款,BioNTech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通过此次收购,BioNTech拿下普米斯自主研发的抗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PM8002/BNT327)完整的全球范围权益。

前述分析师直言,资本寒冬下现金充沛的本土巨头,正抄底收购优质Biotech。礼新医药选择投入本土怀抱,揭示了中国医药产业深层变革:中生制药作为传统药企通过并购获取创新动能,使得本土创新资产避免沦为跨国企业的“代工厂”。

中国生物制药此前对外透露,自身管线中包括PDE3/4、HER2 双抗、HER2双抗ADC、FGF21等后期临床资产,以及EGFR/cMET ADC、四代EGFR,口服GLP-1 和PDE4b等早期项目,也同样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潜力。此次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可谓强强联合,有望进一步强化中国生物制药创新研发能力,扩充管线并加速其国际化进程。

“短期开看,此次收购可能提振市场对Biotech的信心,尤其是具备国际化潜力的企业。长期来看,需关注中国生物制药能否有效整合礼新医药的研发资源,并推动产品商业化。若成功,或为行业提供‘资本+研发’协同的范本。”该分析师强调,以往中国Biotech多将产品海外权益授权给跨国药企,自身仅保留中国权益。而此次收购后,中国生物制药可通过礼新平台直接运营全球权益,实现从“卖家”到“玩家”的身份跃迁。

如此可见,这场收购只是序幕。礼新医药的被收购,既是单个企业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创新药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精细化运营”的缩影。未来,具备技术差异化和国际化能力的Biotech仍将是资本和巨头争夺的核心资产。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星河动力董事长刘百奇:政策、市...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下,商业航天的广阔前景已从行业内的乐观,变成了各界的共识。”7月15...
42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翻倍 漫画 王建明 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7月15日,A股中报业绩预告披露收官。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7月...
药明康德(02359.HK)股...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7月15日,药明康德(02359.HK)股东将股票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转入花旗...
募资预计破1000亿,2025... 行家说储能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与储能企业放在一起被提及的次数远多于往年。据行家说储能不完全统计,...
思特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 思特威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958万元到4...
信号来了,房地产要有大动作!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 大动作,总是悄无声响。 就在今天,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个会议,给...
在美国,番茄会成为“下一个鸡蛋... 在众多美国人正惴惴不安地为“对等关税”的最终到来“倒计时”之际,一项刚刚落地的新关税就先给他们的菜篮...
经济增长5.3%背后,还有哪些... 来源:国是直通车 5.3%!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15日上午出炉。 当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同步举...
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AI... 选择适合企业的 AI 数字员工,核心是避免 “技术先行” 的陷阱,转而以 “业务需求为锚点”,从 “...
扬子石化航煤产量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紧抓航煤市场机遇,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产品质量最优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攻关,全力保障航...